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艳
四川省大竹县环境监测站 四川大竹 635100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笔者的实践,现阶段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根据笔者对现阶段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发现”信息孤岛”现象是其目前面临的最普遍问题之一。”信息孤岛”现象是指环境监测部门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的情况。在办公自动化、污染源自动监测、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在项目初期的立项过程中[1]。信息系统,从而造成孤立运行。从实践来看,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一旦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第一,由于信息系统中各业务模块之间不能共享数据,会导致系统中很多分析决策工具无法使用或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受信息系统不同业务模块数据不能共享的影响,当一个部门需要到其他部门开展某项工作时,只能采用手工导出复制的方式,然后将数据导入自己的系统,供中方使用。这不仅会大大增加工作量,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增加数据泄露的风险。第三,环境监测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不同,这使得相同的数据在存储中有不同的格式,从而导致一致性差。
结合实际,环境监测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是其现阶段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单位在建立环境监测网时,对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缺乏认识。信息系统,这不仅导致他们直接向上级提交监测数据,但也导致系统不具备数据的深处理功能。以这种方式,这必然导致其编制的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缺乏实质性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解决主要的环境问题。
受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内容、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往往是困难的,另外,环境监测部门缺乏相应的信息化专业人才,所以很多地方的环境监测部门大多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一些专业企业进行开发。但是,结合实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开发企业与环境监测部门对信息化建设要求的不同理解。以及两者的不同角度,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往往因内容范围的不断调整或变化而滞后[2]。
鉴于”信息孤岛”现象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严重影响,笔者认为,要严格落实项目前期策划工作。为此,环境监测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第一,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鉴于下面这些大型的、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要考虑项目之间的衔接和连续性,多个项目如何协调推进,然后在规划中体现出来。第二,在做中长期规划的时候,既要考虑某些业务部门的问题,也要考虑整体环境监测部门的问题。随后进行需求分析和研究,明确哪些业务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业务部门需要什么样的监控系统,管理部门需要什么样的系统来辅助工作。最后将内容逐步纳入规划;第三,在明确了它们之间业务系统的关系之后,环境监测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应使用兼容性数据库,以保证数据的良好传输。
结合实际,环境监测数据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使环境监测部门写出一份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分析报告,也使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开发。并结合行业特点,对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做出正确的结论以及监测时的生产情况。为此,笔者认为,环境监测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数据开发:第一,搭建软件平台。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软件的选用。选择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供应商,并兼顾部门不同业务系统的应用需求,从而选择一个合适的、成熟的软件平台。另外,软件平台的选择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二次开发能力。从而为今后的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进一步预留空间。其次,除了软件平台的建设,我们也要把信息化的理念引入到日常的环保管理当中,整合各类数据和报表,实现信息化应用。结合常规环境质量监测,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了高质量的监测信息。建立动态监测数据库,做好信息化建设,并为环境管理提供同步、持续的服务。
在环境监测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监测站的设计问题或临时要求经常变更,增加了施工中的矛盾。在向开放企业外包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项目中尤为常见,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环境监测部门应加强对其信息化建设的管控。
首先,符合使用要求且不会影响项目建设整体进度的变更,可在实际施工。其次,面对提出的改变为整体的建设进度,还是为整体的功能结构。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和开发企业进行详细的专家比对分析,避免盲目变革带来的质量和功能危机。最后,环境监测部门也可以引入风险管理,项目建设初期的动态监控管理系统控制信息建设质量抽吸[3]。
除了以上完善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外,笔者认为,还应对工作流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在线监测信息系统。这主要是因为监测工作覆盖面广,涉及的项目类别多,信息量巨大,信息复杂程度高,极大地增加了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负荷。因此,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认真分析业务流程。简化工作步骤,形成有序的工作流程,简化数据填写、计算尽量做到信息审核和数据管理,从而有效地降低所构建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运行负荷,提高其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