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装饰画中的线性语言与情感特征

2019-11-29 13:17杨丽惠董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9期

杨丽惠 董唯

摘 要:装饰绘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态之一,有它独特的装饰风格。当代装饰绘画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形式美,高度概括了现实世界,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深受大众喜爱。画面线条的韵律性是作者传达感情和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丰富的线条和合理的主观情感能让装饰绘画具有生命力。两者的相辅相成可以使人们透过装饰画作品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使装饰画线条艺术不断发展更新。

关键词:现代装饰绘画;线性语言;情感特征

一、装饰画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装饰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不论是新石器时期的彩陶纹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还是秦汉建筑中的瓦当纹样或者墓室的精美壁画,足以看到装饰艺术普遍存在于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我们会发现其中线条的地位也是至关重要的。工艺美术运动后,“装饰画”这一名词才明确产生。在此之前,装饰画指的是水彩画、国画、油画等传统装饰画。而现代装饰画与传统装饰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功能与时间层面。现代意义层面的装饰画,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发展和创新,尤其在构图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也不再像传统绘画那样受透视学的束缚。在现实生活中,装饰艺术无处不在,装饰绘画一般运用各种工具和综合绘画材料绘制而成,运用抽象、重构等方法有秩序地对自然界进行提炼,创作出具有装饰韵味的艺术作品,形成一定的视觉审美效果,常用来装饰各种场所,并且在形式美方面的表现最突出。这就使装饰画创作者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情感,自由地组合装饰画构图,调整画面上的线条、色彩、节奏等因素,使装饰画的构图更具有独特韵律的秩序感,提高了人们的主观审美情趣,使得装饰绘画的艺术语言更加丰富。

二、线性语言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一)线性语言的表现形式

线是装饰绘画中最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艺术形式。线是既可以简单直接地描绘形象,又能在将各种造型表现出来的同时传达出主观情感的符号。装饰画通常给人静态的感觉,但是不代表它就缺少动态因素,而装饰画中,动与静是相辅相成的。装饰画在构图上,以各种垂线、横线、弧线、曲线、斜线组成富于变化的画面,好像是创作者在谱写一首交响乐,每个乐章就像穿梭在不同时空的表现主题,形成有秩序、有节奏感、丰富而多变的旋律,向欣赏者传达创作者的情愫,欣赏者接受到这些信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才算最终完成。现代装饰画的构图不像传统装饰画那般只是对物象的描绘,其形式是自由的、多变的,装饰画中各种线的表现形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也是千变万化的。画家很直接地去表现线,赋予了艺术作品丰富细腻的情感特征,让我们深刻体验到纯粹的线条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它突破了时间、空间、透视等关系,结合创作者个人情感,运用装饰语言进行创作。如在马蒂斯创作的女性人物作品中,线条具有一种智慧和活力,看似是简单的勾勒,却可以将人物形态表现得恰到好处,同时体现出人物的情感特征。纵观美术史,所有画面都是由线条来表达造型的复杂任务,线条造型是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对线条的质感的不同理解,运用各种表达形式,成就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可见,从古至今,线条这种艺术形式在绘画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在尊崇历史和传统的同时,线条艺术也在不断地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变化着。

(二)线性语言的抽象化特征

1.重构

现代装饰画艺术的创作目的在于给受众群体审美享受,受众群体同样会带着审美的标准来衡量装饰作品。在新时代创作中,与传统审美内涵相违背的东西开始出现,现代装饰画的这种倾向表现得更加明显,且已经发展成为装饰画艺术的重要特征。这种与传统装饰画相背离的创作形态,实质是在美的法则基础上的重新解构,或许这也正是装饰画更耐人寻味、更具吸引力的地方。

2.符号化

现在装饰画的造型结构和画面内容不再是为传统的具象物象所束缚、运用程式化形式传达出来的一种存在模式。如传统文化国粹京剧脸谱,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程式化艺术。这种艺术表达形式,是创作者根据客观事物,经过主观意愿进行一定的程式化处理,使普通的人物形象被提炼成某种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

3.节奏感

现代装饰画的具象物象消失的同时,抽象性的造型语言在表达内容和形式结构层面节奏感更加强烈,且对创作过程和运动表现非常推崇。贡布里希说:“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的设计风格中,而且,我相信它的根在人类的生物遗传之中。”秩序感一部分来自于人的遗传,一部分是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心理机制。欧文·琼斯在《原理》一书中说:“美的实质是一种平静的感觉,当视觉、理智和感情的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时,心灵就能感受到这种平静。”当获得视觉和心理上的平衡感时,观赏者才会从艺术作品中体会到真正的美感。而秩序感会使观者获得这种平衡感,从而得到审美方面的享受。

