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数字时代的动力性发展,以互联网思维所建立的管理新理念必然需要更新与发展。当前,传统的管理学内容体系在大多数教学体系中不具备发展性,为了更好地把握管理学发展规律,一定要做好三个特征分析:一是时间维度,关注管理学概念时空发展的延展性;二是空间维度,组织的无边界性使得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的边界赋予了延展性。因此,需要关注管理学内容体系更新与传统理论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借助信息化发展,汇集网络资源,整合有价值的资源,做好信息筛选与评价,探索如何满足不同信息需求。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看,需要系统梳理管理学内容体系,认清管理学现状的各种动因,注意挖掘隐藏在种种表象下的内在规律。
教育部先后于2016和2017年的2号文件对《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在线教育的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有了明确的要求。基于互联网发展趋势对混合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在此背景下急需进一步更新,同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渠道与手段也会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进行改革。目前,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学教学内容与互联网革命的部分脱节
《管理学》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其他专业的通识课。国内高校对于管理学教材的选择除了多为国外不断再版的经典教材外,国内优秀的教材主要是周三多教授所编著版本,教材的更新频率不及现在新兴案例不断涌现的速度,学生对于新时代新情况的猎奇,难以满足互联网革命下的知识需求。
2、管理学混合教学资源的整合程度不够
对管理学来说,背概念、记条目是低效甚至无效学习,学生仅仅通过教材及课堂教学难以进行自我构建认知结构,基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和优慕课移动端的教学资源建设不足,从平台到移动端的整合程度不够。
3、欠缺师生共建课程交流平台
管理学的教学以讲授为主,缺乏探究,虽然有课下电话、QQ、微信等渠道交流,但交流互动的频率严重不足,学生提出问题的缺乏系统解答,导致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形成。
互联网革命所带来的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在寻求与本土市场的深度融合。探索管理与互联网融合与再造的管理学正是管理学改革的核心之处。互联网思维是新的观念的提出,更是已有管理观念的重新包装与充实。本文将互联网思维界定为:在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对于组织内外部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组织需要聚焦新竞争形势的变化,明辨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观念,助力组织目标的实现。
建设“互联网+”管理学,教学过程强化互联网思维审视、分析与处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互联网思维与虚拟管理技能。互联网思维拆解为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竞合思维、跨界思维等,以互联网思维为新思路,对管理基础和管理职能进行深度分析,构建起新思维引领下的管理职能与企业运营相渗透的管理学内容体系,对管理学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更新与整合。
1、构建互联网思维与虚拟管理技能的理论体系
认知主义的代表布鲁纳认为,知识是具有迁移性的特性,学习的实质是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知识通过加以形象化的符号和特征的表象具体化进而影响行为和认知的过程。知识获取的途径一是可以通过教与学的方式获得,教授的过程是信息传达、学习的过程是吸收强化,通过教与学的融合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管理学教学体系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适应时代特征的应变性也较强,构建以互联网思维为灵魂、以管理职能为主体,管理职能与企业运营相渗透的管理学内容体系,对管理学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更新与整合,将学生群体对于管理学的认知地图延展和扩充,利用在线平台资源库的打造,凸显教与学的融合,既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吸收的能力,又能加强教师引导课堂的主体地位。
在以认知主义为基础的理论指导下,互联网思维的管理学教学体系划分为管理基础和管理职能两部分。
(1)第一部分:管理基础。界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主要研究“互联网+”管理。内容涵盖“互联网思维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的渗透与创新”“互联网+管理系统”“新竞争形势下的管理”等。
(2)第二部分:管理职能。界定管理职能体系的新内涵。重点研究“预判与投资共赢型”的计划与战略、“平台融合型”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趋势、“关注高激励与绩效力”的领导与沟通、“开放共创型”的控制与评价等管理职能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
以管理内容体系为核心构建互联网思维下的管理学认知地图,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知观念,从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途径与手段等方面形成管理学认知新体系。
2、“网络平台+移动端”的管理学混合教学资源整合
随着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构建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协助者和推进者。基于THEOL网络平台和优慕课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状态选用最适合他们的模式。教师提供资源的过程更是教授学习方法的授之以渔的过程,将学习的渠道和手段教给学生比将学习的内容教给学生对于学生认知的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建构主义的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的建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结合社交平台的发展,学生对于在线互动学习的需求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二者交互作用,实现平台优化。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容性的特点,本研究主要从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两方面进行混合。
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基于THEOL网络教学平台和优慕课的移动端的应用,将“互联网思维下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设计与完善,利用平台资源,构成“平台资源+教材资源+教学课件+其他平台资源”的系统学习资源。其中的其他平台资源的使用,比如网易课程、爱课程等,选取一部分内容为该教学服务,尤其对于一些概念性的课程知识,可以完全使用,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3、学习方式的混合:自主学习和互动式学习相融合
在线网络平台的混合课程建设可以将“认知地图”的思想很好地体现出来,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教案、课件等都会公布在平台上,相关材料,课后作业,评分标准等等也会按时推送,这样方式的使用能够使学生预先建立“认知地图”,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借助混合课程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线上预习(知识传授)→线下课堂(知识传授)→线上互动(知识内化)→线下实践(知识吸收/外化)”四阶段。第一、三、四阶段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第二、三、四阶段是师生互动学习阶段。最终实现有效翻转,增强吸引力,增大获得感,提升教学效果。
(1)线上预习:课前通过学习任务的安排为学生的线上预习提供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消化的能力。
(2)线下课堂:课堂教学仍然是核心,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对于知识的深度及广度进行扩展,拓宽学生的思路。
(3)线上互动:课后利用已经有的资源,让学生进行课后的自我巩固和反思,实现知识的内化。
(4)线下实践:线下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热点焦点问题,注重系列性和整体性。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社会调查等等形式,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外化。
通过构建管理学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管理学资源库,更好地融合互联网思维下的需求。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意见也可以为后期该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其研究方法对于其他教学模式的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项目所构建的混合教学模式的结构模型,可以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在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方法的指导下开发出基于THEOL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契合了混合课程建设的时代需要,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策略和经验也可以为其他管理类课程与THEOL平台结合的实践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