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妮(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协调发展是指社会诸领域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要求各领域的发展不以牺牲其它领域的发展为前提,要为其它方面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并且使过去因各领域的发展而造成的失调趋势得到缓解或纠正。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的特点。”[1]围绕新时代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观点。习近平的协调发展观,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协调发展、为什么要协调发展、如何推进协调发展的问题,赋予了协调发展以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自然禀赋不同、历史基础有别,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40 多年,我国的发展和进步是全方位的,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有些还相当尖锐。从宏观上看,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有两种类型的不平衡表现得比较突出:一种类型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相比于经济发展的高歌猛进,我们的民主法治建设尚需努力,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没有达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社会建设仍然是薄弱环节,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在物质贫困得到有效解决的同时,精神贫困问题并未有效解决;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不同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外部威胁与挑战与日俱增,对强大的国防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强。另一种类型是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指东中西部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不平衡,甚至城市内部、发达地区内部、一些农村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现象。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保持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不协调”的问题。习近平深刻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习近平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1](206)作为推动协调发展的重点。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单纯以地缘划分的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这一发展战略进一步延伸和优化,在已有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习近平指出:“这三大战略的共同点,是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236)。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党的十九大以后,习近平积极谋划、亲自部署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所有这些,已经形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完整空间格局。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区域间不顾自身比较优势和生态功能,相互争项目、争资金,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高度雷同,区域整体发展效率减低的现状,习近平指出,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构发展,而是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要打破区域的分割、各自为政的思维定式,要在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的路子。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谈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时指出:“我们说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1](81)习近平高度重视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重视京津冀协、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和粤港澳的城市群,对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建设给与了更多的关注。他特别强调:“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3]。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又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直面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首次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2018年9月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何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2018年3月,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了“五个振兴”,即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全党认识是关键,习近平要求全党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两者彼此相连、相互促进。习近平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指出我们的发展目标是物质和精神上都强大起来,他说:“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153)要求全党“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1](324)。习近平不仅从战略高度标注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所处历史方位,对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比如,他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等,所有这些,充分展现出习近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向支撑拉动作用。一方面,国防建设能够有效拉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经济建设能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能够为各项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安全保障。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增加,由战略意外或误判导致战略危机和冲突的可能性上升。只有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并着力加强军民融合的战略性推进。2017年,中央成立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主席亲任主任。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列为国家“七大战略”之一,进一步“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2018年3月,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并通过《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同年10月,召开第二次会议并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要强化责任担当,抓好贯彻落实,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法治化水平,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在5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协调发展资源。儒家文化以“贵和尚中”为核心,“和”即协调、和谐、平衡,包含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协调。《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和则相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倡导“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执两用中”。《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儒家和道家均强调“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发展思想。儒家的“君子畏天命”,强调人事必须顺应天意;道家的“道法自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提出自然法则不可违背,尊重万物的存在,才能实现国泰民安。法家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治国之道,既重视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又重视道德理想,如管仲提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和“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等等。习近平崇尚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及其现代价值。2014年4月,习近平在比利时欧洲学院的讲话中指出,2000 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全面列举并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存在种种发展的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明确提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4],又专门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等许多具有现代价值的思想概念。
习近平协调发展思想及实践,是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他用古语“有上则有下,有此则有彼”来阐释协调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提出要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1](79)他把“补厥挂漏,俾臻完善”同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联系起来,提出协调发展的目标是补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也就是要使事物及其矛盾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比如,他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生态文明、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1](221),要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1](206),明确了发展的着力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得其大者兼其小”,将个体纳入整体之中来考虑,建立一种放眼大局的价值观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观大势、谋全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推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习近平举例说明:许多古代文明如楼兰古国等之所以消亡湮灭,皆因环境恶化所致,对大自然界及其生物一定要用之有度,不可过度,达到“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的意境。发展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层次越来越多,需要各领域、各层次协调联动。