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过石门沟,我听见有一片野草在喊我。我俯下身去,仔细聆听,却又发现它们并非是在喊我,而是在喊清晨的一滴露水,和饮过露水的羊群。它们想用呼喊来挽留记忆和光阴,想用呼喊来替代生长和孤独。我挨着一棵草坐下来,那棵草立刻瑟瑟发抖——草的发抖也是我的发抖,我们彼此触碰到了彼此的脆弱和羞涩。我很想给草一个拥抱,但草躲开了,像躲开闪电和狂风,朝霞和落日。草知道它留不住我,正如我的脚留不住我的漂泊,我的眼眶留不住我滚落的热泪。我只不过是石门沟的一个过客,我只不过是这片草地的一个梦境。我刚从野草旁站起身,那一大片野草就迅速地衰老和枯萎了。也许,它们将我误认成了它们的转世灵童,可我不是,我只是它们走失多年的一个来此地转山和修行的贫苦的亲人。
2
在前往天堂镇的途中,我望见了白天的月亮。它安静地卧在苍穹,如同上帝的孤儿。我想,这肯定是一弯胆小的月亮,不然,它绝不会从黑夜里逃到白天来。它胆小,倒不是因为它怕黑,而是怕走夜路的人的歌唱声,怕坐待天明的人的诵经声,怕掰着手指头数星星的孩子的祈祷声,怕坐在窗前或屋檐下守候黎明的人的哭泣声……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月亮来到白天,是要躲避它在夜晚的失眠,就像花朵拒绝开在春天,是要躲避它在盛开时的疼痛。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月亮都是天空之上的旅人。它以沉默走遍了世界,又以光亮温暖了世界。或许在月亮的眼里,从来就不存在黑夜和白天,正如在佛陀的眼里,从来就不存在生和死。我能在天祝望见白天的月亮,也没什么稀奇。月亮是天祝的一部分,我是月亮的一部分。
3
在天堂寺,我看到了無常。夕阳老了,披着一件破袈裟出门。风在寺庙的屋顶上呼啦啦地跑动,不知是要去向打坐的人报信,还是要去追一朵飘逝的白云。山在山上带发修行,树在树影里偷渡光阴。转经筒立在墙根,等待新的早晨和安宁。佛陀趺坐于大殿内,慈悲在大殿外缭绕,一粒种子的嫩芽正赶在天黑前破土而出。鸟翅扇动黄昏,却扑不灭佛前烧旺的灯火。喇嘛敲出的暮鼓声,惊醒了门前那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只可惜回头早已无岸,枉费了禅房里那么多的黄卷青灯。多少年了,有无数的人在天堂寺进进出出,可这进进出出的无数人却依旧是同一个人——这个人进寺时捧一炷香,出寺时捧一把灰烬。
4
远眺本康丹霞地貌,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疲惫的身躯。那些大小和深浅不一的孔洞,既是岁月走过的伤痕,也是宇宙不死的痛苦。我盯着那些孔洞长时间地看——当我用右眼看的时候,它们是一个一个的小房间,轮流接待过浪漫不羁的晚风、柔情缱绻的月光、缠绵悱恻的暮色和打情骂俏的走兽;而当我用左眼看的时候,它们是一个一个的监狱,分批囚禁过罚落人间的雨水、飘零无依的枯叶、伤心欲绝的鸟雀和放牧者荒凉粗犷的歌声……这一观察让我明白,时间也是有苦难的,只是时间的苦难跟人类的苦难不同。人类的苦难是时间的一块块墓碑,时间的苦难是从人类的墓碑上刮过的一阵阵清风。
5
岔口驿上,一匹马在追赶白云。马蹄踏过飞燕,踏过历史的尘埃,踏过马自己的影子和马背上的日月。但马追不上云,就像云追不上雨,雨追不上太阳。可这有什么办法呢?追不上也要追。这是一匹怀揣梦想的马,它不是用四蹄在奔跑,而是用激情在奔跑,用信念在奔跑,用轮回在奔跑。它也知道,它所追赶的其实也不是云,而是比它自身更高更远的一种存在。这存在,可以让马忘掉驿路上的饥渴和风沙,忘掉黄土下的怨泣和枯骨,忘掉歧路处销魂的桃花和回首处血红的斜阳。我站在驿路旁,看着马跑远的背影,内心涌动着巨大的慈悲。我的慈悲,是马的一具不朽的白骨。马每跑一步,白骨就被甩掉一根。我不知道要甩掉多少根白骨,马才能长出翅膀,带着它的魂魄飞到云层之上,飞出梦想,直至飞到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永恒之境。
6
我躲过了乌鞘岭的阳光,却没能躲过乌鞘岭的风。在一个氧气稀薄的午后,风将我刮到了高处——它把我当成了一张肉身的经幡。我努力从风的怀抱中挣脱,越挣扎,风将我抱得越紧。我知道,它想净化我,想让我立地成佛。可我心里无比清楚——我是一个六根未净之人,我贪恋红尘,贪恋爱,贪恋汉字和由汉字组合出的喜怒哀乐。我还贪恋一杯淡酒浇灌出来的癫狂,贪恋两只蝴蝶做爱后面对晚霞染红天边时的落寞,贪恋冬日里一个异乡人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贪恋一个诗人在面对一个容颜衰退的女子时的痛哭。风继续撕扯着我,它抽我的耳光,揪我的头发,掏我的心和肺。我依旧冥顽不化,与风抗争。风奈何不了我,它跟我博弈了大概一个小时后,呜呜呜地哭喊着逃走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我,伫立在乌鞘岭上,似一个入定的老僧。
