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灵 高振华 韩世岩
摘 要:实践创新能力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提升林业工程类本科卓越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我校就林业工程类本科卓越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实践: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训练营;举办以创新为主题的学科竞赛;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开展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德育工作。上述改革实践使林业工程类本科生具有良好的理论积累、实践积累、经验积累,在实践创新能力上得到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 林業工程类本科 培养模式 改革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6(c)-0179-04
Abstract: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tal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outstanding Forestry-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and strengthen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practiced such as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s,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s, credit system for innovation, innovative courses and camps, competition on innovation design, undergraduate tutor system, and moral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These measures and practices not only improve effectively the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of our undergraduates but also their experiences 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Ability of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Forestry-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Reform and practice
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1]。高校学生作为未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在校期间,除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2]。这里的“创新”是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具体化为具有实用价值、并得到社会承认的成果的一系列复杂活动[3]。尤其当前的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培养具有卓越理论知识能力、高超的创新技能、毕业可直接上岗的一流人才尤为重要。在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新工科2.0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大力推进双创教育背景下,林业工程类本科卓越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应运而生,从而形成自学校到学院到专业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众多学者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针对教育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出涵盖实验教学体系、校外平台扩展体系、校内实践创新体系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4];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转变理念,改革授课、考试方式,提升教师水平,加强平台建设才能切实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5];针对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提出高中应与高校多加合作,并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权利[6];针对高职教育提出,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课内外时间,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校硬件软件体系[7];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应用型教育应结合德育与校园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专业课程、师资、产学研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8]。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孵化基地等措施[9]。
2 林业工程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2005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批准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2011年6月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作为国家建设的一流学科,一流本科建设成为该学科建设的一个工作重点。基于学校定位、行业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校在林业工程类本科卓越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深入改革和实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林业工程类本科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2.1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主体学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林业工程学科涉及的本科专业全员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强化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学院制定了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关于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经费使用和项目管理条例的6个规章制度,确保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工作按照预期有序推进。学院每年年初发布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南,使全体师生明确创新训练项目的类型、任务、要求和训练指标,并组织专家对申报的创新项目进行盲审,根据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和学生能够达成的创新能力训练效果,分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四类创新项目,予以2000~20000元不等的经费资助。组织专家组在年底对当年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在每年的5月份对前一年立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指导教师对立项项目负责,并将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指导及指导效果纳入学院绩效考核指标之中,以促进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高质量推进,确保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学院也加强本科生创新基地建设,2018年在各专业创新实验室基础上,组建形成面积1815m2的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训基地,为林业工程类本科生的创新项目训练和科研训练提供了有利保障。2016—2018年3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学科所属5个本科专业共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201项,本科生共发表学术论文18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4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
2.2 专业技能综合实训的提出与开展
为了切实提高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加强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于2017年制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本科生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工作的基本规定》,以创新实验项目或综合实验项目的方式开展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选修并修满专业技能综合实训4学分(128学时)才准许毕业。相关本科专业遵循“提升专业技能,扩宽专业知识”的原则,充分利用林业工程一流学科的先进科研平台和实验装备,将学科领域和专业行业中可行的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融入到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项目中。每个专业综合技能实训项目在指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独立进行文献阅读、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数据处理与总结分析,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有目的、有指导地提升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并体验学科专业最新科技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2017年9月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开设以来,学院共开设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项目72个,参与学生684人。
2.3 建立创新学分制度
