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湖北宜昌 443000
智慧城市的概念是由智慧地球的概念引申而来的,是城市发展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其主要使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来实现数据的智能搜索和分析,智能化工具和方法的使用能够使得相关部门全面感知城市信息,并通过传感器等装置实现数据的联通以及应用的整合。智慧城市的建设依托先进的服务与管理系统,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城市运转效率,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生活便捷性和舒适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地理信息技术能够融合与关联城市中的环境和交通等信息,从而管理与联通城市中人与事物,更好地满足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需要。同时,将传感器等设备接入城市的网络系统,能够及时搜集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随时通过人与物的融合、关联等手段进行处理,进而发送或服务于任意地点,并由具有权限的服务器负责数据的更新与管理,有效完成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和科学决策等目的,为城市中的各项管理活动提供方便,达到智慧化的城市管理目的。
具体来说,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政务,政府机构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可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政府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施发布,利用网络进行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问政、电子化民意调查等;在政府机构内部,领导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指导和监督工作,节省政府开支,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系统,政府机构的各种数据和文档信息都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网络中,可以实现政府办公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使得各项事务的办理更加快捷方便[1]。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支撑的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缩写为LBS),已成为当下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通过个人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基于位置服务走入了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导航、外卖订餐、共享单车等服务都属于LBS。
智慧城市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要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必将用到两种大数据:时空大数据和实时大数据,而这两种大数据都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采集和储存,并做实时分享。当所有数据上传到云平台时,就可以根据个体需求,通过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等个人终端硬件向有需求的个体进行推送服务。当市民需要出行时,可以为其推荐最为快捷的出行方式;当市民有骑行需求时,可以为其推送距离最近的共享单车位置并开锁;当市民需要外出用餐时,可根据用户需求向其推荐口碑最好或位置最近的美食;当市民外出旅行时,可根据其所在位置,通过手机实时推送该位置文字、语音或视频版景点介绍,免去在当地租借导游设备的麻烦,甚至可以为游客和景区提供该市各个景点的实时游览人数,便于游客提前安排出行,也便于景区做好分流工作[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另一大应用场景就是“精细导航”和“汽车的自动驾驶”。目前市场导航系统的用户体验较过去几年已有较大提升,但在空间位置关系和室内导航上还存在改进空间,而地理信息系统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三维建模可以对山城、立交桥上下层、大型建筑群内部实现真实重现,完全避免了过去在二维地图导航无法体现空间位置关系的弊端,实现了三维实景导航。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摄像头和雷达感知路面情况,通过实时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合实现实时导航并规划最优行驶线路。
(1)获取城市空间资源。首先,利用地理智能信息测绘技术,能够及时获取丰富的数据信息,包括交通、水文、气象等。其次,地里信息技术分析软件的使用,能够实现数据快速处理,并且能够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
(2)城市空间战略规划。根据地理空间信息、行政规划图等信息,能够及时了解城市区域分布的变化和特点,并对地里空间规划的科学性进行分析;先进统计方法的使用能够完成统计信息的传递与表达;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可以使相关人员了解空间位置,并掌握社会经济区域的统计数据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从而为城市的结构布局、区域规划和框架构建等工作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我国日渐兴起,利用3S技术构建旅游信息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旅游行业信息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提升旅游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获取旅游地的空间资源分布信息及具体介绍,从而为游客提供景点的吃住行娱购等一条龙服务,为游客规划旅游方案及旅游线路提供信息支持。另外,在旅行过程中利用导航定位,能够为游客提供详细的驾车路线,还能提供公交信息查询服务。除此之外,利用三维图像,展示旅游地的地容地貌,为游客提供定位服务,能够带给游客更为直观的感受,满足游客多层次需要。
智慧城市不是数字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物联网的简单替代,而是使城市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和法治化的系统集合。它集中了当前城市空间开发和技术运用、数字产业和社会治理的多个课题,在这个平台之上,每个人都不再是旁观者,或简单的批判者,而是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体。而地理信息系统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成为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库之一。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人终端设备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端口,为智慧城市所必需的云平台数据库贡献个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