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对白及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2019-12-04 03:47杨根林谭凤琼关云琳高云贵胡佳莫冷应天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间作块茎大田

杨根林,高 云,谭凤琼,关云琳,高云贵,胡佳莫,冷应天

(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丽江 674100)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块茎,味苦、甘、涩,性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能,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破裂[1]。白及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现代研究显示,白及内含物质主要化学成分有联苄类、二氢菲类、联菲类及其衍生物,此外,尚含少量挥发油、多糖、淀粉、葡萄糖等[2];研究还表明,该属植物在抗菌及抗癌方面也显示出了新的活性[3];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可用于保健、护肤及美容养颜[4-5]。另外,作为兰科植物之一,其叶态优美、花形独特、花大色艳、姿态秀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作为室内观赏花卉用以美化环境[6]。白及还可作为糊料,用于制作高级香烟的烟蒂,工业上用于浆丝绸、浆纱或涂料等原料[7]。目前对白及内含物质、临床应用、种苗繁育及栽培的研究较多,苏智良等[8]进行了白及大田、大棚和林下3 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对白及物候及产量等相关指标做了相关记录,并总结出了相关栽培管理技术;周至明等[9]、潘静等[10]郭乔仪等[11]、王伟生等[12]、郑维强等[13]、陈善波等[14]均开展了白及栽培试验研究,并总结出了技术要点。在前人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白及大田栽培、核桃幼树林间作栽培和大棚栽培3 种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并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白及分蘖能力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筛选白及最佳栽培方法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白及苗为经无菌萌发培育后,在大棚炼苗一年以后的大苗,并筛选一个块茎,2~5 个芽的大苗,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白及块茎进行消毒;底肥为腐殖土,即腐熟的针阔叶树落叶、普通过磷酸钙;称重用电子天平等。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丽江市古城区文化办事处亚东村委会岩乐村古城区益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00°24′3.02″、北纬26°57′9.25″,海拔2 420 m。年平均气温12.7 ℃,4月中旬起,平均气温稳定在12 ℃以上达180 d,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3 ℃,1月最低气温为-5 ℃,≥10 ℃的活动积温为3 664.6 ℃,年平均降水量900~1 000 mm。土壤为玄武岩湖积物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pH 值6.5,土壤深度达1 m 以上且无石砾。大田试验地为种植小麦、玉米、黄豆等农作物的农田,前茬农作物为小麦;核桃幼树林间作地为已定植5年核桃的坡地,在种植核桃时已改为2 m 宽的台地,品种为漾濞大泡,行间郁闭度在0.4 左右;大棚为4 m 高的400 m2连栋大棚,加盖0.5 遮阴度的遮阳网。

1.3 试验设计

不同栽培方式为大田栽培、核桃幼树林间作(以下简称间作栽培)及大棚栽培。3 种栽培方式的栽培方法、密度及栽后管理均相同。试验于2016年1—2月露地休眠期种植,株行距为20 cm×25 cm,即10 万株/hm2,每种栽培方式的试验面积均为0.03 hm2。

1.4 栽培管理方法

1.4.1 栽培方法 2015年秋季对试验地进行土壤深耕,施5 000 m3/hm2腐殖土(云南松、壳斗科混交林下收集的枯枝落叶层)及普通过磷酸钙1 666.7 kg/hm2,用旋耕机进行反复旋耕2 次,充分拌匀;做床,床宽1.2 m,床长以地势而定,苗床高30 cm 左右,中间沟宽40 cm;种植前在苗床上喷洒甲基托布津1 20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并用800 倍的甲基托布津浸泡白及块茎5 min;种植深度为2~4 cm,以保证白及根系舒展、苗正;种植后覆盖2 cm 左右的腐殖土,以起到保墒、增肥的作用。

1.4.2 栽后管理 3 种种植模式均用喷灌的方法浇水,连栋大棚在高2.2 m 位置安装喷灌带;大田栽培及核桃幼树林间作先用水泥杆间隔3 m 搭建撑杆,再用铁丝连接,固定喷灌带,按照土壤墒情适时喷灌,做到不干不涝。及时除草,要做到早除、彻底,并记录除草次数;每年雨季来临时,追施过磷酸钙666.7 kg/hm2,每隔30 d 叶面喷洒稀释1 000 倍KH2PO4液4 次,晴天早晚喷洒;每年白及冬季休眠来临前覆盖3 cm 厚的腐殖土与羊粪充分发酵的混合物,以起到冬季防冻、追肥、保墒的效果;病虫害防治,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防治锈病及根腐病,叶面发生虫害喷洒大蒜浸泡水进行防治,在苗床旁沟中适当种植大蒜用于防治地下害虫。

