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过程性考核细节研究

2019-11-29 08:13:50赵静秒
纺织科技进展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结构设计服装考核

赵静秒,庹 武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新的时代,课程有新的发展机会,为实现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的发展目标,落实“一流本科教育”的文件精神,我们以“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全面提升第一课堂教学质量”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本科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为全面客观公正评价课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针对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的应用特色,积极探索,缜密讨论和分析了不同的专业对本课程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系列的改革和建设,目前该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现对服装结构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本科课程的考核方式过程性改革细节进行梳理,希望对同类院校相似课程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1 课程基本情况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作为校级精品课程,45学时,3学分,在第4学期开设。课堂教学[1]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讲教师课上结合1∶1成衣实物进行结构手绘或机绘;课下结合慕课、微信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并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发展“理论实践一体化”,理论课程中间穿插实际操作环节,把课堂延伸到制版室和工艺室,采用启发验证式,目的驱动,让学生熟悉服装从平面结构转换成三维成衣时各个部分的对应关系,明白结构设计的所以然。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是以女装为切入点的基础核心理论专业必修课程。是面向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产品设计等专业开设的基础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奠定了服装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对专业兴趣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2018年度春季学期,我们首先针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16级本科生实施过程性考核的试点改革,研究和开发课程学习过程性考核的物化体系,历时两届学生,改革实施效果良好。

2 考核比例的改革方案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加强课程学习过程性的考核,坚持将学生能力的培养置于首位,坚持多视角、多维度、多样化评价的考核方式。

课程开设十几年来作为“基础核心必修课程”,考核方式统一为院考课程,课程组教师建立了试题库,针对课程的实操特色尝试考试方法的创新,在多年教学中不断尝试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从20%逐渐加大到40%。但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一直是闭卷笔试,占比60%[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上的限定题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发挥。

本次改革,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服装结构与工艺技术课程组主讲教师在开课学期初认真制定了过程性考核方案,并分配课程学习考核比例为50%:50%;在教学日历中对课程进度和教学环节做出具体安排,并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合格后,在课程教学实施中采用。

学习过程中加大学习过程性考核的权重,占总考核比例的50%,旨在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过程[3]的痕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终结性考核的比例占课程总评价比例的50%,旨在诊断课程学习整体效果,系统全面考核课程教学的内容,确保课程整体教学效果。

3 课程学习过程细化

3.1 平时过程性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平时成绩百分制。教师可根据班级情况和课程设置灵活把握过程性考核具体内容及权重,并在课程开设初的教学日历中做出明确的设计。

平时成绩可将日常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过程性学习考核成绩纳入考核内容。并设计教学表格,以便记录。以服工16级卓越班为例,平时成绩各部分分值统计表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统计表设计

考勤是保证学生时间性学习过程的依据,课程开设学期内主讲教师每次课都要保证学生考勤,学期末将考勤情况进行汇总统计,选取5~6次代表性考勤纳入统计范围,占平时成绩的30%。如上表所示考勤仅取5次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满分30分,针对个人出勤进行考勤量化,考勤记录均以不同的符号表示,√代表正常出勤;△代表迟到、早退、病、事假,扣3分;○代表旷课扣6分;旷课一次则扣除6分,迟到请假早退均扣除3分。有效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出勤率。

课堂学习表现是过程性考核的重要参数,可以以课堂笔记、随堂测试、课堂提问等具体情况进行分值量化。每个项目的考核分值以10分制计分,并制定出详尽的评分规则。例如,课堂笔记反映课上听讲及课下个人学习记录、完善整理的情况,占10分,笔记检查评价标准可制定等级评分,优秀的10分,良好的8-9分,中等6-7分,差的6分以下。以此激励督促学生补充专业内容,形成课上课下完整的学习链条[3]。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的平时作业,根据章节可分为三大类,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参考依据,共计60分。每次作业根据以下标准评分:能够按照作业要求按时完成,有一定的创新性,制图规范准确,工艺精良,属于优秀作业,占当次作业总分值的90%-100%分值;结构制图较规范,工艺准确,属于良好作业,占当次作业总分数的80%-89%分值;结构制图基本准确,但有细节疏忽,线条表达不够流畅,结构工艺尚可,属于中等作业,占当次作业总分数的70%-79%分值;结构制图不够规范,制图线条不顺畅,但明白制图原理,工艺不准确,属于较差作业,占当次作业分数的60%-79%分值;不能按照教师作业要求及进度按时完成作业的,占当次作业总分数的60%分值以下。每次作业都及时批改,并在下一次上课前将主要问题分类讲解,帮助学生迅速提高专业认知。

3.2 平时作业过程性细化方式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作为实操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强调结构设计方法的应用及创新性。探索平时作业有效合理处理形式,细化并物化学生平时学习过程成为过程性考核的关键所在。

课程教学章节之间依次递进,作业的布置也环环相扣,兼顾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结合课堂实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过程性学习迁移,如图2所示。注重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衬衫衣身制作为下学期女装结构设计中的衣领、衣袖设计提供基础铺垫;裙装、裤装1∶1结构绘制为本学期直接后续成衣工艺实践课程[4]提供理论支撑。

图2 课程后续衔接及作业布置体系情况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设计及平时作业布置具体细化情况如表1所示。

