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不良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消化不良患儿,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3.7±0.5)分低于对照组的(5.9±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100.0%(50/50), 高于对照组的88.0%(44/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3, 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 并提高家长满意度, 值得借鉴。
【关键词】 小儿消化不良;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家长护理满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85
小儿消化不良作为儿科消化门诊常见病之一, 是由多种不同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比如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胃酸分泌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表现为上腹灼热感、腹胀、呕吐、恶心、胃胀气等[1]。上述消化不良症状可持续存在, 或者反复发作, 影响小儿正常进食以及生长发育。对于消化不良患儿, 临床医师多主张门诊治疗, 期间配合以高质量护理干预, 对于快速控制病情、早期康复有重要意义, 但因常规护理模式存在“内容单薄”等诸多弊端, 作者建议实行整体护理干预, 以克服常规护理的缺陷, 至于该思路是否正确, 有待验证[2]。为此, 作者特开展本次分组对照实验, 通过比较两组使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消化不良患儿病情变化、家长满意度加以证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0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均存在程度不等的上腹不适、呕吐、恶心、嗳气、早饱、反酸等临床表现, 符合《儿科消化病临床新技术》中关于小儿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3];②临床数据完整。排除标准:①中途失访或者因其他原因退出研究者;②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将患儿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0例。对照组患儿男25例, 女25例;年龄1~7岁, 平均年龄(3.5±1.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 min~47 h, 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2.6±15.0)h。研究组患儿男26例, 女24例;年龄1~6岁, 平均年龄(3.7±1.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9 min~47 h, 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2.8±15.5)h。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 即根据患儿病情、性别、年龄、性格等安排门诊床位, 为患儿家长介绍病区环境、制度、注意事项等, 并按口头医嘱予以相应药物治疗, 为家长介绍药物使用方法、疗程等, 并记录患儿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生命体征等。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 根据患儿、家长实际情况, 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 对护理内容进行完善化、优质化、细节化处理, 赋予护理方案的整体性特点, 并严格执行, 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小儿生病期间易哭闹、情绪烦躁, 家长也会因此产生焦虑情绪, 严重时可影响治疗, 引起纠纷。护理人员应先与家长沟通, 安抚其情绪, 并通过送玩具、播放动画片等方式消除患儿害怕心理, 减轻家长紧张、忧虑等情绪。其次, 护理人员应为家长详细讲解实际病情、治疗方法等, 增进家长对患儿病情的了解, 避免其因不了解病情甚至誤解等原因而产生紧张情绪。最后, 护理人员可以温柔话语、轻音乐等安抚患儿情绪, 提高其配合性。
1. 2. 2 起居护理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诊区环境进行消毒, 指导家长勤换患儿内衣, 选择透气、柔软、吸水性较强的尿布, 并注意做好患儿腹部保暖工作, 确保患儿睡眠充足。对于易感染者, 因做好隔离工作, 解除患儿时应洗手, 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 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饮食, 对轻度腹泻者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 禁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对于严重呕吐者, 应禁食4~6 h, 随后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少量半流质、易消化食物, 如米汤等。
1. 2. 3 臀部护理 小儿皮肤娇嫩, 但因病情影响有腹泻症状, 应加强对患儿臀部皮肤护理, 指导家长勤换胶布, 并保持皮肤干燥, 大便后以温水清洗臀部, 并以棉布擦干, 预防臀部感染[4]。
1. 2. 4 认知护理 给予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手册, 并口头介绍小儿消化不良的基本知识, 了解疾病病因、发病规律、症状表现、转归等, 帮助家长建立科学、整体性的认知体系, 消除顾虑。同时, 要求家长培养患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饮食, 并随着气候变化添减衣物,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 增强患儿免疫力、抵抗力。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就诊当天)及护理后(治疗1周)临床症状评分及家长满意度。①临
床症状评分变化即上腹灼热感、腹胀、呕吐、恶心、胃胀气程度变化, 按无、轻度、中度、重度4级标准评分(0~3分), 总评分为15分, 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5]。②自拟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了解家长对门诊治疗期间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水平、护理计划安排、问题解决能力、诊区环境的满意度。其中, 上述项目均勾选“满意”者, 表示对整体护理服务满意, 若有一项勾选“不满意”, 即表示不满意[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3.7±0.5)分低于对照组的(5.9±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50例, 不满意0例, 满意度为100.0%(50/50);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44例, 不满意6例, 满意度为88.0%(44/50);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3, P<0.05)。
3 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 是因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同饮食、气候、感染性因素等均相关, 可影响小儿正常进食, 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对小儿发育极为不利。目前, 临床上对于消化不良患儿主要采取常规止泻、抗病毒治疗等, 但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治疗效果有限, 而有研究证明[7], 治疗期间辅助以高效护理干预, 可大幅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至于采取何种护理模式, 医学界对此莫衷一是。
近几年来, 伴随国内医疗水平升高, 医学模式也逐渐从传统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过渡, 常规护理处于不断完善中, 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具体, 并衍生出多种新兴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即为其中之一[8]。相较于常规护理, 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高度重视疾病的同时, 还应关注可能影响病情恢复的危险因素, 从方方面面考虑患者治疗效果、医疗安全, 而该护理模式在各个疾病领域上均取得良好效果。因此, 作者在小儿消化不良门诊治疗期间亦采取整体护理干预, 在制定护理方案过程中考虑到了患儿、家长的各方面护理需求, 内容涵盖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 并实现了“辅助治疗”的目标。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3.7±0.5)分低于对照组的(5.9±1.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50例, 不满意0例, 满意度为100.0%(50/50);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44例, 不满意6例, 满意度为88.0%(44/50);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3, P<0.05)。
综上所述, 小儿消化不良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肯定, 可有效改善患儿消化不良症状, 提高家长满意度,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舜年. 儿科消化病临床新技术.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37.
[2] 张少辉, 李宝静, 王志华, 等.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 及腹胀积分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7):121-123.
[3] 王小萍, 曹竟敏, 马虹. 功能性消化不良自我效能调查及护理措施研究.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 23(1):115-118.
[4] 宋立弟, 刘蕊, 王茜茜. 小儿消化不良患兒应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观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2):360-362.
[5] 张善梅. 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应用整体护理的措施和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21):114.
[6] 李淑英. 整体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5):960.
[7] 尤芳. 整体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7(21):2765-2766.
[8] 杜俊芳. 消化不良患儿应用整体护理的方法与效果.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3):14-15.
[收稿日期: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