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018年12月进行测产,将试验地0.03 hm2平均分成10 个样方,随机抽取3 个样方(每个样方定植株数为300 株)进行调查丛数,再随机抽取20 株统计每丛块茎数量,称量单个块茎鲜重及每丛芽数,算出每公顷的丛数、产量。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丛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大棚栽培、大田栽培、间作栽培丛数分别为8 880,8 540,8 400 丛/hm2,大棚栽培、大田栽培比间作栽培丛数分别增加57.1%,16.7%,大棚栽培与间作栽培差异极显著(P<0.01),而大田栽培与间作栽培无显著差异(P>0.05),即大棚栽培>大田栽培>间作栽培,表明大棚栽培的苗木保存率较高,这可能是大棚栽培水肥控制有关。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每丛块茎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大田栽培、大棚栽培块茎数分别为11.70,9.57 块/丛,大田栽培较大棚栽培增加22.26%,差异极显著(P<0.01),而两者与间作栽培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大田栽培块茎数最多,间作栽培次之,大棚栽培较少。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块茎鲜重的影响

由表1可知,间作栽培、大田栽培、大棚栽培块茎鲜重分别为0.032 3,0.032 3,0.039 0 kg/块,间作栽培、大田栽培与大棚栽培差异极显著(P<0.01),而大田栽培与间作栽培无差异(P>0.05),大棚栽培较间作栽培、大田栽培均增加20.74%。

2.4 不同栽培方式对每丛平均芽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大田栽培、大棚栽培、间作栽培每丛平均芽数分别为42.85,42.32,46.98 个/丛,大田栽培、大棚栽培与间作栽培差异极显著(P<0.01),而大田栽培与大棚栽培差异不显著(P>0.05),间作栽培分别较大田栽培、大棚栽培增加9.64%,11.10%,表明间作栽培分蘖能力较强,发芽数较多,而大田栽培、大棚栽培相差不大,这可能与间作栽培遮阴度大、雨季来临后水分较多导致土壤湿度大有关。

2.5 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间作栽培、大田栽培、大棚栽培的产量分别为2 821.73,3 227.35,3 314.28 kg/hm2,大田栽培、大棚栽培与间作栽培差异极显著(P<0.01),而大田栽培、大棚栽培差异不显著(P>0.05),大棚栽培分别较大田栽培、间作栽培2.70%、17.45%,表明间作栽培产量明显低于大田栽培、大棚栽培,而大田栽培与大棚栽培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间作栽培遮阴度大,同时在相同施肥管理下,核桃树与白及竞争养分等因素有关。

表1 不同栽培方式对白及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由于白及药用需求量大,再加上新用途的不断被发现,其价格一路上扬。同时因白及不能直接播种,需要无菌萌发才能培育新植株,因此,至2018年初白及种苗、产品的价格都达到历史新高。目前,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直播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量直播苗上市,白及价格逐渐回落,但其市场前景仍被看好。通过本试验可知,不同栽培模式下,白及每丛芽数、块茎数均有所不同,即分蘖力有明显差异,块茎数大田栽培高于间作栽培,而间作栽培高于大棚栽培;而每丛芽数间作栽培高于大田栽培,大田栽培高于大棚栽培,在生产中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大田栽培和间作栽培获得较多的块茎数、芽数,用于分苗繁殖,在种苗急缺、价格较高时可通过这两种栽培方法获得较多种苗,而间作栽培具有土地利用率高,节省主栽物种管理成本,天然遮阴等优点,在生产实践中可结合实践开展“林-药间作模式”的推广;就块茎产量而言,大棚栽培产量高于大田栽培,而大田栽培产量高于间作栽培产量,这与苏智良等[8]开展的试验基本一致。在生产过程中,如白及产品价格较高,可采用大棚栽培或大田栽培,以获得较高效益。

4 结论

间作栽培萌芽能力较强,其发芽数较多,其次是大田栽培,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这两种方法获得较多分株苗木;大棚栽培产量高于大田栽培、间作栽培,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大棚栽培、大田栽培方式获得较高白及块茎产量。

猜你喜欢
间作块茎大田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不同密度椰林间作荫蔽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块茎范式新尝试——《作为文化块茎的传统武术:南部侗族黑虎拳的民族志研究》序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