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3)
大学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一个阶段,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在这里学生们除了积极拓展其他综合素质外,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学业。学业的顺利完成不仅关乎到学生自身的择业,更是与学校的教育效果密不可分,这体现在学校对学风建设的要求,只有培养优良的学风,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看论述从而进一步为高校的学风建设提供思路。
首先是心理上不重视,很多学生在经历过初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之后,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后往往表现出不知道怎么学的迷茫感;其次考上大学的目标实现之后,没有及时确立新的目标,缺乏了学习的自我内驱力,认为学习只是应付考试,蒙混过关,对学习表现出冷漠、无精打采、没有兴趣的态度。还有缺乏对于学习生活的计划性,学习情绪不稳定,在平常上课学习中应付课程,却在考试前夕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再次,学习的自我约束力不够。表现为缺乏韧性、持久性,对于困难的事情及任务很难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意志力,三分钟热度的表现居多。最后,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自自己所学专业,专业认同感不够,认为专业与找工作的意义关系不是非常大,这就导致了在心理和认识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群体就是大学生。他们大多没有社会经济和繁重的学习压力,身心相对自由,不受约束。首先表现为对于网络过于依赖,认为网上什么知识都能了解到,很多需要完成的论文文章都是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粘贴,认为不用辛苦学习;其次是猎奇心理严重,关注社会热点、网红、娱乐头条新闻等,看手机的时间、场所没有人限制;最重要的是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从而严重地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得不偿失。
首先从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方面: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业及职业发展规划关注不够,很多学生进入学校,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对于自身的特长优势与学习侧重点无法进行融合,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经历较长时间的迷茫期;其次从教学方面来讲,高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投入有所侧重,在学风建设中,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大学的老师。有部分教师授课风趣,内容充实就很受学生的喜爱;但是也有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让学生感觉缺乏新意。因此对于教师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因此怎样建设优良的学习风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风的含义一方面是代表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及原则;另一方面指学生的行为规范与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它反映出学校的治学态度的严谨性及普遍性,是整个学校的精神风貌的内化及外化的表现,也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
1、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一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学风建设方式,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共同思考,共同发展。提高学生在课程上的参与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应付任务地学”过渡到“主动要求学”;同时学校应在学生课外举办专业、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友谊赛、模拟赛等,在趣味的比赛中,引导学生进行认识所学的专业,消除学生对于专业及学业的迷茫感和恐惧感,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鼓励授课老师参与部分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下状态,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方案,从而能够适度地因材施教;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换位思考,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2、完善高校的学风建设机制,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投入
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培养高校优良学风。只有目标明确,再加上合理的方式引导,才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投入,首先,在每学期的学习中结合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素质拓展、社会工作等方面,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在学校开展“学风建设表彰大会”“优秀学子报告会”“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光荣榜”等形式,引导更多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优良学风建设中。
其次,高校学生很重要的团体就是学生社团,重点发挥学生社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评选“明星社团”“最具影响力社团”等方式,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在高校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从学业与兴趣爱好两方面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高校的优良学风建设。
3、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心理引导
首先在大一新生时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及引导,在新的人生阶段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注重个人习惯的培养;在大二阶段,引导学生重点抓好专业基础课,英语、数学等,同时完成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资格考试等基础技能的提升,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大三阶段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突出个人特长与特色,重点培养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为择业做准备;大四阶段应该重点关注自身的职业规划发展,准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选择就业或者深造读研,提升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
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心理特征与要求,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只有掌握大学生不同心理阶段的特征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最后,当前的网络世界信息纷杂错乱,很多高校学生缺乏辨别信息来源的能力,很容易沉迷其中。因此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网络课程,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网络信息,重塑学生的认识,网络世界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坚实地打好自身的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学习与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考上大学只是一个阶段的认可与成功,继续努力才是永恒的实力。不管是走向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应该以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不断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本文通过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式。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与净土,良好的学风建设,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增砖添瓦。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建设,只有全社会齐心合力,才能营造出一个更加美好和纯净的大学校园,高校的大学生才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努力奋斗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