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琼,张 浩,万玉龙,丁 瑞 HONG Qiong,ZHANG Hao,WAN Yulong,DING Rui
(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2.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3.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1189)
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唤起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的关注。2015年年初,前央视记者柴静摄制的有关空气污染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亦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当前严峻的雾霾危机上。在此背景之下,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然成为当前众多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在当今低碳、绿色的世界经济发展主题与趋势下,企业的绿色创新已成为应对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1]。绿色创新是指包括因避免或减少环境损害而产生的新的或改良的工艺、技术、系统和产品[2],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主要是考虑与环境有关的创新行为,如采纳新的绿色技术、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等,其对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缓解环境矛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方面,尽管对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如组织规模、技术储备、环境规制、市场压力),以及绿色创新对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3-5],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多是针对制造业企业来展开的[6]。虽然物流企业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但其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燃料消耗、包装废物、尾气排放等)。据统计,目前全国物流业的能耗量占到了全社会总能耗量的9.25%,且仍有不断攀升的趋势,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很少关注环境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物流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决策的?
另一方面,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是一个由政府、市场、企业、消费者等多主体参与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实施环保标准管理体系,采纳新的绿色环保技术,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等[7-9],这导致了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选择面临着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难题,也使得政府制定有效的行为引导策略变得困难。由于多主体的参与,不同参与主体的行为会对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并且即便是同一主体的同一行为也会对不同企业采取相应的绿色创新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影响。因此,如何表征这种多主体参与的行为交互作用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从宏观层面深入认知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选择决策的动态演化规律?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主要是采用调查与实证的方法研究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利用数理分析的方法研究相关二元或者三元主体的博弈行为,如政府、企业、消费者博弈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选择的关系等。尽管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这种静态和局部的研究方法割裂了多主体参与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同时也忽略了多主体参与约束下企业绿色创新行为自适应与自组织的动态性,使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计算机建模与仿真方法应用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具有分布式与自治性特性的基于Agent的计算实验方法在刻画动态复杂自适应系统方面的优势,为研究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选择决策与演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目前相关成果多以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调研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及数理分析的方法(博弈论、演化博弈、优化理论等),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行为决策模式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外部环境因素与企业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Jaffer[10-11]、Iraldo[12]、许士春[13]、Stefan[14]等人研究了各类环境规制以及环境规制工具(排放权交易、许可证、环保标准等)选择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Sarkis[15]利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企业利益相关者施加的环保压力与企业实施环保行为之间的关系;甄志勇、毕克新[16]通过对制造业绿色创新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与制造业绿色创新能力关联度最大的是地方政府的贴息贷款额;Darnall[17]等人的研究表明,由于具有资源约束更加硬性、决策程序比较简单、创新倾向较为明显等特点,小企业往往会更加主动地采取环保措施来应对利益相关者的相关诉求;Horbach[18]针对德国制造企业的研究表明,与其他类型的创新者相比,绿色创新者更乐意参与面向创新的合作。
通过文献研究可以看出,以上成果主要是从环境规制、政府政策、利益相关者、供应链压力等企业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企业的规模、管理层及员工的绿色意识等企业内部自身因素的角度研究了其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且主要是以制造业企业为背景来展开研究的。
随着物流业对于环境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与物流企业相关的研究也开始有少量涉及,如Lin and Ho[1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相对技术优势、技术积累、组织支持、组织激励、人力资源质量、客户压力、管制压力、环境不确定性和政府支持都对物流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Zhang[20]以南京市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为例,得出影响其绿色物流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管理战略、强制性和规范性以及供应链压力等的结论;Lintukangas[21]通过对不同大小物流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价格、品牌形象等因素会对企业采取绿色供应管理行为产生影响;Seroka[22]则分别从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对影响绿色物流的因素作了详细的归纳与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现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虽然揭示了众多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因素,并在重要性上进行了分析与识别,但并没有就这些因素是如何触发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决策的内在机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决策不确定性问题给出解答,从而无法为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由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决策受到多种具有自适应特征的参与主体(如政府、公众、消费者、竞争者等)的约束,其行为选择是多方主体参与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为此,一些学者开始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决策模式和演化过程展开研究(目前单独针对物流企业特征进行的研究还鲜有报道),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博弈论、演化博弈和生物进化理论等。
