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信仰

2019-12-03 07:41王志敏
支部建设 2019年31期
关键词:战友抗日信仰

王志敏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经常想起父亲,在世时,国庆是他最高兴的日子,这天他总要穿上自己参加国庆观礼时的礼服,隆重庆祝一番。他常说,这一天是他戎马倥偬12 年的盼望,是他勤奋工作34 年的值守,更是他奋斗一生的自豪。

父亲1937 年参加革命,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就是党务工作者,在部队担任过政治指导员、政治部主任、政委,转业到地方后曾任过机关党委副书记、政工组长等职。父亲一生算不上声名卓著,轰轰烈烈,但算是努力尽职,小有成就了。他一生只有一个信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是这个信仰,给了父亲无穷的力量,鼓舞他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成就了他坚强乐观的一生。

1912 年,父亲出生在山西平定县一个比较殷实的商人家庭,由于是老生子,父母溺爱,在县城一直读到初中毕业,当了小学教员,生活算是衣食无忧。但当日寇铁蹄踏破祖国河山的时候,他受共产党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毅然抛弃了安逸的生活,投笔从戎,于1937 年春在本县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组织——牺盟会,并参加了军训。从这一刻起,父亲的思想从懵懂朴素的抗日救国开始升华,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

父亲常和我们讲他在战争年代吃过的苦、受过的难,甚至曾经陷入绝境,但就是信仰,给了他勇气和力量,让他走到了革命的胜利。

1937 年秋,平定失陷后,日机轰炸,伤兵不断,人心惶惶,家乡已成焦土,牺盟会成员都已分散,父亲和几位同乡日夜兼程300 多公里走到临汾,寻找抗日队伍,进入八路军学兵队,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父亲回忆,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参加抗日,无论走多远,不找到抗日队伍绝不罢休。1938 年临汾一带失守,父亲和队伍失散,前边是黄河,后边是日军,真是走投无路,父亲装扮成老百姓,藏在了附近的村子里,才算躲过一劫。尽管遭到了暂时的挫折,但坚定的信仰指引父亲再出发,目的还是找抗日部队,直至找到了抗日的决死纵队独立团。他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胜利,日寇最终会灭亡。

由于连年的战斗、奔波,到1940 年时,父亲患有多种疾病,且比较严重,被组织安排到后方养病。但刚到后方不久,就遇上了日寇的疯狂“扫荡”,父亲立即要求返回部队。

我们曾问父亲,为什么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要去冒死呢?父亲回答,那时候谁会怕死,眼看着一个个战友在身边倒下,我们还有怕死的理由吗?然后总会拿出他那几幅发黄的珍贵照片,给我们数念:这个战友叫什么,哪一年在什么战役中牺牲了,那个战友叫什么,又是哪一年在什么战役中牺牲的,这个战友在哪次战役中失去了一条胳膊,照片上的十几人能活到解放的没几个,你说我们还能怕死吗?

父亲1944 年经过了抗大的洗礼,1949 年又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盼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从此父亲的信仰更加坚定。

后来,父亲也遇到过波折和坎坷,但就是因为信仰,任何艰难困苦都没有压垮他。父亲常说,能从枪林弹雨的战场走出来,已是党给的第二次生命,党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哪有父母有困难儿女不愿分担的道理呢?1958 年组织决定让父亲转业,我们深知父亲实在舍不得那穿了许多年的军装,但既然组织需要,父亲二话没说,坚决服从,只是领着我们穿上他那心爱的军装照了一张全家福,作为对军旅生涯的告别。之后那套军装一直被他珍藏着,并多次叮嘱,将来就用这身衣服为他送终。

1970 年,父亲58 岁,调到垣曲县医院担任党委书记。当时垣曲交通不便而贫困,生活条件远不如太原,医院又是父亲非常陌生的领域,可以想象,父亲的压力有多大。记得当时医院给的住房很小,只有照顾我们的大娘和弟弟住在家里(妈妈当时在太原工作),我住在学校,父亲住在办公室,一家人虽在一个县,却分居三地,有时一周都难聚一次。那时物资奇缺,父亲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还基本顾不上家,生活真是艰辛。可父亲总是很乐观,每次回家都会给我们讲国家的发展、美好的前景,还会用这里的优势来安慰我们:医院看病方便,蔬菜瓜果便宜等等。看着他老去的身影,我们觉得下乡对他有点委屈,他却认为党需要的就是自己应该做的,无论做什么目标都是一样的,何必要考虑个人感受呢?现在想来,在垣曲的两年多,使我们得到了锻炼,在那里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坚强,这些品质使我受用终生。

1973 年,61 岁的父亲调到榆次市委工作,由于市里暂时没有房子,全家人居住得更加分散,我住到了嫂子家,弟弟住到了学校,父亲依旧住办公室。父亲工作很忙,每年最少200 天在乡下,当时道路条件不好,交通工具单一,他就靠一辆旧自行车,深入各个乡镇去工作,到距县城最远的乡镇来回要骑行80 里地。感觉父亲当时很忙很累,但从来看不到一点疲惫和愁容,他总说比起战争年代这算啥,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这么干。现在我也到了父亲当时的年龄,才意识到一个60 多岁的人日骑80里该是怎样的感受。可为了信仰,他挑战了自己的年龄。

直到上世纪80 年代,父亲重回他工作了十几年的山西广播电视台,全家人才得以团聚。即使是离休后,父亲信仰不丢,激情仍在。2005 年,我国纪念抗战胜利60 周年,他已是93 岁高龄,还多次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讲亲身经历,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我们常常劝他,年岁已高,不比从前,静心养生,但他总说就是现在上战场,我也不输你们,这是我一辈子的信仰,谁也改变不了。

现在我们也步入老年,再回想父亲一生,才更有体会,父亲为啥能一生不畏艰辛,目标坚定,乐观包容,宠辱不惊,这都是信仰的力量!

猜你喜欢
战友抗日信仰
抗日小英雄杨杨
信仰的真与执着——读《秋瑾集》
信仰的旗帜
战友永在我心里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们的信仰抉择
来生还要做战友
论信仰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