习近平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对协调发展的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摆脱各种利益的束缚与羁绊,真正从国家整体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推动发展,提高发展的系统性,走出“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误区,克服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甚至“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陋习,多些“雪中送炭”、多些和衷共济,使各项改革发展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习近平的协调发展观,赋予中国传统协调发展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传统协调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各个领域的发展,走自己的发展道路。”[5]习近平对协调发展走自己的路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一,党的领导是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在谈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6]协调发展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协调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方面的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每个系统内部各方面、要素之间的联系。协调发展的目的在发展,难点在协调,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难以实现。2015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7]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只有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能把握发展的大局、协调各种利益、理顺重大关系,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制定并执行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此,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要好学上进,“要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1](220)。习近平特别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应用,并把它看成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多次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1](206)。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为谁发展、为谁谋利是发展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当选党的总书记之初,就鲜明地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他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4),必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既进一步明确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也揭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路径和根本办法,即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各方面发展,实现平衡发展,避免因出现明显短板而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6](21)。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体现这一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方面,习近平提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民主政治方面,提出“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民生建设方面,提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等等。
第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创造性提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了协调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指明了协调发展的方向。在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我们党又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阐明了当前阶段的重点战略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举措,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重要抓手,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习近平强调,“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以全面小康凝聚力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深化各方面改革激发活力;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依法治国规范秩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因此,“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我们党必须抓住抓好的工作重点。“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两大布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世界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以及把西方发展模式作为标杆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的失败。西方国家在古典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过分强调“自由放任”政策,各经济主体不顾整体利益进行利益的博弈,严重影响着整体协调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自1825年英国首次爆发经济危机之后,这一现象就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再重演。新自由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克服严重的不平衡,强调对经济和社会进行适度干预,但无力达到合理的程度,比如西方国际推进产业输出,“去工业化”,实体经济与金融业比例严重失衡。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殃及世界,至今世界经济仍然复苏乏力。可以说,当今的世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资源环境问题就是它们几百年积累遗留的后果。更加不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和仿照西方发展模式,在国家治理上盲目推崇新自由主义,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家、社会、政党的关系,政府的作用被削弱,导致了这些国家的政党和政府丧失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领导,不但经济发展受挫,而且也无法解决由于片面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复杂社会矛盾,人民饱受失业、贫富差距、腐败丛生、社会动荡、公共服务短缺、贫民窟乱象等许多社会问题的困扰,国家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是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中心—边缘关系。长期以来主要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治理秩序和规则,无法体现国际公平,一些西方国家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特权阶层,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被忽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纷纷出台排他性、封闭性发展政策,甚至大搞贸易欺凌,在全球范围内发动贸易战,加剧全球两极分化,把不平衡推向极致。
三是全球性问题的治理不协调。全球治理存在严重赤字,在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种族主义、仇外情绪、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问题上,发达国家推进全球治理的责任承担意愿下降,甚至有些国家动辄对国际组织和多边协议玩“退群”,全球协作出现重大问题。
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世界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是中华文明的传统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它建构了中华民族强大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并被不断传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面对这些挑战,习近平的话掷地有声:“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他多次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6](57)站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和会议上呼吁,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利益相互交织,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世界各国人民应当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
一是在国际关系上,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各国国情、文化不同,不可能出现千篇一律的路径范式。当今世界不协调、不均衡、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发达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2](331)。
二是在全球治理上,各国要对话协商、共担责任。要提高发展中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针对当前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主宰的全球经济政治旧秩序以及由此造成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贫富差距,习近平明确指出:“世界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1](523),决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一次重申: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三是在经济发展上,推进合作,促进联动发展。解决好全球发展失衡问题必须增强全球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协同性。习近平强调,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的协调,把本国发展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各国人民渴望共同发展的美好期待和愿望,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在政策沟通方面,我国已经与123 个国家和29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1 份合作文件,与许多国家进行政策协调,实现战略对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 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际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一带一路”彰显了中国“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国担当。有国外媒体这样评论:“一带一路”与其说是一条路,不如说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理念——“道”。这个“道”就是“立己达人”“计利当计天下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发展带来了中国方案,对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国际间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2016年底,“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2018年1月5日,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调查机构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该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正日益被认可;中国的模式和道路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点赞;中国正以既古老又日新月异的姿态,赢得越来越多海外公众的好感与探索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