戴园园、梅强[23]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演化系统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为理想状态,一种为不良“锁定”状态,通过调节参数可以跳出不良“锁定”状态,诱导企业朝着期望的方向演化;Huang[24]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绿色供应链协同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行为策略;曹霞[25]通过对社会系统中参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构建了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环境利益相关者的规制行为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Ryu[26]以韩国的一家酒店企业为例,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和创新采纳理论,研究了企业员工的绿色意愿对绿色行为决策的影响与作用;王海峰[27]建立了基于生物进化视角的企业绿色创新概念体系,分析了企业绿色创新的生物学特征和绿色创新演化的过程。
可以看出,以上研究倾注了众多学者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受制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无法对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的多边交互行为机制进行分析,对多主体行为选择演化过程中的动态性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关注,从而无法为政府部门从宏观层面上准确把握区域内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规律与特性,进而难以制定有效的行为引导策略。而基于Multi-Agent的计算实验方法为研究此类复杂自适应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其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的检验[28-29]等人也认为Multi-Agent建模的方法在描述多主体行为交互的复杂关系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目前在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统计与实证方法以及有限主体参与下的博弈分析方法。基于人工社会思想的计算实验方法虽然在模型的精确性上难以达到前述方法的效果,但它能够提供对社会系统的本质洞察和理解,其已成为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28]。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研究环境,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其在社会经济各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
Zhang[30]等采用自适应智能体模型对企业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多主体行为进行了建模与分析;赵爱武[31]等利用计算实验的方法,模拟现实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通过对微观个体行为及宏观“涌现”现象的分析,探索了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动态演化规律;Behdania[32]等构建了一种面向化工企业生产的计算实验模型;陈英武[33]等则从社会管理、组织行为与影响力建模、社会系统的计算实验、社会系统的探索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等四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社会管理的组织行为建模与计算实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此外,计算实验方法还在疾病传播建模、电网运行决策、城市居住用地扩展、能源系统复杂性管理、网络舆情扩散、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供应链与金融理论仿真等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缓解当前环境矛盾的现实需求变得愈发强烈,而政府也在制定各种环境规制与引导策略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现实情况却与人们的期望相差甚远,造成这一问题的本质原因是现有的很多政策的制定与施行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企业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其从被动接受过渡到主动参与是本项目研究的立意所在。正如前文所述,企业的绿色创新已然成为缓解当前严峻的环境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而物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其环境污染问题亦不容忽视,同时其对于环境问题的反应也与制造企业有所不同。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物流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依据前文分析可知,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现有成果在研究视角上过于零散,对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的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认知也不够深入。现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虽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众多影响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企业行为决策的内在机理并没有阐释清楚,对由此引发的决策不确定性问题也没有给出科学的分析方法,且相关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过于分散,割裂了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系统的整体性。
(2)传统的研究方法无法对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相关主体的多边交互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无法从宏观层面深入认知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规律。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系统中各参与主体都具有自适应和自组织的特性,现有研究受制于方法(单纯的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的局限,无法描述这种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相关主体的多边行为交互作用机制,对其行为演化过程中的动态性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关注,进而无法从整体的宏观的层面对其演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规律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考与实践,从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化视角,综合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就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1)采用调查统计与数理分析的方法,识别影响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关键因素,并分析其相互关联关系,模拟各因素间的作用路径,确定拟研究的系统边界;
(2)识别与描述多参与主体的特征,同时视物流企业、政府、消费者以及市场等为智能Agent,建立起具有清晰微观结构特征的各主体Agent模型,来表征其行为交互作用机制,进而可以对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决策的多主体交互过程进行分析;
(3)采用优化理论方法,从微观层面,对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的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选择决策所面对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为物流企业施行最优行为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4)引入计算实验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决策情景,从宏观层面,对多主体参与约束下的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演化认知所面对的动态性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机构制定有效的行为引导策略提供知识辅助。
上述相关研究将在理论上丰富和深化绿色物流和创新理论的研究内涵,扩展计算实验方法的应用领域,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在实践上为物流企业绿色创新行为选择优化,以及为政府制定有效的行为引导策略提供决策支持,缓解当前环境矛盾,推动绿色物流与绿色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