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塞罗那到马德里寻路西班牙

2019-11-29 03:45
旅游 2019年7期
关键词:塞万提斯黑猪火腿

小小Tapas,是西班牙的美味神奇小存在。

楔形打底法棍面包上摆放着各色美食,组成了口味丰富的Tapas

据记载Tapas起源于宫廷。

因这根牙签的存在,Tapas又被称为Pinchos(串烧)。

巴塞罗那夜享美味“盖子”

航班抵达巴塞罗那已是夜晚。把行李扔在酒店,便出去寻找Tapas宵夜,因为我早已对大名鼎鼎的Tapas耳熟能详。夜色深沉,没想到距离火车站不远的“Zarautz”餐厅却灯火通明,人气爆满。西班牙人吃饭不怕晚,入夜正是逍遥好时光。

吧台上的Tapas吸引了我的目光。在一块块切成楔形的打底法棍面包上,摆放着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传统烤香肠与炸鸡块,伊比利亚半岛著名的火腿切片与腌渍橄榄,来源于地中海的炸墨鱼、醋腌沙丁鱼与盐腌鳕鱼块,还在顶端点缀着水果蔬菜……这些叠罗汉式的食物中间,纵向插着一根牙签,整体造型就像一艘满载战利品乘风破浪的战舰。这让我想起哥伦布带领西班牙舰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在巴塞罗那所属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因这根牙签的存在,它被赋予另外一个形象的名字:Pinchos(串烧)。

据记载,Tapas起源于宫廷,是御厨为避免国王饮食过剩而又要满足口腹之欲的小发明。因一时没找到合适的餐具,侍者将Tapas像个盖子似的覆盖在酒杯上,与美酒一起呈上。国王龙颜大悦,随口为这款轻便小食取名为Tapas(西班牙语“盖子”),并传圣旨全国酒吧都要提供类似的“盖子”,意为与民同享。

有趣的是自此以后,整个国家醉酒闹事的事件大为减少,因为Tapas不仅缓解了肠胃空空易醉酒的生理现象,还让人们在美酒与美食的相得益彰中舒缓了情绪。这也为Tapas定下了这样的基调,它不仅是美味的食物,更代表着轻松享乐、随意自在的生活方式。于是,西班牙老百姓悠闲地享受“喝酒聊天Tapas”的“组合套餐”,就这样流传下来。

就像此刻我盘中这些既解馋又解饱的“盖子”,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我长途飞行倒时差、胃口差的麻烦,1.65欧元的单价,一块只需拇指和食指轻轻托举的小小Tapas,是西班牙人把营养美味与专注匠心浓缩在兩寸来长的小身段做到极致的典范。我在巴塞罗那的第一晚,就这样乘着“Tapas战舰”,毫无违和感地驶入了西班牙的慢生活。

Tapas不仅是美味的食物,更代表着轻松享乐,随意自在的生活方式。

波盖利亚菜市场

说实话,我们在“流浪者大街”及高迪圣家堂的游览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这条大街上却有一处神奇的所在,居然让我们在里面消耗了整整半天的大好时光,那就是波盖利亚菜市场(Mercado de La Boqueria)。

菜市场并不难找,只因那扇极具特色的金属大门,以及门前涌动的人潮。我的双脚迈入市场的一刹那,仿佛遁入了缤纷艳丽的美食森林。一排排伊比利亚黑猪火腿高悬在摊位的顶端,海鲜个个生龙活虎,鲜艳夺目的水果组成了绚灿的花园……这是对视觉、嗅觉、味觉的全方位诱惑,难怪美国新闻网CNN将这里列为世界最佳市场。

波盖利亚菜市场的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初,当时的农夫们将自产的水果蔬菜和鱼类肉类拿到旧城墙下售卖,形成了一个露天市场。随着人气财气的聚集,来自邻近城镇的农民也加入了自由贸易的阵营,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市场才得到法律承认,由官方出面实施建筑施工,并正式营业。1914年市场又经过全面改造升级,如今我们看到的金属屋顶就是那时建造的。Boqueria的名字也延续下来,因为在加泰罗尼亚语中,其意为“出售山羊肉的地方”。