7
乌鞘岭滑雪场没有雪,可我知道雪在下。雪下在乌鞘岭的白天和夜晚,雪下在雪看不见雪的地方。那地方,可能严寒,也可能燠热。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雪都是为滑雪者而下的。更多的时候,滑雪者都不需要雪,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种释放、一种刺激、一种挑战、一种活着的自我取悦。那谁需要雪呢?谁也不需要雪。越是不需要,雪越是下得厉害——它下在一个多病的老人的床单上,下在一个中年女人的稀疏的头发上,下在寺院里一个面壁思过的僧人的袈裟上,下在旧历年底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的哭声上……在乌鞘岭的夜晚,我还看见另一场漫天大雪,在一个异乡人的梦里纷纷扬扬。
8
藜麦在蓝天下怀孕。格桑花在晚风中接吻。白牦牛在草地上沉思。苍鹰在围绕雪山转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因缘。我站在因缘的边上,眺望比远方更远的神灵和世尊。我的目光是从此岸通往彼岸的桥梁。谁从这座桥梁上走过,谁就经过了我的内心。我的内心是另一片草原,上面虽然没有藜麦和格桑花,也没有白牦牛和苍鹰;但有泪雨打湿的青草,热血烘干的玫瑰,也有柔肠牵引出的彩虹,慈悲养育出的万物。每天清晨和傍晚,它们都跑来我内心的草原上聚会,不谈结束与开始,不谈未来与往昔,只静静地与我的心灵对视。有时,它们也会唱一支长歌或短歌,以此告诉我它们来过,且留下一个念想——就是这个念想,让我忘掉了自己,陶醉在永恒的心的法会上——宛如藜麦陶醉在蓝天下,格桑花陶醉在晚风中,白牦牛陶醉在草地上,苍鹰陶醉在雪山之巅。
9
薄暮时分的松山古城,是被风掀开的一幅复活了的卷轴。金戈铁马的争战声,穿透斑驳的墙垣,历史的烟雾和隔世的光阴。我依稀听见一个胜利者,端坐于城墙上,带着哭声在歌唱。墙下长高的荒草,和荒草丛中隐居的刀剑、枯骨都是他的听众。偶有几只飞虫在草叶上静卧,那是还阳的亡灵在寻找失踪者的下落。我小心翼翼地沿着古城踱步,与沉默的墙体交谈。谈到动情处,墙会发出一声长叹。墙的长叹惊吓了正在天空觅食的燕子,它们俯冲下来,天色也跟着暗淡了。风在墙垣外呼呼地刮着,试图将城墙推倒。墙倒塌了,幸存者就将再次被掩埋;古城也将再次被藏于卷轴之中,永世不再展开。可就在暮色降临,卷轴合上的时候,我看见一只孤单的绵羊,坚定地站在古城中央的草地上,发出咩咩的叫喊。——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当辉煌的历史消失若干年后,竟然是一个弱者在每日每夜地替一群强者叫魂。
10
黑马圈河草原上的野花是小的,跟天上的星星一样小。黑马圈河草原上的野花是静的,跟天上的星星一样静。如果我在野花丛中躺下来,我就跟天上的星星在一起了。可我不能躺下来,我深知星星离我很远,就像月亮离我很远,太阳离我很远。我唯一能感受到它们的,只是它们的光源。这种自欺欺人事情,我不会干。我相信野花是懂我的。不然,它们也不会贴着地面开放。我们都是大地上的微小的事物,要盛开也要谦虚地盛开。太高傲,太张扬,太热闹,太艳丽,都会伤到我们自己。那天,我安静地跟黑马圈河草原上的野花相处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天空飘起了细雨。我和野花都没有打伞,我们就那样仰着头,纯洁地、天真地接受着雨水的洗礼和祝福。
【作者简介】 吴佳骏,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首届、第四届重庆文学院“巴蜀青年文学奖”,第五届“重庆市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著有散文集《掌纹》《院墙》《在黄昏眺望黎明》《生灵书》《谁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雀舌黄扬》《飘逝的歌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