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回归:纪录片《天地玄黄》的隐喻表达

2019-11-29 19:01张梓涵王荣珍
科技传播 2019年19期
关键词:玄黄长镜头蒙太奇

张梓涵,王荣珍

纪录片《天地玄黄》用诗意的镜头语言、直入人心的音乐和“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结构叙事,全片无特定故事和主题强调,无严密架构和内容自觉,无只言片语的解说旁白和字幕引导,大量运用隐喻手法,重新建构影像本体,展开影像外的叙事,客观地表现社会、自然和人类生活,加深受众对“人类永恒关系”的思考与回归。

1 诗意表达的视觉隐喻

纪录片的隐喻主要通过蒙太奇、镜头、音响等进行表现。视觉隐喻是一种综合模式,是在情绪的基础上,依赖空间关系的形构,通过对视觉形态的各个元素的整合,从而完成意义的表达。《天地玄黄》通过大量诗意化的视觉隐喻元素进行超越影像内涵的外延叙事。

1.1 隐喻蒙太奇的意义建构

单个镜头本身表达的意义有限,但隐喻蒙太奇赋予镜头建构无限意义的可能。纪录片的隐喻蒙太奇能将镜头内容符号化和概念化,产生普遍的关联意义,提高纪录片的可读性。

《天地玄黄》中,将生产流水线上的小鸡与日本交通线上拥挤的人流剪接在一起,展示工业文明下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从单个镜头表现的意义有限,但隐喻蒙太奇的剪接,赋予片子影像之外的联想,养鸡场是城市的缩影,雏鸡的成长过程是现代人的成长过程。这两个镜头的连接,让人反思工业文明下机械化如生产线的现代生活,人在其间如何得自由,生活的意义何在?钢筋水泥森林下的香港和厄瓜多尔白城密集的白色方格墓地剪接在一起,香港格子大小的生存空间与方格墓地的相似性赋予了钢筋森林墓地符号的意义:繁华熙攘的都市生存空间狭小得让人如生活于墓地般窒息。

利用隐喻蒙太奇进行影像外叙事的手法在片中随处可见,受众关于创作者对文明发展与生活本质的反思在隐喻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下得以强化。

1.2 长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迁延

长镜头在纪录片中最为常用,除了空间与在场感、美学风貌、影像实践层面,更要关注其“追求自然联想与隐喻效果”的功用。《天地玄黄》长镜头的大量使用,除带来强烈的空间感和美学视觉享受,更展开了影像外的叙事。美国派克大街高楼下车辆往来如流水的长镜头,长达66 秒城市建筑的高大与车辆的渺小及飞速流动,视觉积压下城市的冰冷和机械,快节奏生活的逼迫感不断加强;印尼烟草工厂生产线上女工麻木工作,生存压力下简单枯燥动作的机械重复;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柬埔寨S-21 监狱遗址的慢速长镜头,没有硝烟,只呈现场地和被害人的照片、遗物、遗骨,却道出战争的残酷。这些长镜头在“物质世界”与“意义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特写镜头的对切加深观影反思。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后连接的土著老人面部特写的镜头,其家园遭到现代文明入侵和毁灭却束手无策的无助、痛苦与无可奈何,带来对人类发展的拷问“工业文明为自然带来了什么?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片中将泡澡大汉身上的彩色纹身特写镜头转到了卡雅部族孩子面部彩绘的特写。孩子带有惊恐表情的面部彩绘以驱吓异类野兽为目的,而泡澡大汉的纹身是为了威胁的同类。两个特写镜头连接对比下,激发人对都市生活异化,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危险的反思。

长镜头和特写的隐喻强化了影像外的特殊思想和情感意义,让人开始反思生命生活的本质,回归和注视生命和人类文明本身。

1.3 仪式化呈现的回归意义

仪式在纪录片存在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能增加纪录片的观赏性,制造奇观效果,更是一种生动有效的隐喻手段。在讲述法西斯、种族歧视与屠杀之后回到了宗教,淡定从容的敲钟人进行敲钟仪式、持枪少年面对白墙的忏悔仪式、信徒跳伊斯坦布尔旋转舞、无数穆斯林在麦加大清真寺虔诚朝拜……片子从开始就呈现了宗教奇观和人类信仰,也在结尾回归宗教仪式的圆形叙事,除了带来的强大的感染力,还强化关于回归主题的表达: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充满罪恶,需要回归灵魂和信仰,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2 直入人心的听觉隐喻