沿着流浪者大街一直走到海滨码头,只见海鸥翱翔,风帆林立。

墨鱼汁海鲜饭,是西班牙名副其实的“黑暗料理”。

我猜想,波盖利亚菜市场对于巴塞罗那人,一定带有这座城市的传承脉络与祖辈的温情回忆。如今这里的店家,大多是市场创立初期那些农夫的后代。此刻我眼前的这位摊主,手持一把钢刀,熟练地在支架上一条油光发亮的伊比利亚黑猪火腿间游弋。我不知这一招一式的功夫已是几代相传,但他那游刃有余的架式与抑扬顿挫的节奏,竟让我联想到乐手在优雅地拉大提琴。就在我的思绪飘乎间,一份新鲜美味的生火腿切片已大功告成。我抓住这随切随吃的机会,以5欧元购买了一小袋。取一片火腿细细观瞧,它薄如蝉翼,色泽红润,雪白的纹理呈现出大理石般滑润的质感。放到嘴里,细嫩润滑,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风干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腌制的咸味多一分则重,少一分则寡,饱含浓郁的果木香气。

我发现在饱食火腿后嚼几颗橄榄,是消食解腻的最佳选择。西班牙漫山遍野的橄榄树产出的橄榄果,被精于美食的西班牙人腌制成了独具风味的小食。无论是清淡微苦的Picual,果味浓郁的Cornicabra,还是细腻幽香的Manzanilla,都能在菜市场里寻觅到它们娇小的身影。

当然,菜市场里人气最旺之地莫过于餐厅酒吧。因为从菜园到餐桌,就在你的眼前神奇地转换。食客们紧密地坐在吧台前的高凳上,这典型性排排座堪称菜市场一景。加泰罗尼亚传统餐饮如芸豆肠Butifarra con Jud i as、锡纸烤鳕鱼Bacalao a la Llauna、什锦炖菜Escudella i Carn d'olla等,都可在菜市场里悉数品尝。正值用餐高峰,我们兜兜转转好大一圈,才找到空位落座。点一份加泰罗尼亚香肠,烟熏的辛辣口味与肉质的鲜红色泽来自红甜椒,还有大蒜黑胡椒调味,再来一份煎鱿鱼并以薯条相伴,最后点一份被誉为“液体黄金”的西班牙初榨橄榄油凉拌的沙拉,作为旅行中健康营养的补充调剂。

圣家堂流光溢彩的玻璃窗,是高迪创世杰作的缩影。

我在世界各国的旅行中,把逛当地集市列为头等大事,因为我始终认为这是融入百姓生活的快捷方式。

特别是在集市品尝那些现场烹制的真材实料,比在餐厅里仅凭各国语言书写的菜名与侍者鸡同鸭讲地下单,优势不要太多。记得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在《蔡澜逛菜栏》里写道:“我每天早上都喜欢散步到菜市场,看到新鲜上市的时令蔬菜,就像和老朋友见面一样非常开心,于是就买回家来做……”民以食为天。菜市场是直正属于平民百姓的美味餐桌,亦是品鉴一座城市飲食性格的最佳场所。

圣家大教堂。

瓦伦西亚以“锅”之名

我总觉得距离巴塞罗那西南350公里的瓦伦西亚,在众多旅行攻略里被不公平地忽视了。且不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丝绸交易市场精美绝伦的建筑风格,中央市场里售卖的从地中海打捞上来的海鲜与产自田园的瓜果蔬菜,还有颇具震撼力的古代斗牛场,单说大名鼎鼎的西班牙海鲜饭诞生于此,就不虚此行。

公元10世纪,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上西班牙国土的摩尔人,把来自东方的水稻种植方法应用于瓦伦西亚,在阿尔乌费拉湖沿岸种植了一望无际的水稻。每到傍晚,农民们在田间燃起篝火,架起大平底锅,将米饭和菜地里收割的豆角、田埂间捉到的蜗牛、养殖的鸡禽,甚至打猎获得的野兔等一锅烩,这便是海鲜饭的雏形。因西班牙濒临地中海与大西洋,于是充满田园风情的饭菜乱炖,逐渐演变成了海鲜饭。

连接巴塞罗那与瓦伦西亚两地的公路一马平川,我们轻松自驾3个多小时,“鱼米之乡”瓦伦西亚近在眼前。在著名的中央市场(Mercado Central de Valencia)入口处,我看到了批发锅具的摊位。那一只只乌黑发亮的平底大锅,仿佛彰显着包容万象的气魄。

