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

2019-11-29 05:22:38王萍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3期
关键词:财政收入纳税分配

王萍

(福州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一、前言

目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城市经济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并渐渐发展成为其中主体部分。而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科学合理性和持续性。而城市经济增长以财政和税收政策为基础保证,这方面的政策还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最重要的元素。所以,我们要认真做好关于财政与税收之间关系的研究与分析,不断地对各类财政与税收政策进行优化,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转变方面的需要。

二、财政与税收的内涵

(一)财政

对于财政而言,其具有十分长久的历史。就是在某个国家产生的初期就已经存在了,财政对于经济学来说十分关键。财政指的是某个国家中的财政部门,其所凸显出来的功能主要就包括了从各个地方或是中央等搜集资金或是物质,以保障人民群众平日生活充分的物质支持。财政在经济领域中占了不可或缺的位置,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国民所需的公共支出,从而促进经济能够更为稳定地运转,公正且公平,让资源方面的分配能够得到最优化,同时,经济所具有的运转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税收

我国的税收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公共需要,国家利用公共权力,依法制定的程序与标准,与人民收入分配挂钩,无偿地强制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之一。而相对财政,税收就是其所具有的形式之一。政府预先进行了规定,这就保障了税收所包括的固定性特点;同时,税收所具有的强制性还凸显出了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无偿性。这三者间彼此联结也彼此互存,共同组成了税收三大最为突出的特点。

三、财政同税收间的连接点与不同点

税收在我国各项财政收入中,就是一种最为根本的保证。在2015年的前六个月中,我国财政收入共计7.9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6%;而税收就占了财政收入的6.650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5%,在我国总体财政收入中占了83.5%。由此可见,在我国税收收入在各项财政收入中起主导作用。

税收在财政各项收入中作为一种最为基础的形式,其十分稳定,同时,其还是国家得到进步与发展的关键保证[1]。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保障国家和个人的各项权益能够得到统一。国家借助税收得到财政的各项收入,并对人民给予更多的服务,所有公民都能够享受这些服务,同时,公民也是缴纳税款的主体,应自觉主动申报各类税款。

(一)财政与税收间的连接点即为

1、二者均是人类发展到某一历史时期后的产物,在国家得到形成后,逐步出现。二者的出现是被社会经济环境所推动,依据社会生产力的逐步进步与发展,二者均历经了从简单到繁杂,从残缺到健全的过程。

2、二者均是国家加入各项经济活动中的关键渠道与形式,同时,也是国家对经济定时实施调控的辅助,都能够被归属到经济学领域中,且均处在社会再生产中。

(二)另外,二者间也具有相应的差别

1、范围:财政具有更为突出的宏观性,财政收入就是财政得到分配的首个阶段,是财政支出的根本,还是准确应对各种利益关系的关键方法。收入的模式十分多元,不再仅限在税收这一模式。财政支出就是财政得到分配的第二个阶段,就是把财政收入依据政府各项职能需求开展资源分配。在对资源实施最优化的分配后,保障国家各产业结构得到调节,使经济得到科学且平稳地提升。税收具有一定程度的微观性,其仅是财政中最为关键的构成,然而,并非唯一构成。

2、依据:对于收入而言,税收所进行征收的依据是国家所具有的各项政治权力。财政收入所进行征收的依据十分宽泛,不但包括了各项政治权力,还包括了信用度、财产权利等其余方面的依据。

四、正确处理好财政和税收的关系

(一)准确认知到财政同税收间的连接点,为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保证

社会主义得到进步发展的最后目标就是为了创建和谐的社会,然而,这一社会得到创建无法脱离财政所给予的支持。在国家给予财政支出后,能够得到社会构建最为根本的保证是增强医疗系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得到进步与发展;税收可以辅助调整个人收入的分配,降低收入间的差距,保证平等与公平,促进社会得到更为和谐的进步与发展。

(二)增强对我国税收的各项征管及分配调整,就是和谐社会得到创建的关键前提与根本保障

对于税务部门而言,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合法且科学地进行税收征收,保障这项工作能够依序合理地得到开展。

(三)提升公民的纳税观念与意识

现阶段,我国许多公民所具有的纳税观念与意识都较为淡薄,这就要求税务部门应加强税收宣传力度,提升办税服务质量宣传的程度,使每个公民都能知税懂税。对违反税法的公民,要进行惩罚,以健全征税体制,并提升征税的程度;对个人所得税而言,进行改革与升级的核心就是构建十分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监管体制[2]。在持续健全代扣、自主申报体制的基础上,还要创建纳税人编号实名制,协同各银行、法院、海关等有关的部门进行协作,对所有纳税人的个人账户全方位进行监督,运用最为强劲的法律途径,防范税源有所流失。

(四)加强税收监控,提高公民纳税人意识

税收具有强制性,凡是有义务纳税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均应严格遵守这种强制性的国家税收法令。纳税人在规定的限期以内,应依法纳税,不然便要接受法律的严厉制裁,这便体现了税收的重要法律地位。但当下中国人民的纳税意识却普遍较弱,这严重阻碍着中国进一步开展税管工作,所以,各税务部门必须大力宣传税和税法,以身作则,认真执行税法规定,真正做好守法。同时增大执行税法的力度,并严惩违法人员。而有关部门还必须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行申报及代缴扣制度,制定纳税人有效编码的制度。针对个人所得税,监控个人所得税税源机制的健全建立是其成功改革的关键所在。

(五)推动税制的升级与改革,依法进行治税,构建良好的征纳税系统

在我国,对于国民收入的各项分配而言,税收就是十分关键且标准的模式,且其能够发挥出强制、固定、无偿等方面的功能。所以,税务部门应依法进行治税,加强税收监管,推动税收得到升级与改革,进而构建更为良好的征纳税系统,为财政收入的提升、各项公众服务的构建、社会监督的保证给予更为扎实的铺垫。

五、结束语

怎样更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转变和增长,是中国目前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当下的中国步入了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且城市经济转变增长依旧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因此,必须努力探索税收与财政二者之间的真正关系,优化设计这二者的政策,以持续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变增长,使社会经济得以转型成功。

猜你喜欢
财政收入纳税分配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山西财税(2021年4期)2021-01-30 15:09:55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消费导刊(2018年7期)2018-08-22 03:28:26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财经(2017年10期)2017-05-17 07:54:15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4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