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娟
摘 要:《狂人日记》发表一百年之后,广大评论者依然无法对狂人形象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关于这一问题,依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收集整理有关研究成果,试图发现研究者对于这一形象的不同认识,达到深入理解狂人形象的目的。
关键词:《狂人日记》;狂人形象;启蒙主义;文化符号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该作品自问世以来的一百年間,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百家争鸣。众多的研究者、评论者采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了许许多多发人深省的研究成果。但即使是这样,关于作品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文章小序的作用,象征主义手法对主题意义的生成,如何界定狂人形象等这一类问题依然没有取得共识,依然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梳理了收集到的关于狂人形象分析的研究成果,试图厘清随着时代的发展,评论者对狂人形象的不同认识,达到深入理解狂人形象的目的。
一、启蒙主义知识分子
在研究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同,狂人是一位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形象。因为他接受了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也看清楚了封建道德、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心理和反抗情绪,成为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一位启蒙主义知识分子。
比如:1991年11月,凌宇写到:“在鲁迅笔下的狂人,则己超越自我,具有对群体生存悲剧的忧患感知,并由此升华出拯救群众的强烈使命感。”①
2003年7月,陈思和先生在研究成果中说:“《狂人日记》里 ,他通过狂人这样一个先觉者、一个启蒙者对自己处境的恐惧, 把他所有清醒和狂热的心理都表现出来。”②
2008年,李今的评论文章把文言小序中病愈后候补的狂人和正文中的狂人结合起来做了分析:“就是说,这两套话语,它是套在一起的,现实意义上他发疯狂病了,精神意义上他是被启蒙了,他觉醒了,他也成了启蒙者”③
2016年,郭帅的论文说:“将序言与正文联系起来才能恍然大悟,只读序文则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读到的是多层寓意:其一,一个秉持人道主义良知的先知先觉者,对在肉体上和心灵上双重“吃人”的中国历史和专制文化传统,从恐惧忧患到觉醒反抗,成为思想启蒙的先驱和战士,却不被国人理解,视为疯子即狂人,他的真知灼见都被视为“荒唐之言”即疯话;这一层与正文一致,应无需多说。④
甚至还有评论者认为狂人与鲁迅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8年8月仲捷敏的文章中说:狂人与鲁迅存在着身份关联的。“序”中有言狂人已经病愈,“赴某地候补矣”。候补是无实际职务的中下级官员,可见狂人的知识分子身份。日记里写到“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可见即使发狂,狂人依旧保持着习惯性研究精神。鲁迅本人也是知识份子。民国成立后,在教育部任职。但是据《鲁迅日记》的记载“枯坐终日,极无聊赖”。后来,甚至带薪返乡有一至两个月之久。所以,较闲的公务员是鲁迅与狂人的身份关联。”⑤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仲捷敏所谓的“狂人与鲁迅存在着身份关联”并没有严丝合缝的根据,更多的是一种揣测,但是通过这种揣测,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位评论者认同狂人知识分子身份的。
把狂人界定为启蒙先驱,是学界主流的声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社会背景,对于狂人是一位启蒙先驱的形象深信不疑,但是也有不少的评论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狂人即使清醒过,最后也沦为了一名庸众。
二、清醒的精神界战士
另外一种较为相似的评论认为:狂人不“狂”,他是一位清醒的精神界战士。这种观点认为将主人公塑造成“狂人”采用的是一种寄托的手法,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现实世界的罪恶。
1994年11月学者薛毅、钱理群的研究成果中有这样的阐述:“将狂人理解为清醒的精神界战士,这个第一人称叙述者由此便成为可靠的、可信赖的。而其疯狂的言语、举动都仅仅是一种假托。而狂人的幻觉世界也自然是假托了。⑥
