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成都市蓄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非洲猪瘟 (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类热性、斑疹性、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ASF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于1921年首次在肯尼亚被报道,2018年8月1日,在我国沈阳市沈北区确诊首例ASF,目前已有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先后确诊发生了ASF。至今,ASF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了近100年,但没有有效的疫苗、没有特效的药物进行防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防控ASF,技术层面我们怎么办?中医瘟疫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诊治方法、方药、经验,如吴又可撰写《温疫论》得“达原饮”方药、余师愚撰写《疫疹一得》传“清瘟败毒饮”方药;吴鞠通三焦辨证、叶天士四分辨证理论等;1956年蒲辅周中医治乙脑、2003年中西医结合抗非典、2013年中西结合战流感等等。故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控ASF实有必要和可行。
该猪场存栏400头,发病猪场累计死亡47头,据了解,死亡猪多为100千克的大猪。剩余存栏生猪336头。该起疫情的病死率很高(100%),但发病率较低,发病高峰期死亡10头左右,平常日均死亡3头左右。此外,同群未见异常、临床健康的猪,随机采集30头猪的抗凝血、血清样品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提示该起疫情毒株的群内传播能力或有一定局限性。
对刚病死的2头猪剖检发现:脾脏极度肿大,严重梗死,质脆易碎,其中一头猪脾肿大至少10倍,一头猪脾肿大5~7倍;肺出血、质硬,有间质性肺炎变化;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变;胃浆膜面弥漫性出血;肾肿胀明显、色淡,未见出血点;扁桃体见陈旧性出血。
p72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样本病毒属于基因II型,与目前在俄罗斯和东欧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
存栏 4753头,8月 15号,2号猪舍生猪开始发热,上午发病3头,下午突然死亡;16号发病10头,死亡8头;17号发病150头,死亡23头;18号发病300头,死亡26头,19号死亡18头,多为心衰致死。共发病615头,死亡88头,发病率13%,死亡率14%。认为属于强毒株。
临床症状,皮肤黄染、点状出血;鼻腔流白色泡沫或带血;便血;肛门温度41℃~42℃,猪群打堆,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猪呼吸困难,侧卧,腹式呼吸;肥猪有的急性突然死亡,死前有划水样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大脾为正常脾脏的3~6倍以上,呈暗红色或者黑色、质地硬。肠淋巴结出血肿胀如紫葡萄。气管内充满白色泡沫,肺瘀血水肿。腹腔积液,胆囊出血。
佳木斯市郊区长青乡范家屯某养殖户共养殖生猪87头(其中母猪2头,育肥猪69头,仔猪16头)。从9月1日起,育肥猪陆续发病,至9月3日共有29头发病,6头死亡;至9月4日累计发病39头,死亡12头。其所在的范家屯共有养猪户11个,共养生猪1564头,其他猪场未见异常。
佳木斯市向阳区和平村某养殖户发现自家饲养的生猪有不明原因死亡情况,经调查,该养殖户共养殖生猪203头(其中母猪2头,育肥猪191头,仔猪10头)。9月3日发现生猪不明原因死亡,至9月5日累计发病26头,死亡10头,均为育肥猪。其所在的和平村共有养猪户12个,共养生猪1831头,其他猪未见异常。
临床症状:发病猪体温41℃~42℃,皮肤发红,呼吸困难,不愿运动或少动,同时伴有呕吐,有的猪排血便。
剖检病变:剖检6头病死猪,3头病死猪的脾脏显著肿大 (大黑脾),呈暗黑褐色,边缘钝圆,触之易碎,切面多汁;胸腔积液颜色呈黑红色,血液凝固不良;肺脏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肝脏有瘀血、易碎;肾脏有瘀血斑,有的可见散在出血点;胃黏膜充血、出血,胃底部可见瘀血斑;肠道严重出血,腹部淋巴结切面多汁,肠系膜淋巴结出血严重 。
