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丽业 何业辉
医院的病案是医护人员治疗患者疾病时记录的就诊情况,包括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医疗诊断、治疗过程以及各种病检报告等。是患者在医院诊治期间所形成的医疗信息。所以,医院更应该加大力度管理保存好病案。在大数据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医院建设也走在现代化、信息化的道路上,大数据技术也普及到医院的角角落落。病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病案统计最大地保存了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避免了人工统计造成的信息漏填、漏报和分析失真等问题。在病案统计中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客观、真实、高效。严谨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纠纷,方便了医生及时查询患者的就诊资料,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更有效率的为患者服务。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大数据的定义也出现了多种解释。就“大数据”这三个字而言,指的是大数据的容量大。但是他有别于“非常大数据”和“海量数据”。往年文献曾记载了大数据的各种定义,就近几年比较重要的也最为普遍的定义有三种:
IDC在早些年的学术报告中就给出了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种技术先进而体系的新时代,被设计于多样化的大规模数据中透过高速捕获的手段。通过发现和分析技术提取有用的数据”。IDC在四个方面对大数据进行了定义,容量、多样性、速度、价值,也就是我们普遍认为的“4Vs”定义。
早些时间麦肯锡在行业的研究报告中也将大数据定义为“超过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捕获、存储、管理和分析数据能力的数据集”。它认为,大数据之所以能被称为是大数据它需要满足跨时间和领域两个特性。
此定义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提出的。他们认为,“所谓的大数据即因容量、获取速度或者数据的表现形式限制了使用传统方法和关系对数据分析加工和处理的能力,这就要我们使用水平扩展机制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除此之外,社会各界对大数据的定义还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目前,对大数据的定义很难达到统一。
病案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大数据应用在病案系统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不会重视对病案的管理,这一现象阻碍了大数据技术在病案系统中的应用。其实,此项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医院管理者对大数据技术没有足够的了解,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也比较匮乏,其次是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人员对大数据要应用病案系统管理中的技术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大数据应用到病案系统中的过程比较艰难,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也不甚理想。
(1)病案管理方式落后,目前还存在纸质版的档案;
(2)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病案系统管理中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生在记录病案记录时字迹较为潦草,这样在后期的查阅和记录上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和影响。
管理人员和工作量的合理安排是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安排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提升其工作效率。例如:在管理过程中应对高速扫描仪器,高像素摄像机等设备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在此同时,应针对各项管理工作,配置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高效率的工作,避免给管理人员带来较多的压力。
制订相应的规范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工作,避免病案在扫描时发生遗漏,丢失等现象。
(1)在管理过程中对病案进行登记,对相应的病案进行拍照、录入并在其过程中对病案进行目录排序,录入完成后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保证病案的质量。
(2)对已录入的电子病案进行存档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
(3)对病案扫描完成时,及时上传医院系统方便医生查阅,及时了解患者病情。
在应用大数据技术时,要对电子病案进行分类处理,避免后期查阅时文档混乱。大数据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病案管理的方式,避免了纸质记录带来的不便。另外,电子病案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几个关键词的自动生成,方便了病案的记录,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近些年随着患者的增多医院的病案也呈递增趋势。因此构建相应的管理模式对于管理人员的变换以及病案的日常维护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积累经验查找不足的形式来完善相应的管理模板,对管理模板进行全面构建。不仅方便了医生的治疗也方便了医生查阅相关患者的病情记录。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病案系统的同时无形间也维护了医患之间的关系,此种形式对医院的后期发展也是有利的。
互联网与医学,搜索引擎与病案归档,一线应用需求与IT技术的偶遇总能碰撞出火花。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病案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把数据统计人员从繁琐冗杂的海量数据中解救出来,职业角色发生了改变,由信息记录员变化为信息分析员。病案统计工作性质和职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临床数据记录,转向了数据分析。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使医院的病案管理越来越信息化智能化,它已成为医院病案系统发展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的病案管理系统的实施提升了病案管理的技术程度,是解决当前病案资料保存、利用、信息安全、数据共享等诸多方面较为理想化的一种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