除了诗意的视觉画面,《天地玄黄》叙事的另一途径是音响。除了为影片增添更多的生活气息、扩大视野以外,还具有更为深广地刻画人物、表现特殊氛围和心理、烘托环境气氛、制造某种特殊效果等隐喻价值。听觉隐喻超越了客观还原的浅层意义,具备了传递更深层思想价值和内涵的艺术功能。《天地玄黄》在听觉隐喻手法下展开自我解说和传递影像外的故事与情绪。

《天地玄黄》的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地球生命的起点,配乐以尺八和人声为主;2)关于人类的信仰部分配以甘美兰仪式音乐,人们礼拜祷告配以自然声音元素;3)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用自然音响和氛围电子配合;4)工业文明与城市生活则配以电子打击乐和女生颂咏;5)战争部分主要配的是节奏鲜明的战鼓和男生颂咏;6)回归宗教的仪式和祷告,配的是自然声音元素和氛围音乐。整部片子的配乐处于可循环结构,就像人类本身及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发展轨迹。

《天地玄黄》利用听觉隐喻让受众跟随音响感受累积压抑、无奈无助,强化人对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破坏、异化的思考,呼唤本真的回归。

3 对比关系下的主题表达

3.1 运动变化对比

“动与静是紧密联系的,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才能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运动变化在互衬下展示人物和创作者的内心,是创作者情绪、思绪起伏的表达,同时调动观众跟随运动节奏读懂画面外的叙事。

曼哈顿大街上的高楼和车辆、日本交通线上进出地贴的人流、印尼烟草和键盘生产线等镜头表现了高速运转的快节奏城市生活,镜头快放的处理,画面内容快速运动的节奏,让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形成疲累感,正如现代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在讲述现代工业文明下的贫富差距,表现贫民窟、流浪汉、垃圾填埋场,展现原始自然和宗教信仰时,画面内容运动与镜头运动速度放慢,观众得到反思的空间。

3.2 色彩对比

在电影中的色彩与音响往往互为隐喻存在,从而加深了电影的隐喻程度,也更有利于观众对电影隐喻的破解。纪录片是视觉艺术,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因素,在表现创作主题、传递情绪、强调象征上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天地玄黄》在表现人类不曾触及的原始自然篇章时,自然风景、宗教仪式镜头色彩鲜明跳跃、富于变化,而在表现罪恶的技术入侵自然时,飞机场、墓地、油田大火、死亡公路等镜头色彩单调灰暗沉郁。纪录片强调真实客观的记录,过多的情感、倾向、观点的展示使纪录片真实记录的效果大打折扣,而画面色彩在不影响影像表现的同时又能直观地传递了创作者在影像之内无法言说的情绪。

3.3 空间塑形

空间的构造、体验及其概念的形成方式,都是个人生活与社会关系的塑造和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空间具有关系和意识建构的作用。纪录片在空间上的塑形,帮助观众进行意识建构,展开影像内容之外的多元解读。

宏大与渺小是《天地玄黄》画面表现最多的部分,钢筋水泥大厦下形如蚂蚁永不停歇流动的车和人、克尔白神殿朝拜仪式的恢宏盛大与虔诚信徒的渺小、工厂巨大的车间里密密麻麻的女工在麻木劳作……人类生活、人与信仰、社会、自然的关系在空间关系的建构下清晰明了,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下渺小如蚁,被文明发展淹没的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己该如何相处?《天地玄黄》的空间塑形,深化观众对人类生命的渺小,人在自然中地位的反思。

4 结语

纪录片所记录的影像是有限的,而隐喻作为人类使世界符号化即文化的创造过程,是语言和文化的特性和构成方式,它在充分传达纪录片内涵、帮助影像之外的叙事、推动纪录片节奏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地玄黄》在做打破边界的尝试,用隐喻的手法记录我们目所不及或未曾体验的视角,突破纪录片影像记录的内容,带动观众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永恒关系,将情感、思想、主题更加形象地展示给观众,传递创作者对回归生命回归本真的呼唤,于无声中影响观众的心理状态,满足观众的需求,为纪录片客观记录真实的同时又进行了主题表达的影像外叙事提供了借鉴经验。

猜你喜欢
玄黄长镜头蒙太奇
错位蒙太奇
天地玄黄
“天字第一号”的由来
说《卷耳》“我马玄黄”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天地玄黄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从叙事的角度谈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