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分析

2019-12-04 17:55林金成徐美玲邹柳凤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林金成,徐美玲,邹柳凤

黏液表皮样癌是涎腺肿瘤的重要表现形式。既往相关研究结果认为,黏液表皮样癌在涎腺肿瘤中所占的比例为5%~10%[1]。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等指标,黏液表皮样癌可分为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黏液表皮样癌[2]。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为临床少见疾病,与之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旨在分析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40例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6例,女44例;患者年龄35~70(52.9±12.9)岁。

1.2方法 患者采用仰卧体位,医务人员在患者涎腺充分显露的情况下,开展常规X线摄片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及超声探头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时,扫描设备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00 mA,扫描层厚度为10 mm,螺距为1.0;扫描方式为先常规扫描,后增强扫描。超声扫描侧重于观察患者的淋巴结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临床病理检查时,通过穿刺吸取MC细胞,浆细胞放置于载玻片上,完成HE染色;在黏液表皮样癌细胞自然干燥后,进行Wright-Giemsa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数量、排列等内容,经内镜获取的MC组织标本用4%的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处理和HE染色,最后在光镜下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X线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病理细胞学检查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患者分布情况 140例患者中,男96例(68.6%),女44例(31.4%);男性患者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年龄35~40岁9例(6.4%),41~61岁89例(63.6%),>61岁42例(30.0%);年龄在41岁以上的患者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2.2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140例患者中,高分化型表皮样癌118例(84.3%),低分化型表皮样癌22例(15.7%);其中高分化型所占比重较大。

2.3常用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 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在影像学诊断方面,X线检出率为54.3%(76/140),超声检出率为87.1%(122/140),CT检出率为88.6%(124/140);病理细胞学检出率为95.0%(133/140)。超声检出率高于X线检出率(χ2=36.49,P<0.01);CT检出率与超声检出率接近(χ2=0.13,P>0.05);病理细胞学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χ2=3.84,P<0.05)和超声检出率(χ2=5.31,P<0.05)。

3 讨 论

黏液表皮样癌的肿瘤来源以腺管上皮细胞为主。既往研究认为,来源于腺管上皮细胞的涎腺肿瘤在涎腺肿瘤中占10%~19%,肿瘤的分布以磨牙后区、舌下腺区域及颌下腺区域为主[3]。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肿瘤来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一些研究者在对此种疾病的肿瘤来源进行分析以后,认为鼻腔鼻窦黏液表皮样癌的肿瘤来源以小涎腺上皮细胞为主,鼻咽部黏液表皮样癌的肿瘤来源以鼻咽腺体导管细胞为主;腭扁桃体黏液表皮腺癌多来源于咽门小涎腺肿瘤细胞;喉部黏液表皮样癌多与小涎腺上皮细胞有关;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恶性程度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低度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高度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一些研究者对肺黏液表皮样癌进行了分析,认为此种疾病以黏液的分泌为主要特征,由黏液分泌细胞、鳞状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按照不同百分比构成。在组织学方面,疾病的恶性程度与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及细胞的分化程度等因素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是临床治疗领域较为少见的疾病,该病无明显典型症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导致医务人员在早期诊断阶段易出现误诊。本研究结果显示,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医务人员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关注[4]。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与其他黏液表皮样癌之间的差异是疾病诊断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特征进行明确,以便为早期诊断提供支持。如腺样囊性癌会围绕气管壁生长,患者会出现管壁增厚的特点,患者的增强扫描结果为轻中度强化。根据病变形态、生长方式及管壁关系等因素,气管支气管表皮样癌可分为腔内生长型、腔内外生长型及管壁增厚型等多种类型。腔内生长型表皮样癌较为常见,腔内外生长型表皮样癌较为少见。

影像学诊断在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诊断方式以X线诊断、CT诊断及超声等诊断方式为主。X线诊断具有动态显影及多体位摄片等多重优势,但受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此种诊断方式的误诊率相对较高[5]。CT检查可对病变部位进行连续性扫描,组织分辨率较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较为理想。超声检查虽在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诊断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此种诊断方式在生长于腭部小腺的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理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同影像学检查相比,病理学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检出率由低到高依次为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病理细胞学检查。在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诊断期间,医务人员可以影像学诊断为辅助诊断措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高分化型肿瘤所占比重相对较高。

黏液表皮样癌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特征会给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现阶段手术切除已成为治疗黏液表皮样癌的主要方式。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黏液表皮样癌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研究者会获取到更为可靠的分子标志物与治疗靶点,为黏液表皮样癌的特定靶向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综上所述,耳鼻咽喉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在筛查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开展综合诊断,以保证疾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