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宇
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而言,新闻已经如同水或食物一般,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时每刻,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介都向公众不间断地提供着各类新闻资讯。而作为这些资讯的阅听人,我们则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着这些信息。一个问题也由此而来:当我们阅读新闻的时候,我们在阅读什么?我们又想从新闻中得到什么?
论起遣词造句的文字工夫,新闻自然比不了散文,要说事件情节的跌宕起伏,新闻当然也比不了小说,想要听到深刻独到的见地,杂文会是更好的选择,若要获取最为前沿的知识,更不如去读读学术刊物。然而,相比于一切其他文字,新闻里却有着一件独一无二的东西,足以令新闻在社会中扮演其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便是事实。
与其说新闻是一种社会必需品,不如说重要事实的传递才是真正的社会必需品。对新闻的生产者而言,事实是一切新闻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生命线;而对新闻的阅听人而言,事实则是阅读新闻的最高动机,以及对新闻最起码的要求与期待。
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伦理与规范,同时也获取了社会大众的普遍信赖。然而,在信赖的另一面,“假新闻”的阴影却也一直如影随形,不断干扰、磨蚀着人们对新闻媒体的信赖,滋长着怀疑主义的情绪。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伴随着互联网传播的快速裂变式发展,假新闻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它不仅出现在种种小道消息和网络谣言之上,也出现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
有时,是媒体的编辑不幸“中招”,不慎成了并无根据的网络谣言的“传声筒”;也有些时候,是一些媒体在新闻操作中为了追求时效或传播效果,让尊重事实的原则后退到了“二线”,制造出了假新闻;还有些时候,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作出了“截然相反”的报道,互相指责对方信源有假,以至于人们不知该信哪一边。“假新闻”的出现,沉重打击了公众对新闻的信赖,也让不少人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辨别新闻的真假。对于这种现象,有人总结称:我们正在走进一个“后真相时代”——信息的真假越来越难以判断,以至于我们甚至很难指出那些虚假的东西是假的,而只能称其为一种“另类真相”。
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相比于“后真相时代”与“另类真相”这种带有悲观色彩的无奈表述,我们并非只能被动接受,而没有更加积极的办法去分辨信息的真假。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新闻事件都具备全知的“上帝视角”,却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增强对真假消息的基本辨别力,在最大程度上排除虚假信息对舆论环境的干扰,同时避免“怀疑一切”的阴谋论式思维趁虚而入,并对报道误差和新闻的本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建立起更加平和、稳定的阅听心态。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在鱼龙混杂、“人人都有喇叭”的舆论环境里,准确地以理性的标准识别出哪些声音更有价值,更加可信,哪些声音又存在问题,应当质疑。而认识到“音量的大小不等于可信的程度”,是培养个人媒介素养的第一步。谣言不会因为重复一千遍而成为真理,也不会因为从拥有权威和名望的个人或单位嘴里说出来而成为真理。唯有理性和逻辑的工具,才能让我们辨别出什么样的声音更接近真相。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不论是新闻机构还是作为阅听人的我们,都不可能对绝对意义上的事实有100%的把握,而只能以自己的力量尽可能靠近事实,分辨出相对的可信与不可信。唯有对这些基础观念有清楚的认知,排除头脑中此前已经存在的先验性的偏见,方能踏上建立媒介素养能力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