在瓦伦西亚品尝海鲜饭当然是首选。侍者端来硕大的平底大锅,我看到红橙色的饭粒好似一块丰收的稻田,点缀着诱人的大虾、青口、鱿鱼、青菜……舀一块“稻田”入口,饱满筋道的米粒浸润了菜品的鲜香,热气腾腾,美味绵延。

历史名城瓦伦西亚

“色香味”俱佳的海鲜饭,尤其“色”更符合我对食物的审美情趣。因其加入昂贵的藏红花,就像一幅金秋田园浓墨重彩的油画。但当我品尝扮相颇为另类的墨鱼汁海鲜饭时,不得不鼓足勇气,因为那一锅乌黑油亮的饭粒,就像深不可测的矿藏宝地。我用勺子小心翼翼地挖掘了一小块放入口中,唇齿间感到微甜中带着墨鱼特有的咸腥,染黑的舌头就像小时候吃了魔鬼糖。据说当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征战中南美洲时,因黄色粉末用完,厨师只好将准备扔掉的墨鱼汁投入海鲜饭锅,谁承想其鲜美令海员们一扫而光。依我看,墨鱼汁海鲜饭是将毕加索“怪诞”的画风延伸至美食界的创举。西班牙厨师仿佛用画笔蘸上饱满的墨鱼汁,挥就出名副其实的“黑暗料理”。

驰名世界的西班牙黑猪火腿

“吉事果”是西班牙的休闲小吃

Jabugo小镇探寻黑猪火腿的秘密

如果说首府塞维利亚的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的灵魂,那么在以“物华天宝”著称的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黑猪生火腿则是陪伴我们一路自驾之旅的最佳拍档。因为对黑猪火腿的美味痴迷,我们前往其著名产地Jabugo小镇,去散养纯种黑猪的橡树林牧场探寻究竟。也许是肉香不怕巷子深,Jabugo小镇并未对外做过多宣传。我们是査阅了诸多资料,并在自驾途中数次迷路才终于找到了村口。停好车,系紧鞋带,背上沉重的相机,我们向密林深处走去。

瓦伦西亚中央市场,食材丰富,人气颇旺

午后热辣的阳光透过橡树的枝桠洒在身上,崎岖蜿蜒的羊肠小道沙松路滑,没走多远我已口干舌燥。终于,就在疲惫不堪的我们几近放弃之时,突然发现一只体型娇小的黑猪正在林荫下踱步,大喜过望的我一声惊叫,黑猪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倒让我对黑猪极佳的运动能力刮目相看。正因为每天持续的运动,黑猪们拥有健壮的后腿与薄而窄的黑蹄,脂肪均匀地浸入肌肉,形成火腿肉质特有的雪花纹理。此外,这些挑嘴的猪宝贝们以橡树籽为饲料,是其肉味醇香的秘密。

在距离Jabugo镇20分钟车程的Aracena镇,我们在“火腿博物馆”里找到了伊比利亚黑猪火腿享誉世界的秘密。西班牙语Jamon特指用猪后腿制成的火腿,而猪是决定Jamon品质的灵魂要素。每头纯种小黑猪拥有半公顷的橡树林领地,在11月至翌年3月的橡树籽成熟期,每只黑猪一天能吃掉7公斤橡树籽,但每吃18公斤橡树好,才能增肥1公斤。

腌制过程亦是不二要素。先将新鲜的猪后腿用地中海粗海盐腌制10余天,再将火腿悬挂到树林中风干3至6个月,在火腿充分吸收了森林中的负氧离子气息与地中海海风的味道后,用蜡封裹,放入地窖贮藏18个月至3年,好似橡木桶内经年累月的葡萄酒,散发出岁月悠长的余香……终于成就了独步天下的伊比利亚黑猪火腿。如同地中海饮食的精髓代表西班牙橄榄油,由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橡树籽生成食物链养育的黑猪火腿,以其丰富的营养与美妙的口感,被誉为“行走的橄榄树”。

历史名城瓦伦西亚,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辉。

堂吉诃德是托莱多镇的灵魂。

托莱多骑士镇

满是尘烟的道路上缓慢行进着骑着毛驴的农夫,路两旁散落着低矮的农舍与倒塌的围墙,蜿蜒伸展的小径通向葱郁的菜园与农田……曾经的堂吉诃德与桑丘就这样在拉曼査平原上昼夜兼程。而今,我从孔苏埃格拉沿着CM42号公路向北自驾,只需45分钟,便抵达托莱多。

