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
(沈阳学而思教育培训学校,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股东不仅需要财务人员提出准确、及时的会计数据,而且还需要财务部门根据财务数据计算、分析出对下一步经营决策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指引企业向前发展。例如,企业股东在对某个会计期间财务报表、报告进行翻阅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期间的盈利水平、资产规模,还需要将各个会计科目的数据通过对比、计算,以了解企业偿债、资金周转、现金流动等情况,并进一步发掘企业可能面临的潜在经营与财务风险,并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予以化解。同时,在外部报表使用人方面,广大潜在的投资者需要通过财务报告及财务分析报告了解拟投资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并据此决定是否投资该企业。
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是根据各个生产车间、管理部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本汇总、分析填列而成,借助该财务报告,企业管理层可以清晰了解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情况,特别是投入一定资本后的回报情况。此外,财务部门通过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例如,计算资产负债率、现金比率、产品毛利率,可以使企业管理层从计算结果中发现企业与先进生产企业或与前期本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差异规模,通过查找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及时将潜在的经营漏洞予以弥补,继而可结合风险分析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如此既能提升企业经营策略的正确性,又能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促进企业的有效发展。
如果企业管理层单纯从财务报告中只能了解到本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支出及税款缴纳情况。而通过对财务报告进行科学分析,则管理层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在哪个环节出现了漏洞,通过采取措施予以弥补。例如,通过对本期净利率的计算并与同行业进行比较,可以了解本企业每一元的销售收入实际回报率是多少,如果净利率低于同行业先进水平,企业是否在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出现了不足。再者,分析企业财务报告,还能了解到企业当前的偿债能力,继而可有效增强企业的债务处理能力,并时刻提醒经营者要重视经营管理的哪些方面;最后,通过对财务报告中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管理层可以了解本企业不同种类的产品实际盈利情况,在制定战略计划时可适当加大对盈利较好的产品的投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改进盈利较差产品的销售情况。
企业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可以使企业管理层了解到本企业资产、负债、收入与成本的规模及经营情况,而财务人员通过对该报告与报表进行分析、对比后,可以从中及时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企业管理层在投资、融资等经营决策中提供依据。与此同时,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运营者还能清楚了解到企业当前的资产状况,包括企业的实际负债情况与偿债能力等。
财务分析结果是企业管理层制定战略规划及发展方面的重要参考标准,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财务分析结果清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周转情况。而财务分析结果的可行、真实取决于企业是否制定了有效的财务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在达到何种程度即或认为企业财务风险过大。企业在制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时,不可完全照搬其他同类企业指标,应考虑自身生产工艺特点及财务管理要求,从财务与非财务两方面制定财务分析考核指标,确保财务分析结果能够满足管理层对信息的需要。最后,企业财务人员在制定财务分析时不应只关注企业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情况,还应对企业现金流动、资金周转、偿还债务等情况予以关注,以保证企业管理层可据此得出全面、准确的判断,提高企业管理层做出经营决策的可行性、营利性。在企业内部方面,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资产周转速度、现金流动情况判断企业资产管理的效率,并可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做出下一步投资或增加资产流动性的决策,从而方便决策者及时给予资金紧缺部门一定的支持,以维护其部门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通过考察企业内部资金流动情况,管理者还可将之作为考核内部绩效的依据,若发展部门业绩及办公效率低下或擅自挪用企业资金的员工,企业可通过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等内控制度予以防范,避免企业资金被浪费或侵占。对企业整体进行财务分析,其内部与外部财务分析指标均对管理层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财务人员不应将分析只关注在财务指标上,还应对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售后服务、市场形象等非财务指标给予必要的关注,以此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全面的、科学的财务分析结果,为企业管理层查找管理漏洞、改进生产工艺提供宝贵意见。例如,当某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销售收入规模及净利率达到预期的目标时,企业财务人员还应对销售收入货款回收情况及应收账款坏账率予以关注,以确保企业在销售实现的基础上,加速资金的回笼。
指定翔实、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及责任心的财务工作人员实施方可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企业财务分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与业务素养将对财务分析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企业针对财务分析人员的管理还应遵循“择优选取”的策略,即针对企业内部设置的财务分析岗位,应根据财务分析人员的个人素质来明确其所欲负责的岗位职责,如针对识别能力强的财务分析人员,可将财务数据汇总、计算、对比工作交由其处理,而对于综合分析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应将其分配在非财务指标的分析上,以发挥其在宏观概括、洞察风险方面的作用。
财务分析的结果不仅关系到外部报表使用者对本企业的判断,而且关系到本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财务分析结果又受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影响。因此,企业管理层应从内、外部审计监督入手,以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可行。首先,建议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实效性、可靠性及真实性予以客观评价,以防止财务报告失真。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披露制度,一来可确保企业会计与财务工作的全面性与真实性,二来可通过对投资者利益信息的披露来增强对财务报告的审计与监督。最后,企业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不受影响,应强制要求财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应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要求,对于原始凭证有瑕疵的经济事项一律不予审批、记账。
企业财务分析应建立在准确、及时的会计数据之上,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财务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前,应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初步判断。企业应检查会计数据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政策法规规定,避免因会计政策选择错误而影响会计数据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