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道德观

2019-11-29 07:19刘程彭剑勇
兵团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维度

刘程 彭剑勇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观贯穿工作始终。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道德观更是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关于永恒道德的形而上学观点进行了批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理,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传承经典原著精神,在文本中寻找源泉和力量。以《反杜林论》中道德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历史属性三个维度为出发点,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道德进行分析,用唯物史观原理促进当下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各项政策的完善,以此推进国民素质和社会道德的向好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时代共识,促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聚力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道德观。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道德观;维度

[中图分类号]B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5—0058—05

[作者简介]刘程,女,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彭剑勇,男,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团结教育。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无德不美,一直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人民道德品质的培养、社会道德风气的引导和国家上层建筑的建设,十分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得到了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我党的宗旨,更是我国社会道德的核心。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有必要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重拾本心、追根溯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以人民为中心道德观的立场观点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道德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推进。”[1]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深刻说明了道德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和历史属性,着重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来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加强引导,凝聚共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良好发展。

一、认识道德的社会属性,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民素质向好发展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的内容概括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2]同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之中,获得自觉的伦理观念。”[3]这表明,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均起源于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关系。道德的主体离不开人,道德观念出自人的意识形态,起源于人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而人作为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社会的存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彻底批判了杜林的关于“抽象的个人”的观点。杜林认为:“不是从对象本身去认识某一对象的特性,而是从对象的概念中逻辑地推论出这些特性。首先,从对象构成对象的概念,然后颠倒过来,用对象的映像即概念去衡量对象。”恩格斯结合历史发展的现实,深入分析了杜林的抽象原则实际上是对不平等的维护,更是对道德观的谬论。恩格斯明确指出杜林所谓的“抽象的个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他们“摆脱了一切现实,摆脱了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民族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关系、摆脱了人的性别和个人的特性,以致留在这两个人身上的除了人这个光秃秃的概念以外,再没有别的什么了。”[3]由此可以看出,恩格斯彻底反对“抽象的个人”,突出社会中“现实的个人”,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也就此指明一切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人的基础之上,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观念的主体也不是主观想象而来,而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作为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之一,是对当下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也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对此,我们应从社会现实出发,摆脱孤立片面的立场,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经济关系,正确认识道德的社会属性、认识一国经济体系对于意识形态所起的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南,对于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需要为动力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4]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道德观的必要前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二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三是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四是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五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六是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七是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更为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4]强大的物质基础是建设人民美好家园的重要保障,只有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被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才能享受更加和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能有高素质和高道德水平的文明社会。由此可见,经济体系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国家上层建筑中道德体系的构建起着重大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化经济基础,实现国家经济结构创新性发展,以此来推动政治生态的稳定、意识形态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和谐。无论是产业,还是市场、分配等,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经济实现稳定的创新的发展,才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道德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必须要有健康良好的经济基础,以此保证意识形态的稳定发展,必须要加强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此引导国民道德素质的向好发展。

二、把握道德的阶级属性,以完善的社会政策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进程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性,他提到:“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只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未来的利益。”[5]可见,恩格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是统治者的道德武器,而不是全体人民的道德。在封建社会,道德是属于贵族的,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不可否认是封建的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是资本家的,是为其不断掠夺资本从而实现资本积累的辩护工具,就是所谓的资产阶級道德,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仍然无法避免地成为了少数人,即资本家的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通过交往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从而产生经济关系,但却由于私有财产的差异,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阶级地位的不同。资本家为了获取大量利润、实现资本积累,不断剥削和压迫无产者生产剩余价值,劳动者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却越少。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长此以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便产生了深刻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也日益加剧,因此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都在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人民的伦理道德早已不复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相反,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下,人们的交往是平等有序的。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倡导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公民受到法律保护,能够保障其自身权益,劳动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人伦道德之理得到良好规范,美好道德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是人之道德,是民之道德,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初就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本质的内涵,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日新月异,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也在不断实现中国化。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真正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以民为本”。而后,面临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着重总结经验教训,把“以民为本”的理念升华为“以人为本”,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进入新世纪后,江泽民同志立足我国现实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同志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了充实和发展。之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继承和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放在了首位,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新时代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满足人民进一步的需要,继续加强社会各项政策的完善已经亟待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6]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功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一大批惠民政策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7]因此,只有继续加强惠民政策的实施,加强各项社会政策的完善,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才能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进程。

三、明晰道德的历史属性,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推进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永恒道德论”,阐述了道德的历史属性,恩格斯指出:“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我们拒绝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终极的、从此不变的伦理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一切无理要求,这种要求的借口是,道德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不变的原则。”[8]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但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或不同的地域文化下人们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道德规范也在随之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比如在封建社会,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以及贵族与贱民之间的不平等观念是当时封建社会制度下典型的道德观念。宋朝以前,女子是拥有继承权和一定的社会参与权的,但随着南宋理学的兴起,极力打压女性的社会地位,到了明清时期,女子被剥夺了大量的社会权利和经济权利。古代的法律明确规定了丈夫的尊贵地位,突出强调“男尊女卑”。我国古代的家庭关系正是在这种封建道德观念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道德,便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推崇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制度下,不可避免地出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对立的道德体系。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关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社会道德变迁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具有显著的历史属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地体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道德观,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则突出体现了道德的历史属性。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贫穷落后的民生状况,在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后我党不断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再次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我党根据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制定落实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论断,即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指明了解决当代我国发展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的认知。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三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无一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将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将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立场,并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引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之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国家道德观,体现了我党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展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義执政党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同时该思想也深刻展现着真挚的人民情怀,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我党的初心和使命,这充分彰显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民族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9]这充分地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推动意识形态的进步,进而促进社会道德的不断转变和发展。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关于道德谬论的反击,着力体现着道德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和历史属性,通过对这三个属性的强调,也展现着恩格斯对道德主体,即对人的重视和保护。从《反杜林论》中有关道德的三个维度出发,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将其与中国当下现实情况相结合,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民素质向好发展、以完善的社会政策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推进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指导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社会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中,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在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要立足于现实条件,稳扎稳打,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性作用,立足于时代,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道德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编.党的建设大事记十七大—十八大[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性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EB/OL].http://news.youth.cn/sz/201801/t20180131_ 11362418.htm.

[6]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31/c_1122191624.htm.

[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321/c64094-29879544.html.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维度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时间的三个维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