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02 12:56黄晖孔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9期
关键词:胸骨先天性切口

黄晖 孔勇

【摘要】 目的 探讨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48.23±2.31)min、CPB时间为(54.25±7.13)min、呼吸机辅助时间为(6.54±1.33)h、术后住院天数为(7.58±0.23)d, 均短于对照组的(177.25±2.69)min、(57.56±7.62)min、(7.15±1.39)h、(8.31±0.56)d, 输血量为(64.58±12.36)ml、引流量为(72.56±6.58)ml, 均少于对照组的(85.64±12.59)、(93.54±6.74)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加快患儿康复,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16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 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 占出生活婴的0.4%~1.0%[1]。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 另外有少部分患儿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 而无需任何治疗, 但大多数患儿需手术治疗矫正畸形。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 胸骨下段小切口、腋下小切口、右胸前外侧切口等成为临床常用手术切口。本次研究中, 给予观察组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2月~2018年3月11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5例;年龄6~14岁, 平均年龄(10.25±2.31)岁。对照组男29例, 女26例;年龄6~15岁, 平均年龄(10.28±2.7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②家长知情同意;③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④无凝血功能障碍、传染性疾病。

1. 2. 2 排除标准 ①中途退出者;②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 3 方法

1. 3. 1 观察组 行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心内直视手术。具体为:纵行劈开胸骨中下1/2、2/3处, 必要时将右半侧胸骨横断进胸, 切开心包, 上至主动脉与心包反折处, 下至下腔静脉与心包反折处, 将心包悬挂到切口周围, 保护切口避免肺摩擦, 且促使心脏良好显露。建立体外循环, 上下腔插管使用直角插管, 行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 将上下腔静脉阻断, 左心之处吸引, 切开右心室或右心房, 心脏跳动下, 进行缺损修复或畸形矫治, 在缺损修补即将完成时, 停左心吸引, 促进排气, 手术完成后, 停循环, 关胸。

1. 3. 2 对照组 给予常规胸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具体为:平卧位, 自胸骨正中第3肋软骨水平, 向下纵行切开至剑突根部, 使用胸骨锯自上而下正中劈开胸骨下端至第2肋间水平, 转横断胸骨右侧, 切口长度约5~10 cm, 其余操作与观察组相同。

1. 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CPB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②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二次开胸、切口感染、术后肺部感染。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CPB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输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48.23±2.31)min、CPB时间为(54.25±7.13)min、呼吸机辅助时间为(6.54±1.33)h、术后住院天数为(7.58±0.23)d, 均短于对照组的(177.25±2.69)min、(57.56±7.62)min、(7.15±1.39)h、(8.31±0.56)d, 输血量为(64.58±12.36)ml、引流量为(72.56±6.58)ml, 均少于对照组的(85.64±12.59)、(93.54±6.74)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较为复杂, 人们多认为其主要是由于遗传所致, 但临床研究显示, 遗传因素仅在其中占8%左右, 更多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 占发病人群的92%[3]。如妊娠期服用药物、环境污染及辐射等, 导致胎儿心脏发育异常。临床表现受疾病程度、畸形情况等因素影响, 呈现明显个体差异性, 复杂较严重者, 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危重症状, 严重威胁患儿生命;较为简单畸形者, 早期无明显症状, 但病情会逐渐发展加重, 因此需积极治疗, 避免失去手术机会[4]。临床主要症状为经常感冒、生长发育差、喂奶困难、体力差、晕厥等, 为患儿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 常规骨正中切口具有良好的术野显露, 可对术中出现的意外现象及时处理, 但其骨纵形劈开, 创伤大, 术后胸骨稳定性差, 时有畸形愈合, 且会留下永久性的瘢痕, 增加患兒心理压力, 不利于预后[5]。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具有切口小, 不破坏胸骨柄的完整性, 且术中创伤较小, 术后瘢痕隐蔽性好等优点, 被逐渐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148.23±2.31)min、CPB时间为(54.25±7.13)min、呼吸机辅助时间为(6.54±1.33)h、术后住院天数为(7.58±0.23)d, 均短于对照组的(177.25±2.69)min、(57.56±7.62)min、(7.15±1.39)h、(8.31±0.56)d, 输血量为(64.58±12.36)ml、引流量为(72.56±6.58)ml, 均少于对照组的(85.64±12.59)、(93.54±6.74)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可显著减少引流量, 缩短手术时间, 加快患儿康复。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与心内直视手术联合, 在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同时, 还能够最大限度缩小切口, 减少对机体的损伤, 加快切口愈合, 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次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 如选取样本较少, 研究时间较短等, 需进一步强化。

综上所述, 胸骨下段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可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加快患儿康复,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杰, 王波, 宋来春, 等. 不同微创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16(3):242-245.

[2] 吴近近, 李奋. 美国儿童和先天性电生理协会、美国心律协会“儿童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专家共识(2016年版)”解读. 中华儿科杂志, 2007, 55(4):256.

[3] 曾祥君, 王信杰, 虞华, 等. 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直视手术治疗儿童简单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 重庆医学, 2007, 46(23):3264-3266.

[4] 陈峰, 韩霞, 李雪莹.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围手术期血浆NO/cGMP通路分子的变化以及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 10(9):69-72, 76.

[5] 成祥军, 陈若菡, 王广阔, 等.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经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8, 16(4):362-365.

[收稿日期:2019-04-02]

猜你喜欢
胸骨先天性切口
精细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睑缘切口与传统切口重睑术Meta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创伤性胸骨骨折中的应用
隆胸切口哪种好?有图有真相
胸骨固定器在心脏移植手术固定胸骨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手术后胸骨哆开的原因与处理体会
心胸外科术后并发胸骨哆开患者的护理
口内直切口法丰颌术体会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