更加笃定地认为“狂人”不狂,而是一位清醒的反抗者的是评论者王福湘。2015年11月,他的评论文章说:鲁迅主要运用了西方文论中所称的“反讽”,……表面说日记的主人是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实际是有反抗精神的思想启蒙者;表面说“多荒唐之言”,实际是发真理之声;表面说供治疗精神病的“医家研究”,实际是催促新文化阵营的人士注意。⑦
2018年9月,施晓燕的文章认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吃人礼教的反抗者,……所以“狂人”绝对不是专门一个人,而是许许多多反抗者的综合。⑧
认为狂人是清醒的精神界战士,这种观点比认为狂人是启蒙主义知识分子更为激进。这种认识看到了狂人对于封建家长制度的痛恨,看到了狂人对封建礼教的反叛,看到了狂人对新世界的憧憬。
三、真正的疯子
也有评论者从病理学的角度分析,得出了狂人是一个真正的疯子的结论。这种评论一方面从狂人的言行来考察,另一方面认为作者其实是借狂人的“语无伦次”的疯言疯语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2012年10月,评论者吴作桥说:我是想从一个学医者的鲁迅如何从医学的角度来写狂人的,证明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三个狂人是真正的疯子,不是清醒的正常的人。……就是说“狂人”仍是一个疯人,陈士成、吉光屯狂人也是真正的疯人。⑨
陆耀东在《关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一文最早提出“狂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狂人,不是假装的,也不是统治者故意给他戴上狂人的帽子”。⑩
张恩和在 《对狂人形象的一点认识》中认为狂人是真正的“普普通通的狂人”,鲁迅是藉助这个“传声筒”“发表出了自己的思想见解”,恰如尼采通过察拉图斯特拉表示自己的思想见解一样。
四、文化符号
还有一些研究者从《狂人日记》的象征主义艺术手法出发,认为不能把狂人看作是实有的人物形象来进行研究,认为狂人不过是传达作者思想的一个文化符号,如果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狂人形象,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2005年11月,白建西的评论:《狂人日记》作为一篇象征主义小说,它最重要的艺术特征之一就是“狂人”不是作为一个道德实体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艺术支点、艺术尺度而存在的,即作者为了创造一种富于艺术暗示力的形式, 通过狂人之“狂言” 寄寓自己对中国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洞察, 因而才创设、构拟了狂人这一形象。
2016年,郭帅这样评价:鲁迅的目的不在于按现实生活逻辑,去塑造一个可以具体归类的典型形象,而是要对庞大的历史体系投以振聋发聩的尖锐责疑。“狂人”只是一个假设性文化符号,是作者欲望诉说的投射物,试图命名无名的个体体验与遭遇,从而揭示人类生存的深度真實。
以上关于狂人形象的四种认识,根本没有将学界关于狂人形象的全部评价囊括其中。其实这也说明,虽然《狂人日记》发表已经一百多年了,评论者根本无法对狂人形象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这恰恰也说明,狂人形象具有无限阐述的可能性。
注释:
①凌宇:《狂人日记》人物形象与主题的生成机制 鲁迅作品研究1991、1
②陈思和.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7
③李今《文本·历史与主题——《狂人日记》再细读》文学评论 2008年第3期
④郭帅《狂人日记》的哲学寓言形态及其意义东岳论丛2016年2月
⑤仲捷敏从《呐喊?自序》看鲁迅与《狂人日记》的狂人形象文学教育2018、8
⑥薛毅钱理群《狂人日记》细读鲁迅作品研究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1期
⑦王福湘《狂人日记》序言新论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11期
⑧施晓燕“圣人”与“狂人”——《狂人日记》中的康有为元素 鲁迅研究月刊2018、9 60-61
⑨吴作桥一个学医者疯人形象的经典描述———读鲁迅疯人小说札记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月
⑩陆耀东关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武汉大学学报2001第1期80-81
张恩和对狂人形象的一点认识文学评论 1963、10 65-66
白建西走出狂人形象分析的误区---- 鲁迅小说艺术构成研究之二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月
郭帅《狂人日记》的哲学寓言形态及其意义东岳论丛2016年2月
参考文献:
[1]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8
[2]钱谷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