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 深圳市龙华区清湖小学
“鸡兔同笼”问题的题意是: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数它们的头一共有35个,数腿一共有94只,请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解决“鸡兔同笼”这个问题的方法与数学思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假设的思想和假设法,方程的思想和方程法,枚举的思想和列表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画图法,通过学习鸡兔同笼问题,解决鸡兔同笼的类问题,渗透的是建模思想等。
“鸡兔同笼”作为一类有趣又重要的数学问题的代表,出现在各种教科书中,也出现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第九册课本数学好玩部分。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第九册教材展示了学生通过尝试与猜测,运用列表法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假设法和方程法也是五年级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多种解决方法背后蕴含数学思想,基于方法与思想的解决问题策略,应结合学生的可接受水平起来考虑。
1、用假设法列算式,假设笼子里所有的都是鸡,则腿有70条。实际上腿有94条,少了24条腿,就要将部分鸡换成兔子,每将一只鸡换成兔子,腿就多2条。所以共需换掉12只鸡,即笼子里兔子有12只,则鸡有23只。
2、列一元一次方程,设笼子里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列方程2x+4×(35-x)=94,解方程得x=23,也就是鸡有23只,则兔有12只。
3、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设笼子里鸡有x只,兔有y只,则x+y=35,2x+4y=94,解方程组得x=23,y=12,也就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
4、取中列表法,鸡的数量从中间开始猜,假设有17只鸡18只兔,则有腿2×17+4×18=106条,多了12条腿,则减少6只兔增加6只鸡,所以鸡有23只兔有12只。
5、跳跃列表法,从1只鸡开始,跳着猜。若10只鸡,25只兔,则有120条腿,得减少兔的数量;若20只鸡,15只兔,则有100条腿,多6条腿,减少3只兔;即有23只鸡,12只兔。
6、逐一列表法,从1只鸡开始,一只只尝试猜下去,借助列表记录数据,得出12只兔,23只鸡,一共有94条腿。
7、画图法,用小棒代替腿画图,根据腿的总数94只,调整数量,画图得出12只兔,23只鸡。
……
结合教学实录的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突破:
1、动画激趣,铺垫问题。“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9只,鸡和兔各可能有几只?”
在这一环节:①数据不大,学生容易聚焦列表法,特别是逐一列表法,顺势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有序记录,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②学生可能会写出“0、9”的情况,因为鸡兔同笼,“0、9”这种情况在这道题里面不考虑,但是极端思想这种常用的数学思想可以渗透;③动画中关于“鸡兔同笼”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④此环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记录数学思考的过程。
2、独立尝试,提出问题。“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9只,它们的腿一共有26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在这一环节,数据不大,根据上面的铺垫,采用逐一列表法的学生较多,假设算术策略、方程策略、画图策略等也有。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成功体验,感知有序记录是有用的。在这一环节要让所有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可接受水平,至少能使用一种可接受的解题策略,落实数学问题中的“教育价值”。
3、再次尝试,解决问题。解决鸡兔同笼原题“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35只,它们的腿一共有94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在这一环节,学生有了前面的尝试,因为原题数据较大,一一列举的方式会变成跳跃式尝试和取中尝试,假设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在这一环节也有体现。更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记录思考的过程,再次尝试”体现了对“初次尝试”的提升。
4、小结提升,延展问题。小结是从解决问题的过程到结果的累积,鼓励孩子们总结“鸡兔同笼”这个古代趣题和类问题的联系,渗透建模的思想。
五年级的学生,方程法远比画图、列表之类的方法要快捷、简便,这是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价值;对于约50人的班级,结合学生的可接受水平不一样,定位于不同的解题方法,是鸡兔同笼这个数学问题的教育价值。正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画图法,低年级学生会首先选用,也适用于原有经验积累还不够的高年级学困生。
“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蕴含数学思想的多元化,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定位于不同的解题策略,也就是数学问题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