本课程讲究“学以致用”,过程考核、作业布置紧密结合学生自身进行应用,不仅测量数据来自学生自身,在衣身原型部分进行“学中做”“做中学”实践,授课环节也让学生为自己“量体裁衣”。原型基本应用部分,学生据自己的号型,设计衬衫的成品规格,然后在老师规定的基本设计条件内结合课堂所学理论技能,设计出最终的衬衣款式,绘出款式图、规格表、结构图和纸样生产图,最后制作出成品样衣,试穿并修正,在实操过程中发现不足,积累经验。

表1 教学内容及平时作业细化实施情况

这些连贯的学习过程,设置制版室及工艺室实际授课环节,旨在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让学生实际体会“量身定制”的直观教学方式。以目的驱动式的方法进行学习,巩固课堂所学制图方法,熟悉结构裁片和人体的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手缝、机缝工艺,加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图3所示,作业通过文档结合实物照片的形式记录保存。

图3 省道设计及衬衫设计作业效果展示

4 最终考核方式改革

本次最终考核改革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针对课程性质设计为总结性综合考核,以服工16级为例,进行“衬衫式套装设计”包含女衬衫衣身设计及下装设计部分,下装可为裙装或裤装。综合设计考核作业是对本学期所学综合专业知识的一次检验,占总成绩的50%。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设计氛围[5],主讲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流行及创新款式的服装结构实例引入,每次课都设立灵感探讨环节,帮助学生完成设计构思及款式确定,让学生亲自参与“灵感元素采集—款式设计—规格设计—结构设计(平面)—成衣实物(立体)”这一系统过程,增强结构教学的趣味性。

实际教学案例展示如图4-图7所示。

图4 大师裤装作品灵感收集

图5 裤装款式规格设计

学生通过不断地在课堂习得设计经验,发掘潜力,强调原创性的综合作业就顺理成章。综合作业布置兼顾设计实用及创新性,可分为两大类:

图6 裤装结构设计

图7 裤装成衣检验

(1)和市场结合的方式

设计师设计的服装最终要面向市场,进行销售,时尚营销员必须及时跟踪和掌握最新的整体流行趋势和消费群体文化,具备数字概念强和创造力丰富的头脑。作为刚接触服装专业课的大学生来说,可以根据网络调研或市场走访调研获得当季流行成衣款式,采集设计元素,并完成款式规格及结构设计。

(2)和大师作品对话的方式

世界时装大师们的经典作品值得服装行业的学生作为范本学习和琢磨。每年的四大时装周基本上揭示和决定了当年及次年的世界服装流行趋势。如今网络信息发达,学生可以根据每年最新时装发布或大师作品进行灵感采集和款式模仿,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完成款式规格及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专业潜能。

综合性作业的布置和实施,就是一场头脑风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一个拓展专业兴趣的空间,也很好地检验了本学期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果表明,针对此类设计性强的课程主讲教师可以通过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非标准答案考试命题,检查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如设计作品、大作业、调查报告、文献查阅和研读等,均可作为最终考核内容。

5 改革特色和效果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有良好的专业积淀,作为一门艺术技术、平面立体、实践理论、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精品专业课程,为过程性考核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5.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与时俱进,线下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室、制版室、工艺室、线上教学搭建“慕课”平台和微信平台,为学生提供作品展示及学习空间。特别根据课程特点,发展了“理论实践一体化”,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布置都结合1∶1实物,理论课程中间穿插实际操作环节。如衣身设计部分,延展课堂安排4~8学时工艺室教学,学生据所学理论知识亲自制板、裁剪和制作,既验证了衣身塑形方法,也学习了部件的工艺组合顺序。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习得经验,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效率较高。

5.2 细化过程性考核,创新终结性考核

服装设计与工程16级培养计划及教学文件进行了适当调整,其中本课程考核方式的变化有如下几点。

5.2.1将过程性考核指标细化物化

学习过程中加大学习过程性考核的权重占50%,并一一针对教学过程进行收集,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作业布置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及时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做中学,学中做”,将二维效果转变成三维实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结构的领悟更深入;将作业记录及保留形式规范化,提升了作业质量。

5.2.2终结性考核兼顾艺术和技术,强调创新性

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结构设计方法,教师在课堂实施、平时作业布置、课堂内容、课件设计等环节要处处体现创新性,让学生作品和市场对话、和大师作品对话,真正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发挥自身创造性。

5.3 激发学生潜能,实现“作业-作品-产品”的转变

课程教学效果值得欣慰,每学期,团队教师都会结合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成衣工艺课程举办服装作品动静态展示,对作品到成品的转换起到良好的示范性带头作用。每届学生都有结构定制兴趣小组,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能够满足校园大学生及部分企业的服装定制需求,如汉服定制、企业迎宾装定制等。

在过程性考核自由学习的环境下,本课程的改革对学生专业发展及就业方向选择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使学习过程成为实实在在的获得知识、收获本领的过程,成为将理论变成摸得到、看得着的成衣物化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自信,也正是基于结构理论与工艺的系统学习,学生才有了参赛和做各类毕业设计的专业根基。我校在面向其他服装专业开设的结构课程也准备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的改革。

猜你喜欢
结构设计服装考核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让人心碎的服装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24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