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02 12:56杨春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9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心血管内科

杨春红

【摘要】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 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 各 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29/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8.66±3.22)分, SDS评分为(45.32±2.37)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7.66±3.22)分, SDS评分为(55.77±3.98)分。护理后, 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 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80

近年来, 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越来越多, 且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且患者多集中于中老年人, 患者可能合并一种或多种疾病, 疾病发生后治疗时间长, 难度大, 被完全治愈的可能性不高, 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若对心血管内科中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 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本院收治的3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 分析优质护理的效果,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中收治的7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临床诊断检查均符合心血管疾病标准, 年龄均>45岁。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 各37例。

对照组男22例, 女15例;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59.88±6.32)岁;患病类型:高血压11例、冠心病9例、心力衰竭12例、其他5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7例;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60.28±5.99)岁;患病类型:高血压14例、冠心病8例、心力衰竭9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完成病情监测, 遵医嘱完成治疗, 实施日常基本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 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1. 2. 1 优质病房环境 患者入院后主动为其介绍病区布局、主治医生、同房病友等, 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 其次干净、温馨的病房环境是患者治疗、康复的基础, 护理人员要确保每天的病房环境整洁、舒适, 按时开窗通风, 促进室内空气流通, 减少外界环境刺激, 统一规定探视时间和次数, 为患者提供安静休息的环境。

1. 2. 2 优质心理疏导 治疗过程中要多与患者交流, 慢慢提高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度, 采取鼓励赞扬的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不宜激动, 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叮嘱家属尽量让患者避开刺激事物, 防止病情加重, 遇到困难及时告知家屬或护士, 解决、消除其内心负面情绪[1, 2]。

1. 2. 3 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可提高其治疗配合度,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个体化健康教育, 重点讲解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危害、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 对于相关服用的药物要重点讲解, 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副作用等, 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 在教育过程中可采取视频播放、宣传图册等方式进行教育, 对每一位患者都保持平等、尊重的服务态度, 保证患者服从医嘱治疗。

1. 2. 4 优化基础护理 心血管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改善心脏功能, 对患者加强心功能监测, 能够良好的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24 h监测心电图变化, 增加夜间病房巡查次数, 防止患者病情出现异常。

1. 2. 5 优质饮食安排 治疗期间要求患者要清淡饮食, 一定要戒烟、戒酒, 少喝浓茶、咖啡, 选择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3-5]。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负面情绪 采用SAS、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 以50分为分界值, 分值越高情绪状态越差。

1. 3. 2 护理满意度 治疗结束后由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分值>84分为非常满意, 70~84分为一般, <7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8例、一般8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7.30%;对照组非常满意24例、一般5例、不满意8例, 护理满意度为78.3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3, 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68.99±5.78)、(69.77±5.44)分, SDS评分分别为(70.33±5.86)、(70.42±5.77)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8.66±3.22)分, SDS评分为(45.32±2.37)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7.66±3.22)分, SDS评分为(55.77±3.98)分。护理后, 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类型大多以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为主, 患者病情较严重且发病较急, 由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 其病程治疗时间长, 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为改善临床现状, 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

常规护理措施内容简单, 措施不够全面具体, 临床的接受度较差, 不符合现代化服务的标准和要求, 而优质护理措施是一种具有科学性、有质量的护理服务, 其护理方案目标明确, 能够系统的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 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健康进食, 详细的告知患者相关食物的禁忌项, 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展开不同方式的教育, 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鼓励并安慰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消除其内心负面情绪, 促使患者安心配合治疗,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8]。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优质护理应用后的效果更突出, 护理价值更有意义。

综合上述,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更理想,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其负面情绪得到良好改善,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赞, 吕燕, 张联合. 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对策探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 28(6):981-982.

[2] 張艺梅, 杨翠, 郭凤云. 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11):1229-1230.

[3] 王瑛.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9):393.

[4] 姚美杰.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5):291-292.

[5] 刘榴.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39):21.

[6] 邓丽.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2):160-161.

[7] 阿丽亚·托合提. 浅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饮食保健, 2017, 4(20):298-299.

[8] 余彦玲, 曹蕾. 浅谈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医学信息, 2015(38):187-189.

[收稿日期:2019-04-19]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心血管内科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及价值评析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