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我汉家衣裳复兴华夏义化

2019-12-02 04:27刀哥
看历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同袍汉服四川

与黎冷的见面,约在四川省博物院。作为博物院学术联盟的成员,当天下午,他要在这里为四川文化传媒的朋友讲一堂明代服饰美学课,课堂就选在了“物·色一明代女子的生活艺术”展厅。这是西南地区首次明代出土服饰文物展,数十件四川出土的明代服饰和相关题材的现当代艺术作品首次亮相在观众眼前,共同揭开明代四川地区女性生活与艺术的神秘面纱。

四川汉服带头人黎冷

到达时博物院地下一层大堂里已经热闹起来,有趣的是来的不少人都身着汉服,一旁还有来自四川汉服的志愿者在为大家梳妆打扮。纨扇轻摇,佳人环绕,不由就想起了曹植所写的“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当这样一群人在明代黑绸龙纹短衣的展柜前认真聆听黎冷介绍明代服饰的特点时,一时间还真有点穿越回古代的感觉。

“这样的汉服传统文化的活动我们已经做过很多次,可你能想到吗,在十多年前的成都,当我们身着汉服出现在街头,常常被人认作演员、道士甚至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就在博物院休息区聊起了汉服,聊起了成都汉服复兴的点点滴滴。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已有颇多研究的黎冷对传统服饰其实也并不陌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左传》中已经有‘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的说法。”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所言:“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在汉朝,汉服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华夏各个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虽然历朝历代服饰样式有所演变,仍基本保持了汉代服装的特点,以交领右衽为主,兼有圆领、直领,不用纽扣而用绳带系结,礼服宽袍大袖,线条柔美流畅。但是到了明末,满清入关之后,剃发易服,摧毁了汉服衣冠的传统。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又出现了西装、中山装和改良旗袍等现代服装,飘逸华美的汉服几乎退出了中国人的生活。

“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崖山之后无中国,甲申之后无华夏。明朝灭亡,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一个数百年的断代,这其中也包括汉服的服饰文化。因为各种历史的错误,今天我们已经没有完整的华夏礼乐体系,只保留了一堆文化的碎片,在当今这个商业社会里,更有不少人借传统文化之名招摇过市。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有复兴华夏的必要。我们需要找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立足点,来面对西方文化,需要寻找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源,来找到传承自祖先血脉的意义。我觉得从汉服入手,以汉服复兴为载体,推动我们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事实上,汉服复兴,从2003年王乐天事件后就以星火之势迅速在全国发散开来。

2003年12月22日,网友”信而好古”(李宗伟)在山东束发着汉服为学生上课,他也是当代第一个身着自制深衣出门、着汉服为学生讲课的人。

2005年4月17日,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儒生在山东曲阜孔庙,首次践行明代释奠礼,也是第一次统一著汉装举行祭礼。

2006年4月7日,上海、杭州、北京的一些同袍盛装云集,追怀上巳节这个美丽浪漫的传统节日。这是汉服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第一次实践活动。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2006年7月18日,由成都歌手孙异创作并演唱的《重回汉唐》正式发布,这是写给汉服复兴史的第一首歌曲,引起了众多汉服复兴者的共鸣,也表达了成都汉服复兴参与者的心声。

黎冷初次接触汉服是在2004年底,成都汉服复兴的启蒙阶段,他通过好友孙异的介绍而接触到汉服的复兴运动,由此对汉服产生了极大兴趣,并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那时,成都的汉服复兴者大概还不到20人。在网上,大家互称“同袍”,取“岂日无衣?与子同袍”之意(《诗经·秦风·无衣》),交流对汉服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研究。在线下,这些汉服复兴者会相约身着汉服出现在公共场所。

2007年8月,由当时网名叫霜冷寂衣寒的黎冷发起,绿珠儿、周郎、金沙神鸟、冰莹珠等一批最早活跃在网络上的成都汉服同袍响应下,他们成立了四川第一个汉服民间组织一一四川传统文化交流会(简称川文会)。此后,川文会多次举行各种主题的汉服活动,在成都乃至全国都获得了较大的反响。

2010年6月,因为复兴理念的不同,退出自己发起创立的川文会,黎冷再次发起创立了另一个民间文化团体一一成都林间雅聚汉文化研究会,2011年,在这个团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四川汉文化研究交流会,2013年8月,在担任成都市文化局主管的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时,黎冷在协会下成立了一个成都汉文化专委会(简称汉研会),这是成都地区第一个正式注册成立的汉服组织。2016年10月,又成立了四川汉服文化专委会(简称四川汉服)并任会长,这也是四川地区第一个合法注册的省级汉服组织。

“十几年来,我与汉服结下了不解之缘,能坚持到现在,其实还是蛮不容易的(笑),说起来个人当然还是付出了很多,而且遇到很多阻碍,甚至很多污蔑。所以也有不少不了解的朋友和家人曾经都责备过我,好好教我的书做我的研究,拍拍片子写写剧本就是了,搞什么汉服复兴啊,又不赚钱又费心力,那时还常常被黑得狗血淋头的(笑)。但我觉得值得,我也必须坚持,这是我的理想,更是我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应有的责任。”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2019年3月17日,花朝节当天,来自四川各地乃至国内其他一些地区的5000余名汉服同袍在成都洛带古镇举行了盛大的汉服活动,四川汉服学会的同袍身着各式汉服,按照传统礼俗进行了祭花神、百花献瑞、簪花挂红祈福等花朝传统活动,而这样的盛况在全国也属少见。

物色展汉服活动现场(刀哥摄)

