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时代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也不甘落后,人民群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广场舞成为群众文化最为普遍的现象。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有自己的发展特点,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广场舞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发展特征;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1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对文化和精神的需求追求也在增长。广场群众舞蹈文化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舞蹈文化需要,各种各样的舞蹈呈现出来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中有现代舞、健美操还有街舞等不同类型。为了深入地了解广场群众的舞蹈文化还需要从其发展特征开始,对广场舞舞蹈文化做出研究。
一、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广场群众舞蹈是一种现代文明进步的显示,也代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精神的追求,广场群众舞蹈文化能够极大地提升和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成为一种承载公共文化的载体,其中群众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城市生活最近几年人们之间的关系淡薄,广场舞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成为人际交往的公民活动方式之一。群众舞蹈本身来自于劳动,劳动是雏形,成为群众在劳动中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表现形式,极大地表达了群众对于生活的喜欢和热爱,也表达出群众的热忱态度,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广场舞在舞蹈空间的表达上很强,也有较好的欢乐的氛围,尤其是节假日时,广场群众能够拿出自己高涨的热情,充分运用舞蹈的形式去表达节日的喜庆氛围。广场舞给群众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生活以及发展空间,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广场舞文化对于公民来讲非常重要,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其中,也强化了社会生活的文化精神。
二、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的发展特征
(一)广场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
广场舞的文化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群众性是根基,带有娱乐特点、适应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因此,广场舞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多样化。广场舞群众文化活动最初是很少数人参与的,在其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险阻,但是正是因为广泛性、多元化也吸引了更多的人群参与其中,从很小的团体发展到一个个大的团体。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广场舞也由最初的少数人参与、道具单一变成现在的道具多样化、参与人群多样化。例如,在舞蹈形式上有街舞、交际舞、现代舞、扭秧歌等,广场舞形式是多样性,并且每种形式还不失个性化特点,如鼓舞在全国上下就有几百种,风格各异。又如扭秧歌,最初是群众徒手扭秧歌,现在增加了扇子、长稠还有灯笼以及花束等,极大地增加了广场舞的动态美和表现力。广场舞的多样性特点还表现在民族风格和文化意识的不同,由于我国是多民族过年,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都不相同,历史发展进程也不相同,因此民族之间的广场舞体现出了差异性,在很多民族都是节假日劳动之余使用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另外,在信仰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上也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群众舞蹈艺术形式。
(二)广场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具有开放性特点
广场群众舞蹈具有开放性,首先在于其通俗易懂,与专业的舞蹈不同,广场舞以一种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歌颂活泼和自由的生活,动作十分简单,内容上也十分丰富多彩,被人们所喜闻乐见。广场舞会按照时代的变化、流行的趋势进行变换,如最开始可能是播放了“希望的田野”后来到“好日子”再到今天的“最炫民族风”等各种流行歌曲,广场舞在形式上迸发出青春活力,也展现了群众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其次,广场舞文化吸引人们进行着不同的社会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也有利于创造欢乐的社会氛围,强化民族素养,也创造更好的欢乐氛围,强化群民素质,增强全民的审美能力。这一开放性特点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中老年群体当中,他们自娱自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樂;最后,广场舞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地点的开放上,可以在小区的空旷地带,也可以在公园更可以在广场、楼前巷尾,舞台的开放性让更多的群众可以参与其中,增强了队伍表演的广泛性,也打破了广场舞蹈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界限,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三)广场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点
广场舞的社会性要从广场舞文化的最初发展开始论述,最初广场舞活动反映的是劳动人民最基本的生活内容,这种艺术形式十分简单,也能够直接表达出生活生产劳动的场面,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关键,例如汉族的扭秧歌,这种民族文化形式就是从人们的劳动衍生出来的,源自于劳动插秧,因此说,广场舞反应的是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场面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其次,传统的广场群众舞蹈也反应出一定的社会信仰。在远古时期,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的认知也不够透彻,在头脑中还存在“神”的意识,认为是神主宰着生活中的一切,若是遇到各种自然现象如雷电或者雪灾洪水等就会进行占卜求神,那时候人们也会进行舞蹈,运用舞蹈的方式祈求上天能够让广大劳动者享受风调雨顺的生活,运用舞蹈为载体和神灵对话。例如《太平鼓》《盘鼓》等,这种形式也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一直被传承和改良;最后,广场舞突出地反映了民风民俗文化,节日是人类发展的一种产物,在古代时就有节日使用舞蹈来庆祝的场面,如立春“跳春牛”“火把节”“泼水节”等,这些都是以广场群众舞蹈为基本节日活动形式的,进行纪念或者欢庆。
三、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提升群众对广场舞蹈文化的现象关注与认识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对于广场舞也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也存在发展瓶颈或者是局限性。群众对于舞蹈的认识很多都来自于新媒体、电视等,在群众的事业当中,舞蹈是专业人士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之后来表现的,人们通过电视等传媒工具所看到的舞蹈也是美感十足。当人们将视线转移到生活,去关注广场舞文化时,一些人会认为广场舞是十分不专业的舞蹈,无法真正地展现出舞蹈的魅力。这样的看法具有狭隘性,因为缺少层次性的考虑,舞蹈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人们通过电视或者演出看到的舞蹈是艺术家或者专业舞者表演的,不同的舞蹈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群众性舞蹈的目的是进行身心锻炼,自娱自乐,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乐趣,因此,群众在广场舞活动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生活的乐趣。从这里可以看出提升多数人对于广场舞的正确认识十分必要。
(二)增强群众对广场群众舞蹈的参与程度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所参与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不同层次的人群、不同职业的人群都可以参与其中,其中有老人、小孩也有中年人等。常见的一些家庭妇女还有老年人生活十分单调,很容易被这样的集体所吸引,时间和精力都会放在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当中。工作的人们本身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大更要参与到广场群众舞蹈当中,用这样的方式增加人们对生活的乐趣和兴趣,也促进舞蹈更好更快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其中,提高参与度是未来广场舞发展的一个趋势和特点。
(三)群众舞蹈与民族文化发展相适應
群众广场舞文化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足迹,也有历史文化可以追寻。在时代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广场群众舞蹈文化还需要与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文化相适应,让每一个民族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特点。广场群众舞蹈的创作也应该以民族文化为雏形,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艺术魅力,人们追寻着舞蹈的足迹,以群众性、娱乐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作为基本的依据和参照来创作舞蹈,使广场舞和民族文化之间时刻有效地衔接在一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广场群众舞蹈文化现象的发展特征研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广场舞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广场舞文化具有多样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未来发展上更需要关注民族特色,关注时代特点,也关注广场舞带给群众的生活乐趣。
参考文献:
[1]孙来斌,胡倩倩.“文化强国”视野下的广场舞--关于广场舞流行原因和社会影响之检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4):14-23.
[2]吕行.回到广场:新世纪以来群众舞蹈发展的空间迁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17(2):40-44.
[3]王渊博.广场舞:概念、功能与前景[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25(5):20-24.
[4]钟定容.广场舞文化发展与管理问题研究[J].时代报告,2017,20(18):125.
[5]尹连琪.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正确引导[J].大众文艺,2018,28(11):10.
[6]杨大鹏.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6,36(22):8.
作者简介:周晶(1975-),女,湖北省荆州市,本科,湖北省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舞蹈编导,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