站在托莱多城北山丘的观景台上,眼前如同西班牙国宝级画家格列柯的名画《托莱多的风景》:碧玉般的塔霍河缓缓流经托莱多古城的东、南、西三面,像是一道蜿蜒的天然屏障;绿林掩映间,错落有致的民居与古朴静谧的城堡相映成趣,还有高耸入云的教堂钟楼冲向蔚蓝的天际……塞万提斯笔下的“永恒之城”托莱多,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公元527年至1561年,三朝首都的历史地位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托莱多的繁荣与发展,还恰巧跨越了中世纪的历程,而中世纪正是欧洲骑士文化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

漫步托莱多古城街巷,浓郁的骑士文化风情扑面。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银光发亮的头盔、佩剑、甲胄、盾牌……在玻璃窗反射的阳光下,这些骑士的标配物件令我感觉既真实又魔幻,仿佛触手可及,又难以时空穿越。我看到在欧洲骑士中最为流行的全身封闭式钣金甲,由头盔、护颈、胸甲、臂甲、护肘、铁手套、护腿、护膝、护胫和铁鞋等组成,构成了一套封闭的防护体系,这些铠甲的真实原型曾在欧洲战争中发挥过闪耀光芒的作用。此外,造型别致的盾牌上镶嵌的动物文饰,更是点睛之作。中世纪欧洲文明甶森林文明所孕育,图腾代表首推威武霸气又高贵的狮子,“空中之王”雄鹰亦是座上宾。在骑士消失了几百年的近现代,仍有很多欧洲人喜欢将铠甲、盾牌作为装饰摆放在家中,这也是托莱多骑士主题专营店生意兴隆的重要原因吧。

作为《堂吉诃德》的粉丝,我曾对骑士装备十分好奇,如今亲眼所见,更是痴迷。走进一家店面斗胆询问一套甲胄的售价,答曰八万欧元!显然,与这些精美绝倫又售价不菲的装备相比,小说里堂骑士的全副武装太过寒酸:“他洗净多年未用,已生锈发霉的甲胄,竭尽全力把他收拾好,却发现只有一个样式简单的顶盔而没有完整的头盔,于是他用纸壳制成半个套头盔接在盔上,并在头盔里装了几根铁棍,不愿拔剑试验就当它是一个完美的头盔……”虽然装备低调,但这个手持长矛与盾牌的精瘦老头,依然是托莱多的灵魂人物,游客们争相与造型各异的堂吉诃德人偶合影。堂吉诃德与桑丘还不遗余力地出现在冰箱贴、明信片,以及西班牙传统的装饰瓷砖贴片上,甚至二人风尘仆仆的背影,还被雕刻在古董门板上!

漫步托莱多古城街巷,浓郁的骑士文化风情扑面

造型别致的盾牌。

比萨格拉门的城墙上刻有塞万提斯给托莱多的题词:“西班牙城市之光。”

在纵横交错的托莱多古城里穿梭,抬头所见是哥特式、摩尔式、巴洛克式与新古典式的王宫、教堂、修道院以及古城墙,触手可及是穿越历史的时光与气息。三面环水的军事格局,令古城唯一的北边入口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加强防御,古老的城门分为两座,里面的太阳门建于13世纪,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高大、宏伟、挺拔。太阳门以北是建于16世纪的比萨格拉门,门上雕刻着西班牙国王査理一世的帝徽——帝国皇鹰,城墙上刻有塞万提斯给托莱多的题词:“西班牙城市之光。”

在托莱多古城穿梭

塞万提斯故居博物馆隐藏在僻静街巷里。

《堂吉诃德》于1605年付梓印刷并一炮走红。

埃纳雷斯堡塞万提斯的故乡

塞万提斯的故乡在托莱多以北105公里,马德里以东35公里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堡市(Alcaláde Henares),塞万提斯故居博物馆隐藏在赫纳雷斯堡市僻静的街巷里——马约尔大街48号,但并不难找。门口摆放着堂吉诃德与桑丘的雕塑,院墙外张贴着《堂吉诃德》夸张怪诞又十分传神的人物肖像。1547年,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希韦德拉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幼年时光。

