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 刘 源
截至2019年6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5亿辆,预计到2030年,汽车保有量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从投入使用到最后报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出现故障时需要修理等,因此,汽车维护和修理已成为人们用车过程中习以为常的事。随着我国汽车品牌的不断推陈出新,汽车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升级,同时对汽车维修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汽车维修行业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磨砺,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长久以来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汽车维修行业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已成为汽车维修企业经营者们的热议话题。笔者认为,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汽车维修企业应审时度势,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并不断提升各自的管理水平和服务理念,才能跟上汽车产业发展步伐,适应汽车维修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
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取消了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件核发事项,从而降低了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
2018年7月28日,国务院在《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文中,取消了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09号),将机动车维修经营改为备案制管理,从而降低了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准入门槛。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将突破500万辆。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等4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势潮流,燃油汽车占汽车市场的比例将逐渐降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在控制系统和机械部件的结构上有了很大改变,同时,智能辅助驾驶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变化将促使传统汽车维修行业为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而转型升级。
随着汽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汽车使用已不再局限于城市,农村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且仍在迅速发展。车主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中老年人、年轻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再者,公务用车和单位用车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小,而家庭用车的占比越来越大。人们在使用汽车过程中,对汽车维修的体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期望汽车维修质量得以保证的同时,车主越来越看重企业的维修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适应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多年来,我国汽车维修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进行了不断改进,政府对汽车维修企业也给予了各种政策扶持,但由于种种原因,汽车维修产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制约,主要是行业管理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未跟上市场发展步伐;行业规范、标准等还不够完善;监管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汽车维修企业缺少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服务意识不强;汽车维修企业占道经营、收费不透明、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等。总之,行业服务总体水平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
面对当前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和行业内存在的问题,机动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维修企业应共同努力,探索和研究在新形势下汽车维修行业该如何发展,以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笔者认为,推进汽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机动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应充分履行职能作用,对辖区内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行前瞻性、科学性的引导,不断规范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好汽车维修市场秩序。同时,监督汽车维修企业守法经营,诚信服务,指导和帮助汽车维修企业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维修质量,推广和应用汽车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增强汽车维修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面对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先后被取消,行业准入门槛降低的形势,机动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应多措并举,制定全面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同时,不断完善汽车维修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监督考核机制,落实机动车维修行业“4张清单”(诚信典型范围清单、严重失信行为及主体范围清单、守信激励政策措施清单、失信惩戒政策措施清单)。建立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红黑名单制度,并与社会网络信用平台对接,对服务工作做得好的企业予以表彰、宣传,做得差的企业则公示于众,通报批评。同时,做好跨地区、跨行业信用联合奖励及惩戒机制建设。
(3)广泛运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建立汽车维修行业监管随机抽查2个库,即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进行执法检查,并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机动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应不定期组织工商管理、市容监察、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开展行业专项联合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将检查及处罚结果依法报至综合监管平台,关联至联合惩戒系统,并将多次违法违规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4)妥善处理行业投诉举报问题,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行风建设、促进汽车维修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工作。机动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投诉举报问题,并拓宽群众监督和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对收到的投诉举报案件,立查立处,提高案件办理时效。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和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不断推出新的惠民政策,如实行“简政放权”“放管服”“减税减费”“只跑一次”“多证合一”等优化营商环境的诸多便企政策,对汽车维修行业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转型升级起到了推进作用。汽车维修企业应抓住时机,在借助国家扶持政策,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规范经营,保证维修质量。汽车维修行业虽降低了准入门槛,但维修质量标准不能降。汽车维修质量关系到道路运输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财产安全,因此,汽车维修企业必须要担当起社会责任,确保汽车的维修质量。汽车维修企业应当清楚,无论是政府采购,还是单位合作,包括个人修车业务,高标准保证维修质量的汽车维修企业必定是要被优先选择的。
(2)加强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步伐。“互联网+”发展理念已深入到各行各业,汽车维修行业也不例外,汽车市场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将是行业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2019年3月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主办的首届汽车维修行业信得过软件评介活动圆满结束,汽修门店管理、维修连锁管理、配件供应链管理、4S店或经销商集团管理等在内的21个管理软件获奖,为汽车维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运用好相应的管理软件,有助于汽车维修企业探索信息化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3)拓展经营思路,谋求企业发展。目前,国内汽车服务业涌现出多种创新经营模式,如汽车维修连锁经营模式、O2O服务模式、B2B服务平台、B2C服务平台等逐渐兴起,可以说,汽车服务后市场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因此,汽车维修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思路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必须要转变思维,建立适应新的汽车维修管理模式,建设并完善企业的服务体系,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汽车维修企业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4)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一流维修队伍。汽车维修企业能否可持续性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人才任用和能不能留住人才。目前,汽车维修企业人才难招聘或人才匮乏已成普遍现象,有些企业缺乏管理人才或技术人才现象尤为严重。主要原因有,有些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落后,没有有效地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导致人才在企业内缺乏归属感、获得感,人才在企业内得不到重视,因而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企业不重视员工,不善待员工,造成员工不思进取,这也是企业的最大悲哀。企业要谋求发展,就必须要重视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在企业中的骨干作用。同时,给企业员工多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激发员工学习热情,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服务意识等,这样做就是间接提升了企业的维修能力等综合服务能力。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应把握好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渠道,确实履行好协会的职能作用,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虽是非盈利性社会组织,但作为汽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的助手,要配合机动车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法规政策宣传,倡导汽车维修企业文明经营、诚信服务,引导汽车维修企业规范经营、公平竞争,组织和开展行业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经验交流活动,对汽车维修企业违规经营行为进行督促、检查,营造让广大车主放心的修车环境,同时,要为促进汽车维修企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汽车维修技术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