抽象化的设计是生命力的创造,是设计精神的物化形态。在设计思维上,西方人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对客观性进行分析,具有明显的客观性。东方人则有着浓重的意象化理念,造型设计总是处在具象和抽象之间,表现出一种理想化意境的境界。

三、装饰画中线性语言与情感特征的表现

现代装饰画中的线条,不仅能够勾勒外部特征,还可以利用线本身的艺术变化特征去重新体现出作品的节奏感和情感特征,运用不同质量的线去表达事物不同的质感和神态,创作者的各种情感也融在作品中,通过轻重缓急的线条来表达出这个丰富的世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视觉效果。现代装饰画的线条不只是简单的勾勒,而且是画家的各种综合素质能力,如造型能力、绘画技法、个人涵养、主观感觉的融合,对主观物象的造型进行抽象再现,不能只是描绘表面轮廓那样细腻地表达物象的外观。

(一)线性语言的情感内涵

在装饰画的线条中,创作过程中形式美法则是必要的法则规律,线条常借由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法则去表达。正如柏拉图说:“形式美是绝对的美。”现代装饰画中的每一条线都体现创作者的艺术涵养,是画家们心灵和情感的体现,让线更具丰富的形式趣味,更有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明代的陈老莲用线“笔线森森然如折铁纹”,这种用线是他坎坷的身世、倔强的性格的体现;现代艺术创作者毕加索用线多变,粗犷的线条却有着细腻的情感,如其著名作品《亚威农少女》。可以看出,线条的内涵与人的修养有内在的联系。合理运用丰富的线条和主观情感并将二者有效结合,可以让装饰绘画具有生命力。在装饰绘画中,线条表现通过有节奏、有变化地排列,让画面产生一种富有活力的生动局面;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因素,能夠传达个体内在的思想与审美情感。装饰绘画的特点使其对于情感的体现更多地集中在画面形式上,这些形式对情感因素的表达,又离不开对线条形式感的把握。由此,装饰画作者要把画面线条的韵律性作为一种传达感情和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有效手段,让装饰画在修饰环境时,还能浸润人们的心灵,使人们透过装饰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二)线性语言的意境化与情趣

现代装饰画就像古典诗歌,虽拙于叙事,但非常擅长营造抒情意境。装饰艺术常常会借助某些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我情感。人类情感变化多端,而且非常微妙,甚至多种情感会相互交错。人类丰富的情感是无法用理性和科学来描绘的,只有艺术才能够从容地将人类情感的变幻起伏展现出来。现代社会多元化文化与艺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及社会综合的发展,都促使现代装饰画发展追求风格多变的艺术画面,而社会民众追求优雅抒情的意境却从未改变,装饰画正是展现人们内心抽象性的媒介。

另一方面,装饰画创作者常常是按照自己的主观审美来勾勒客观事物,表达个人情感。必须承认,艺术创作者大都具有浪漫的思想,创作的艺术作品同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他们善于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进行创作,例如,马蒂斯认为,“我们对绘画有更高的要求,它服务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幻想”。装饰画运用抒情来营造意境,就必须要求创作者亲近自然、体验生命、感受情感,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无比的热情,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最终体会世界的不同。装饰画的抒情性同样要求创作者能够触景抒情,而抒情是豪情、激情,且不可矫揉造作,唯有如此才能够使得装饰画营造出优雅的意境。

四、结语

客观世界线并不存在,它是物象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后的主观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不断地以各种形式演变着,是促进绘画发展的生命动力。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传统装饰绘画创作者根据物象的质感和个人感受,融入了主观情感意识,使装饰画中的线条艺术不断更新着,推动了装饰绘画发展。线是一种最能够直接表达情绪、抒发情感和体现个性特征的表现形式,其简洁而又变化无穷。我们在吸收前人的精髓之时,又要突出个性的同时进行改进,以新的思想意识向前发展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现代装饰绘画艺术的发展,追求古典、雅致、宁静的装饰画,是艺术形式的创新与艺术文化内涵回归传统的交融。可以说,现代装饰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装饰绘画艺术给予众多艺术家启示和灵感,以各种形式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并在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装饰画艺术与社会互动也更加频繁,给民众带来更多崭新的享受。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杨思梁,徐一维,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岩.现代装饰画艺术的视觉语言[D].延边大学,2012.

[4]宋雯.探析装饰画的现代手法与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3(17)

[5]翟宗选.论装饰画中的秩序美感[J].美与时代(上),2012(4).

[6]钟国权.现代装饰画的情感表达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7]刘宁.中国画中线条的表现形式和情感特征[J].文艺生活,2013(12).

[8]周春媚.中國装饰艺术美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