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繁 辽宁省盘锦市体育运动学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中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了。在核心素养语境下,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积极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他们为阿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概念
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内容短小精悍、形式简单、便于操作且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教学视频,然后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先学”的一种授课模式。这种授课模式内容集中,形式丰富,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有效构建高效的课堂,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二)特征
笔者在介绍微课概念时曾说过,微课内容短小精悍。因此,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短小精悍。所谓的短小精悍,就是指微课的时间较短,一般都在5到8分钟之间,最长也不超过15分钟,因此,其教学容量较小,只能针对一个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因此,其内容设计十分精致,能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利用微课授课,其媒体类型十分丰富,如:Power point、录音、图片以及视频等不同的类型,因此,教师运用的方式也十分多样,这样一来,就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此外,微课教学还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络平台上进行线上学习,这样一来,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教师提前制作出内容短小精悍、类型丰富多样的微课视频,然后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借助各种网络终端设备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不再受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运用微课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教学的内容由传统枯燥的书本变为集色彩、图画、食品、音频和文字于一体的微课视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行趋势促使学生更积极进行学习的驱动力,这样一来,就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还能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实际的应用中,教师提前深入研究教学的内容,将教学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在采用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讲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能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讲解《多媒体技术简介》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扎实掌握如何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最多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但这样无法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而采用微课教学,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就能又快又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还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在未可教学视频中,不单单只有教学的内容,还包含学习单和课后练习等内容。学生在自学以后,可以通过做练习进行自测,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了解自己自学的成绩,同时还能反馈给教师,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此外,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以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即使在以后的复习中也可以继续运用,这样一来,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一)在教学备课阶段的运用
微课教学可以运用在诸多环节。首先,可以运用在教学备课阶段。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仍然不均衡,特别是名师资源。而微课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实际的运用中,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搜寻名师讲课的视频,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将其制成微课视频教学资源,这样一来,就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因为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学习基础更不相同,为了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有所收获,教师在备课阶段编制微课视频时,还必须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编制具有差异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阶层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授《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下载各位名师的教学视频以及相应的ppt,然后根据本课教学的需求,经过改良编制成适合自身教学风格的微课教学视频资源。在编制的过程中,针对班级中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着重讲述“浏览文件的方式”以及“如何更快更好地打开资源管理器”等内容;而对于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编制“资源管理器与‘我的电脑’之间的区别”以及“资源管理器中‘+’与‘-’的差异”等作为微课视频的主要内容,然后上传到本校的网络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样就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并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更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照顾每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能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学习相关的内容,从而获得一定的提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在课堂导入环节的运用
微课视频教学不仅可以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还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特别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巧妙运用微课,能利用微课融声、色、音、图、画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显著特点,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调动他们多方面的感官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授“初步认识Word 2010”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如果直接向学生介绍Word 2010的各种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学生就会感觉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法很好地理解并掌握。而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Word 2010简介的小视频,就能有效导入课题,并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眼前一亮,从而有效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用Word 2010编辑的板报、日记等样例,引导学生观察Word 2010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Word 2010的功能,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在导课环节可以运用微课视频以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讲述重点和难点知识运用,通过运用微课教学,能将原本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直观、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有效简化教学的内容,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并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能。
还以“初步认识Word 2010”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为例,这部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Word 2010文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并了解如何新建文档并保存文档;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在Word 2010中输入汉字,并进行简单的排版,同时学会如何保存文档。因为在导课环节,教师已经通过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了Word 2010的各种功能,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找寻同组成员遇到的共性问题,然后进行组内探讨交流,在学生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探讨的思路,针对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经过交流讨论也没有探讨明白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借助微课,进行演示,将其更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这样一来,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快速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Word 2010的操作技巧,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想利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能,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众所周知,当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开始施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中职院校所有专业必修的公共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实践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习得。而且,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各不相同,所以,他们的计算机上机操作技能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计算机操作对于一些操作技能较弱的学生来说,就具有较大的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形,教师采用微课教学的模式,将操作的流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随时对地利用智能手机观看,这样就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上机操作的技能,并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课堂习得,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上机操作技能。
例如:Windows7和Office2010的主要软件的实践教学,就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并能够使用多媒体软件对图像和动画等进行简单的处理,能创建和管理网站。而这些内容对于很多中职学生来讲,都具有较大的困难。通过利用微课,将操作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能让学生及时扎实掌握这些技术的操作技能,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备课环节、导课环节以及教学环节运用微课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并帮助学生扎实巩固习得,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微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