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培养改革方法研究

2019-12-04 16:46邱杰凡戴光麟范玉雷李志强
计算机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邱杰凡,戴光麟,范玉雷,李志强

(1.浙江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4)

1 研究背景

当前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批各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学位授权点审核、合格评估、认证评估、水平评估“四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新时期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1-2]。

2015—2018年,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办领导组织,第三方机构教育部学位中心承担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以下简称首次评估)全面实施。学位中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8个设置时间早、授权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广和代表性突出的专业学位展开评估工作[3]。通过首次评估,不仅探索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评价体系,而且评估过程本身也是对当前国内专业学位发展现状的全面梳理和自我评价[4]。参评学校和参评专业从首次评估过程中总结成果、发现不足、深化认识、思考未来。2019年,学位中心将开展第二轮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并以工程硕士领域的40个相关专业为主。其中,重点评估的信息类专业是计算机技术(085211)以及软件工程(085212)专业。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领域较为热门的专业,越来越受到学生青睐。比如,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计算机技术专业研究生复试比例达到了1:1.6,远超对应学术型硕士的1:1.2,发展势头迅猛。笔者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学指导过程中,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一线经验,并发现了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在2016—2018年笔者曾借调教育部学位中心,借调期间参与了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的实施工作,对首次评估的体系建立、评估权重的设计以及评估实施过程都较为了解。因此,希望通过对首次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结合计算机技术专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目标和手段。

2 针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在工程硕士领域中,计算机技术专业是与信息技术最密切相关的专业。该专业要求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实践应用技术以及工程方法,把计算机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专业学位指标体系下,势必要重点考虑计算机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程度。

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可以从两个时间维度及3个方面考察。首先是两个时间维度,包括研究生的培养阶段和毕业之后的发展;3个方面包括导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以及毕业生从事的实践与专业相关度[2]。时间维度的两个阶段具有先后顺序,3个方面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而毕业生从事的实践与专业相关度恰恰是前两个方面的结果。

以首次评估为例,在建立评估体系过程中,重点评估了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发展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展开调查。实际分析问卷时,发现少数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对培养过程和教师指导能力的认可度超过了一些重点高校,而这些重点高校的招生规模往往是普通高校的数十倍。如果排除问卷设置不合理的可能性以及人为因素,这种现象势必影响新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合理预测,针对计算机技术专业的评估体系,将进一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的评估以及所从事行业与专业相关性的评估。

其次,不合理的培养规模也是前期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如,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调查在校毕业生对外交流情况,且该评估项填报不限项。在实际评估填报过程中,华东某高校的MBA专业在该评估项中,填写了近2 000项之多,而一般高校100~200项已属较高水平。后经调查发现,该校的MBA专业招生对象主要为企业领导人,而校方在培养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赴国外交流。作为评估方,确实无法判断该行为是否属于培养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因此,该评估项最终交由评估专家进行主观评价,而未作为客观评价数据。可以预测,在新的评估体系中,势必要考虑培养过程中的规模问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由于该专业与实践密切相关,在师生比例、校外教师开设课程等方面可能会出现较多的规模性奇异值。对这些评估项进行合理的限项或者将其作为客观数据进行合理折算,均是新评估体系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由于专业学位与实践密切相关,每个专业在对导师的能力考核以及学生的培养考核方面差别较大,评估的侧重点会相应变化。在首次评估的8个专业中,每个专业根据其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简况表,比如在艺术硕士(音乐领域)的评估中,专门设计了艺术表演获奖情况的评估项。就计算机专业而言,在当前大规模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需要计算机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并不仅仅从事本领域工作,而是散布于各个领域。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多数会从事创造性和设计性的生产实践活动,推动了学生毕业后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可以合理预测,在新的指标体系下,除了调查毕业生的传统计算机行业就业情况之外,还会附加评估毕业生从事交叉性行业以及从事创新创业的情况。

3 当前计算机技术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专业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两极化现象,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术化”或“培训化”[3]。培养“学术化”是因为部分硕士生导师的研究内容与产业界联系不紧密,且缺乏横向课题支持,但在招生时,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分数较低,生源指标较多,只能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招录。这些研究生可能更多从事理论研究,在编程代码量和工程实践经验上完全无法与正常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以该方式培养出的毕业生是有名无实的。另一方面,如果过分强调开发代码量和工程经验,往往又陷入另一误区即培养“培训化”。这个问题更多地体现在在外创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其研究生更像是给自己打工的公司员工,而不是在校学生,对学生的培养完全浮于表面,依靠前期的模式化培训以及各种工作考核替代培养目标的达成。这种培养模式基本不会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任何实质性提升。

其次是毕业考核的僵化性问题。学术型往往以论文作为各种考核的先决条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也自然沿袭了这个传统[2]。但是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接触的大多是具体的工程,创新成果未达到理论层面的高度,难以发表相关论文;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专利发明由于审核周期过长,几乎无法在研究生毕业前授权,导师只能以较为简单的专利申请作为考核条件。如此僵化的考核指标很难量化地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基于当前指标体系的培养改革目标和手段

1)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面对当前部分高校导师学术能力强但实践能力偏弱的问题,应在研究生分配审查和工作考核两个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在研究生分配审查时,优先考虑导师从事研究工作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但也要杜绝“一刀切”现象,例如把是否有横向项目作为能否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指标。在考核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业绩时,不应将发表论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而应将完成的项目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纳入工作考核。

同时,应鼓励研究生导师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特别是鼓励加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企)业及国(境)内外专家的合作。以个人或团队等科研实体为主体,而非学校学院为主体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双导师制度,将产业界的技术和经验真正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2)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培养。

实践性培养要求以工程实践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手段,以工程量和实践创新作为考核研究生的主要指标,需要从教学、实习、考核3个方面改进[5]。

教学方面,适度引入案例式教学。把进行中或已结束的工程实践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进入课堂,在启发学生实践兴趣的同时,将工程实践具体过程与知识点讲解相结合。将计算专业在工程实践中的经常采用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考核与课程考核相结合,将工程实践中的团队协调与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相结合,达到工程实践引入教学过程的目的。

实习方面,适度给予研究生在低年级阶段的实习机会,而不仅仅在高年级阶段为了找工作而进行工作实习,实习时间可以安排在寒暑假。导师可以针对具体工作内容提出建议,或者直接将研究生放入导师的关联公司,方便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真正了解当前产业界所需的技能和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以“查缺补漏”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考核方面,解决学生毕业条件僵化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考核过程较学术型硕士应更加复杂和灵活,如果仅以毕业成果作为考核指标会导致考核标准过于僵化。因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开展实时动态考核,包括完成的代码量、项目进度以及所产生的应用价值等,还要充分发挥开题答辩、中期答辩以及毕业答辩3个重要阶段的作用,而不仅仅走过场。

3)加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质量监测建设,形成培养考核—毕业监测—培养考核的闭合反馈系统。

在现有的培养体系中,学校容易忽视对已毕业研究生的监测,而校友会等职能部门大多只具备服务联谊功能,较少参与教学培养过程。因此,对毕业生的质量监测任务应进一步下放至学院甚至具体责任导师层面,由更具体的责任实体对已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质量、职业吻合度、职业能力等方面信息进行不少于5年的追踪收集[6]。获取的信息逐级上报汇总,形成对培养阶段有意义的指导信息,并不断根据已形成的指导信息调整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以及对在校研究生的考核方式。

5 结 语

通过梳理首次评估出现的问题,我们对下一轮专业水平评估的调整作出了预测,并指出当前计算机技术专业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改革目标和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把改革方法细化,形成更具可行性与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并在培养实践中加以应用与验证。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