从我国流行的这场瘟毒ASFV来看,ASF呈现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势重、威胁大等特点,即病势凶猛,传变迅速,损伤脏腑经络、耗损气血津液,机体表现热毒炽盛、亡阳衰竭而死。
目前,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SFV强毒株,病程从几小时到7天不等,有个别猪出现暴死,猪首先表现卫分证(发热、怕冷打堆,是由里证郁结浮越于外所致,假卫分证。),然后病情迅速恶化逆传心包,出现营分证和血分证(高温达40℃~42℃ 、皮肤发绀、发红、出血点、出血斑,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昏睡,有的便血、鼻血,有的黄染等;解剖见心脏外膜出血、心包积液;肝脾肿大。),死亡率100%。从中医关于瘟疫卫气营血正传和逆传的辩证规律来看,短暂的卫分证,迅速逆传心包,出现气(营)血两燔证型的临床特点,非洲猪瘟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快、变化速、来势凶、病势重、威胁大等特点。
临床上,在一些地方母猪发病明显,笔者认为主要是母猪带毒严重,母猪属于多年养殖动物,一直处于繁殖周期中,长期定位栏生活,持续繁殖就是持续应激;蓝耳、圆环等阳性率高,为ASFV进入扁桃体打开了门户;霉菌及其毒素和药物等引起的肝肾损伤(泪斑、眼屎、蛋白尿等);贫血(母猪背脊渗血、体液调节下降);营养和饲喂等造成的便秘等等,这无论从中医的“同气相求”学说、还是现代医学的免疫-体液调节都能很好的认识。
血得寒则凝、得温则通、得热则妄行。热为阳邪,其性酷烈,蟠灼营血,致使血液沸腾,继而妄行不循血府,溢于脉外,正如柳宝治所说:“血为热所迫,不安其络,因而上溢下来”。临床证见:耳、四肢、腹背部皮肤发红、发绀、出血点、出血斑(血肿)、粪便带血。解剖后见,脏腑、肠系膜淋巴结 (临床有的猪肠道大量出血时,肠系膜淋巴结似紫葡萄状就少见了。)等出血;特别是皮肤出血不严重的肠道出血特别严重等。
据最新研究显示,ASFV感染毛细血管、动脉、静脉和淋巴结附近的巨噬细胞,引起血管损伤,内皮细胞结构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之凝血因子的变化,导致相应组织、器官出现出血、浆液性渗出、血栓、梗死、DIC等病理变化。如肺血管巨噬细胞病变引起的肺间质水肿、内脏的严重出血、腹腔等积液。
火毒逆传,邪热入营血,迫血外行,消耗营阴,证见出血、胸腔心包腹腔大量积液,病猪便秘与腹泻交替(热结旁流),血便。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临床表现饮水、尿短少黄;哺乳母猪无乳;心神失养而沉郁嗜睡。
《金匮要略》指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丹溪心法六郁》中也提出“血受温热,久必凝淤。”《温热经纬》:“热毒壅内,络气阻遇。”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叶天士曾谓:“火毒盛而蔽其气,淤其血。”王清任则更进一步指出:“血受热煎熬成块”,说明温热火毒奎滞阻碍气血运行,从而导致脉络淤阻。证见:病猪高热持续,耳朵、皮肤发红、发绀、发紫等,皮肤色泽昏暗(实际是肌肉内出血,所以有的地方反馈病猪皮下出血点、斑少);解剖肝脾肿大。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 ”《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藏神与心主血脉,二者密切相关,血是心的物质基础,心血充足,心神得养,则皮毛光彩精神倍。证见:病猪精神沉郁、嗜睡、对周围环境反应低下,甚至消失(临床反馈,发病前,有的商品猪呈兴奋状态,可见此病传变之快)。 《灵枢·本神》提到:“肝藏血,血舍魂。 ”,《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 ”《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热毒伤津耗血、血络瘀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证见病猪嗜卧、后肢不能站立、不愿运动或少动、走路摇晃等。
热毒炽盛,不但动血出血留淤、炼伤阴血津液,而且能影响三焦气化功能,使水谷津液不能正常敷布,反而停积成为有害的 “痰饮邪毒”,证见心包、胸腹腔积液;以致阴津不足与痰饮蓄积并存,成湿热交织状,交阻肝胆。证见皮肤泛黄、呕吐;交阻脾胃,证见腹泻等。
妊娠母猪,因邪热炽盛,熏灼脏腑,迫血妄行,侵扰血海,损伤胎气,冲任失固,致母猪流产等,正如朱丹溪所说:“胎漏多因于血热”。证见重胎母猪流产、病程短、死亡快。