推开博物馆大门,院子里类似于天井的格局传递出静谧安祥,日久年深的味道,让我恍惚以为穿越回到古代的中式庭院。游客寥落,这让我能以一份从容悠闲的心境,慢慢地走进塞万提斯的世界。一层是客厅、厨房、餐厅及一间手术室,因为塞万提斯的父亲是名外科手术医生,楼上是主卧室、女佣房和儿童房等。我发现房间内的铜制碳火盆、煤油吊灯、纺纱织布机、床上用品,橱柜里摆放的陶瓷制品,以及一个可以灵活拼搭的木制休闲躺椅,都清晰地表明塞万提斯出身中产阶层。至于成年后的塞万提斯经历事业上的短暂风光,后又锒铛入狱,并最终贫困潦倒,那都是后话了。

博物馆里少不了《堂吉诃德》。不同年代、不同译文的书籍被吊上房顶,有如繁星密布。走廊里張贴着插图,形象地勾勒出塞万提斯笔下的一主一仆。小说里还写到,这位落魄乡绅在姓名前冠以家乡,全名是“拉曼査的堂吉诃德”,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显示自己的籍贯,还能为故乡增添荣耀。但我猜不出为什么塞万提斯在小说开头只提到拉曼査大区,却未把自己的出生地埃纳雷斯堡加持在主角身上?当《堂吉诃德》于1605年付梓印刷并一炮走红,拉曼査的各个村庄都争相恐后地攀这门亲。虚拟人物堂吉诃德的出生地永远是个谜,但作者塞万提斯却实打实地为故乡增光添彩。

博物馆里随处可见堂吉诃德的身影。

堂吉诃德是埃纳雷斯堡市的灵魂人物

推开博物馆大门,院子里类似于天井的格局传递出静谧安

从塞万提斯故居里陈列的一切,可以感知塞万提斯出身中产阶层。

紧邻故居博物馆的塞万提斯广场上,矗立着塞万提斯的黑色雕像。基座四面的浮雕再现了主仆二人的游侠经历,其中一幅便是风车大战中堂骑士人仰马翻的画面。不远处,一位金发姑娘正在临摩塞万提斯雕像,我猜想她是埃纳雷斯堡人。

埃纳雷斯堡意为“埃纳雷斯(河流)上的城堡”。在15世纪末鼎盛时期,红衣大主教在这里设立了阿尔卡拉大学。如今,每年4月23日(塞万提斯逝世周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在这所大学的礼堂里,颁发西班牙语言文学的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此外,每年10月9日为庆祝塞万提斯出生,埃纳雷斯堡市还举办热闹的“塞万提斯节”。

在马德里邮政总局正前方,我终于找到了西班牙道路零起点标志。水泥地面上清晰地雕刻着半圆形图案,中央是西班牙地图,南北指针指向左右两侧,上书“KM.0”,从这里向四周辐射出18条道路,通往西班牙全境。我拍下了双脚与地标的合影,那一刻,竟有一种仪式感上升心头。曾经,堂吉诃德与桑丘在西班牙广袤而瑰丽的土地上,屡战屡败,披荆斩棘。而今的我,追随着他们的足迹,圆一场骑士梦想。

塞万提斯广场上,矗立着塞万提斯的黑色雕像。

塞万提斯故居门口,摆放着堂吉诃德与桑丘的雕塑

TIPS

·常规解读

西班牙旅行签证为申根签证,货币为欧元。在西班牙支付仅凭个人意愿,为表达感谢,可在享受用餐、乘坐出租车等服务后,以找回的零钱作为小费。西班牙人有午休的习惯,商店中午不营业,且周日及节假日闭店。

·自驾指南

与中国相同,在西班牙驾车为左舵右行。西班牙交通路况良好,适宜全程自驾。西班牙语交通标识,按常规思维易于理解。西班牙高速公路为收费公路,请准备适量欧元现金纸币与硬币,以防信用卡无法支付。停车时为安全计,望随身携带贵重物品与旅行证件。

猜你喜欢
塞万提斯黑猪火腿
塞万提斯:与“风车”作战,至死方休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火腿加甘蔗煮味道好
塞万提斯:悲喜人生胜过堂吉诃德
西班牙找到塞万提斯遗骸
让人心疼的大师
小黑猪
外公家的小黑猪
西班牙要建博物馆指导吃火腿
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