为充分调动学生主观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创新活动,学校制定了《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结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可根据项目级别及项目成员对项目的贡献程度,由学生提交申请,学院审核并提交学校认定通过后学生即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获得个人或团体一、二、三等奖的参加者可获得相应等级创新创业学分;作为代表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可申请4学分;参加国家级学术活动计3学分;参加省级学术活动计2学分;其他级别学术活动计1学分。在SCI、A&HCI、SSCI、EI期刊上发表文章,第一、二、三作者分别计6学分、4学分、2学分。中文核心期刊第一、第二作者分别计4学分、2学分。从实践方面积累经验,引发学生的更深层次对于知识的理解,产生新的认识、想法及实用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加之创新学分与本科生推免直接相关,使得创新学分制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研究、科研训练及各类学生竞赛,2016年以来学生参与国际学科竞赛获奖2人,参与国家级竞赛获奖18人,参与省部级竞赛获奖42人。
2.4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为学生夯实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由教学经验及工程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和内容多样,例如招生与就业处开设的《创办你的企业》、《职业生涯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每年根据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实时调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紧跟市场需要;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品牌策划与管理》、《商务谈判》、《創业法律实务》等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创办公司所需的管理技能等。另外,学院要求教师在各类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讲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创新创业理念、思想和方法,并鼓励学生选修网络课程,打破地域的界限,了解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形势,以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除了开设创新创业类理论课程教学外,学院积极鼓励各类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工厂、企业、市场,走进生产线、接触一线工程师、接触产品实物及动手实际操作。为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自2018级及以后的本科学生至少选修两门创新创业课程才能准予毕业。
2.5 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
为让学生了解目前社会、市场创新动态,及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流程,聘请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为学生作讲座、报告,由专业教师从创新创业全程规划、心理强化、语言能力、人格魅力、团队组建、企业模拟运营等全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多次参加不同主题的训练营活动,逐渐熟悉创新创业历程。学校设有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具有可行的创业思路可申请进入产业园对项目进行孵化,由创业园教师从多方面进行指导,如产品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进一步促进学生创业的实现,使产品走向市场并接受市场的检验,基于市场反馈,辅导学生进行产品创新或者技术创新,为下一步的产品更新及市场开拓奠定基础。2016年以来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营20人次,入驻创业园孵化项目5项。
2.6 举办“GAM杯”学科竞赛
自2016年起,学院每年举办以“绿色、先进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为主题的“GAM杯”学科竞赛,其主旨是应用绿色或先进材料设计新产品或制备绿色或先进新材料,鼓励所有三年级和四年级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新、创造、创意的热情,充分体现“林业工程”本科专业在环境友好型材料制备及应用的优势,提升学生动手操作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扩充未来环境友好型材料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方面的人才后备军。“GAM”杯学科竞赛已举办四届,参赛学生近千人次。自2019年起,学院将组织省级“GAM杯”学科竞赛,加强学校之间学术交流,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2.7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为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及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制定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细则》。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如下: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进程、选课等,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综合能力与个性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引导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教育的各类活动,注重各类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管理课余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学生走进实验室,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增加科研实践活动;实行例会制度,要求指导教师定期与所指导本科生交流与指导。所有林业工程学科的专业本科生都配置导师,在一年级至三年级期间全过程指导本科生,四年级则由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师指导。本科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从不同角度对本科生进行协同指导,使学生在思政、日常表现、课程学习、创新实践、社会实践等各方面都得到有效督促与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8 开展林业工程一流本科生的德育工作
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吃苦耐劳精神、健康理念,制定了《材料学院林业工程一流学科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等3个制度文件。实行素质档案写实工作及素质拓展写实贯穿学生本科成长全过程,分8学期完成,每学期学生按月进行写实,由班主任及本科生导师在定期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与写实,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已取得的进步,对下一阶段需要着重培养的能力提出要求及建议;在学生毕业时将素质档案放入人事档案,由此督促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重视自身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尤其重视在智育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2018年已实行素质档案写实工作437人次。
3 结语
打造林业工程类一流本科人才,从提升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做起,这需要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的协同合作。东北林业大学作为国内在林业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院校,对于林业工程类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施条件。在一流学科和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学校、学院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一流本科人才的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从科研创新、技能创新、课程创新、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考试方法创新等各层面进行了相应的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逐步规范与常态化,从而引发林业工程类本科生高涨的创新创业热情,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都得以显著提升,从而为国家培养林业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李克强说,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EB/OL].(2019-3-5).[2019-3-5].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05/content_5370667.html.
[2] 刘守新,高振華,韩世岩.拔尖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5(18):36-38.
[3] 马健生,孙珂.美国高等教育创新机制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5):58-62.
[4]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等.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10):39-42,47.
[5] 韩冠爽,吴术豪,黄兆信.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1):16-18.
[6] 尹达,田建荣.自主招生新规背景下的高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12-14.
[7] 侯玉印.论高职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26):175-176.
[8] 马晓国,张福生,翟铁华.新常态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7):108-110.
[9] 王大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9(4):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