所以,猪感染ASFV,气血耗损、脏腑经络破坏、气机不畅、正气不存,考虑到猪的经济价值、疾病的危害性,猪场一旦发病、或者检测阳性,猪必须马上淘汰,做好消毒、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等。从目前临床反馈来看,如果整个猪场母猪商品猪都点发,猪场关闭;整栋猪舍点状散发,整栋淘汰;整栏猪个别点发,整栏淘汰;早发现早淘汰早消毒早隔离,同时结合中医药,能有效阻断非洲猪瘟蔓延。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ASFV能够通过呼吸道(鼻腔)、消化道(扁桃体)以及肌肉等多种途径感染猪只,从口腔感染时首先在扁桃体、下颌淋巴结或其他局部淋巴结中复制,之后病毒随血液或淋巴液扩散,形成病毒血症,并前往其他二级器官复制,在肝脏、肺脏、骨髓、肾脏、肠道中都能检出病毒的存在。ASFV感染初期的主要靶细胞是存在于组织中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病毒在其中复制并随之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随后病毒开始大量感染其他类型的细胞,已确定的细胞种类包括:肝细胞、肝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扁桃体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网状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外周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自然感染的猪,潜伏期4~19天不等(强毒株4天左右)。
正常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随着疾病的发展应该有这样传变过程:传染源-易感动物-潜伏期-前驱期-临诊经过期-终结期 (死亡),那临床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从传染-易感动物-潜伏期-前驱期就戛然而止,猪表现出明显的低感染率(5%~15%),而且同栏猪群中也有很多健康的。这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弱点,即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同时在疑似感染的潜伏期的猪体内,非洲猪瘟传变很慢,也就是说“非洲猪瘟病毒-扁桃体-二级器官复制”传变很慢,甚至是中断。正所谓《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尽管在ASFV感染的潜伏期,猪处于“健康”状态,但ASFV已经在猪体内大肆流传,从浅表的扁桃体、鼻黏膜下淋巴组织,到脏腑、脊髓、血液等。从中医角度看,火毒(ASFV)此时已潜伏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往来表里(卫分、气分、营分、血分),这有力的佐证了杨栗山在对疠气致病的认识,“凡见表证,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这从西医角度很好的诠释了瘟疫无表证,极大地丰富了瘟疫学的卫气营血辨证思想,强毒株的ASF一旦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呈营血证。
从临床反馈来看,处于ASF潜伏期的50千克左右的商品猪有收腹动作、腰腹部肌肉震颤、个别猪在栏内“欢跳”(欢跳后发呆,与正常的猪欢蹦不一样,目光无神,严重的越栏。)、眼睛分泌物多(有的眼泪发红)、食欲变化不明显等。如果此时结合试剂检测,迅速淘汰疑似健康的猪,并采取有效的中医药干预,猪群一样可以健康,不必3千米内扑杀、整个猪场扑杀。德国实验证明感染非洲猪瘟痊愈后的猪核酸阳性,但不带毒没有传染性。
所以,只要我们充分运用好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采取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功能与结构、动态与静态、临床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检查等相结合,综合分析、判断病因、区分病机、掌握病理,就一定能做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科学诊断,组方遣药,降服ASFV,根治A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