汉服复兴十余年来,成都已经成为全国“汉服第一城”。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成都汉服商家数量全国第一,汉服购买量全国第一,汉服产业总产值也是全国第一。而成都汉服圈也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小众团体,壮大至今天的大型社团和专业学会并存,汉服爱好者已超过数万,从社团数量、规模以及活跃程度来讲,成都称得上是全国最大的汉服圈所在地了。

回首往事,作为成都早期參与推动甚至主导汉服复兴的亲历者之一,黎冷感慨良多:“说实话,从事复兴汉服和华夏传统文化这些年来,我常常有种感觉,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渺小的蚂蚁,却力图想要建筑起一座人类的城市。但是,我觉得即使看起来希望如此渺茫,我们也必须为此付出尽可能多的努力和坚持。只要我们开始,就能看见希望。”

从2007年发起成立川文会并担任七人理事会成员开始,黎冷和他的同袍们就开始组织各种汉服活动,宣传汉服,推广汉服。黎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穿着汉服,平时他喜欢穿竖褐、直裰、圆领袍等相对轻便的汉服,在博物馆带队参观讲解时还会选择比较正式的汉式直裾、明制道袍等。在担任四川省文化产业学院文博学院和影视学院的特聘专家授课的十余年里,他也一直坚持穿着汉服去上课,最早还曾在校园里被师生们围观过,但时间长了,这些同学和老师都接受了汉服,学校还有不少学生因此被他引导加入了汉服群体。

在成都的汉服社团起步阶段,大家基于互联网才认识和聚集到一起,平时都有各自的生活与工作,组织和参加汉服活动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每组织一场几十甚至上百人参加的活动,从主题策划、召集人员、道具服装准备到现场统筹安排,黎冷和同袍们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从2007年开始,他们先后策划组织了清明云顶石城祭抗元古战场、花朝节、上巳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行赏花、拜月、成人礼等主题节日汉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家不仅仅只为穿汉服而来,同时也学习了中国传统礼仪,重温了美好的古代文学艺术。

2008年,歌手孙异创作了第二首汉服复兴歌曲《汉家衣裳》。2009年5月28日,在川文会举行的端午活动上,超过200人身着汉服参加了汉家礼仪学习、端午祭龙仪式等,最后,大家齐声高唱《汉家衣裳》。“终于穿上我汉家衣裳,再也止不住热泪盈眶,祖先的血液在心中流淌,告诉我你的名字是炎黄。”而现场不少人真的湿了眼眶。也是这一年的冬天,黎冷以孙异的妻子绿珠儿创立重回汉唐汉服店的故事为原型,编剧和导演了全国第一部汉服电视剧《谁是你的梦》,并于12月22日在成都电视台播出。

2013年10月-12月,黎冷为孙异的汉服歌曲《汉家衣裳》《执手天涯》拍摄了两部音乐微电影,从歌曲创作到导演再到所有演出和幕后人员,大多是汉研会的会员。2014年,中国汉服春晚就采用了《汉家衣裳》这首歌的音乐微电影作为压轴节目。

2013年,黎冷开始着手在汉研会的下面成立一系列的文化主题小组,这个公益性民间文化组织的宗旨是以振兴汉服、复兴文化,希望通过汉服、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发掘传统文化内涵。黎冷认为,仅仅对传统节日的礼俗复兴还远远不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需要从具体的内容和细节着手,6年来,汉研会已经先后成立了学术、汉舞、书画、诗歌、汉乐、妆容、戏曲、茶道、弓道等多个主题活动小组。“我们希望更多的汉服爱好者加入进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主题,从穿汉服开始到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礼仪文化。汉服不是COSPALY,不是影视剧古装秀,我们穿着汉服,一样可以玩手机,比如我也常常汉服常服配着牛仔裤到处跑。汉服的生活化,传统文化的生活化,这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让传统文化和汉服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生活化起来,这才是复兴的真正道路。”

2016年,汉服爱好者杨娜出版了《汉服归来》一书,记述了21世纪以来中国汉服复兴运动的方方面面,她认为,汉服运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又是最具韧性的实践者。在书中,她也以较多篇幅记录了成都的汉服复兴运动并给予了客观评价。

2017年,黎冷为四川省委宣传部拍摄百部看四川系列微视频时,以重回汉唐的掌柜绿珠儿为主要人物拍摄了微纪录片《汉服的摩登时代》,片中的演员也同样都是来自四川汉服的同袍,而这也是四川汉服第一次登上省级政府平台。

虽然成都不是中国汉服复兴的起点,但成都是中国汉服复兴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这其中黎冷和他的同袍们付出了很多。但同时,他们也承受了许多不解、质疑甚至恶意的歪曲与抹黑。“关于汉服复兴,一直有几个误区,有人认为汉服复兴是复古,是食古不化,有人认为穿汉服是哗众取宠、作秀,但我们坚信,汉服复兴,是汉文化复兴的一个符号,服装只是文化复兴的一个载体,一个介质,礼仪复兴,文化复兴,衣冠先行。”

与此同时,虽然黎冷至今仍然担任着四川汉服的会长,但他最近几年来也开始逐渐从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协会负责人的身份中抽离了出来,他为四川汉服建立起执委会,邀请热爱协会的资深同袍加入,在执行会长墨璃的带领下管理和运作协会。黎冷说,自己希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历史学术的研究中,包括丝绸之路历史、石窟艺术和传统服饰文化,同时在自己另外擅长的文学和影视创作方面,也更多地引入汉服复兴的理念。

从汉服穿着者到汉服活动者再到汉服研究者,对于黎冷来说,汉服复兴之路,道阻且长。

(本文汉服图片由四川汉服提供。)

猜你喜欢
同袍汉服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同袍吟
汉服新“江湖”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上台说汉服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