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从《乡村里的中国》到《小岗纪事》

2019-11-29 18:28
科技传播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岗纪事纪实

郭 巍

现实题材类纪录片曾经是中国纪录片行业非常擅长的类型,如《望长城》《远在北京的家》《幼儿园》《平衡》等作品,聚焦社会现象、揭示真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伴随着国外商业纪录片的冲击,2012 年,《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创造出了“现象级纪录片”的概念,从此,中国纪录片生产开始规模化、商业化、电影化,进入了“大片时代”。“大片时代”的纪录片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碎片化。从《舌尖》开始,几分钟讲一个故事的模式影响深远。现实题材、尤其是农村现实题材,用很大的体量讲一个故事的传统手法被很多人摒弃。

2013 年上映的记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成为传统纪实手法的中流砥柱,在农村现实题材的领域扛起了旗帜。2017 年,《拉林河畔》第一季播出了前三集,开创了“拉林体”。2018 年,《小岗纪事》播出,纯纪实手法在农村题材纪录片领域开始回潮。

1 主题的深刻性取决于基调设定

这三部纪录片,都是蹲点驻村、长时间、纯纪实,也都是命题作文。据焦波说,《乡村里的中国》是他从当时的广电总局电影局接到的人物,一年蹲点一个村庄,用纯纪实手法拍一部纪录电影。《拉林河畔》也是广电总局主推的一个东北农村系列片项目。《小岗纪事》则是安徽广播电视台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打造的片子。可以说,三个片子都有官宣的背景,主题诉求很明确。但它们的基调截然不同。

《乡村里的中国》因为是院线作品,可能开的口子最大,因此节目的基调偏向揭露现实,一些社会问题反映地非常赤裸甚至有些残酷。比如外出打工者意外死亡被主人公解读为“拿人肉换猪肉”;杜深忠一句“我一开始对土地就没有一点感情”“这个土地不养人”的吐槽,确实让观众心头一寒。但正因为片子冰寒和略带一点暗黑的调性,才让节目的深刻性得以最大程度地彰显。

《拉林河畔》的基调比较平和,节目偏重于记录生活的家长里短,没有触及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或人际矛盾。不管是种地的老夫妻、妇女主任还是党支部书记,基本上故事涉及的都是生活日常,矛盾冲突大多是大棚里的苗生了病、村里的水泵坏掉了之类。节目整体氛围走的是轻松路线,中正平和之余,多少有些盛世太平唱赞歌的味道,深度略有不足。

《小岗纪事》的基调则处于前两者之间,拍的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庄的符号性很强,但如果按常规做法,很难跳出宣传感。节目定位于反映三农问题,不回避问题和矛盾,也不深究体制的缺陷,而是从农民遇到的灾害和挫折入手展开,遇到啥说啥。农民在天灾和自身专业素养缺失的情况下,对农业上遇到的问题是无力的,但同时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又是质朴的,他们面对困难的方式永远都是继续奋斗,用种粮大户程夕兵的话说,就是“亏了还要干”。《小岗纪事》的表达比较克制,节目的思想深度不能算高,不过所反映的农民乐观精神和奋斗的价值观却在主题立意上相对安全。

总体来看,农村现实题材纪录片因为触及社会的真实,其主题大多是受限的,节目所能达到的思想性、深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基调的前期设定。

2 不同层次的真实区分了节目的影像风格

纯纪实的最大特色就是贴近真实。然而同样是纯纪实手法,不同节目对真实的理解迥然而异。

《乡村里的中国》秉持的风格是形式上的原生态。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完全由人物的互动和对话、场景和时间的切换来推进故事。尽管节目中也有很多导演痕迹和桥段设计,但片子传达出的理念还是正统的“直接电影”风格,以求最大程度上凸显真实感。为了达到这种真实感,节目采用了贴身跟拍的办法,镜头策略始终是旁观者的视角。而经过370 多天的拍摄,被拍者也已经习惯了镜头的存在,可以在镜头前自然地说出一些激进的语言。

《拉林河畔》则在纪实中加入了较多的解说,故事的推进,矛盾冲突的设置,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解说词完成的。这种方式在结构上比较讨巧,可以避实就虚,谋篇布局自主性强,不过一些桥段设计的痕迹较重,镜头设计过于工整,摆拍感相对比较明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节目的真实感。另外,片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到,被拍摄者在镜头前的表现多少还是有些不太自然,大概和村民对摄像机的陌生感有关。

《小岗纪事》也有解说,但数量很少,通常只出现在背景交代和转场时。节目涉及的矛盾冲突种类多样,大雪、台风、暴雨、打工仔、返乡创业、留守儿童、村民与干部,主要通过人物互动来完成。镜头策略同时存在第三者视角和面对面视角,有些场景是突发记录、有些场景明显是设计好的,但即使在设计好的场景中,人物之间的交流状态也很自然,说明被拍摄者对镜头并不抗拒,节目的真实感并未明显降低。至于这种混搭风格是好是坏,还有待检验。

应该说,这几部现实题材纪录片都体现出明显的真实风格,但从导演的干预程度、镜头的介入方式、摄像机与被摄者的亲密度等来看,纯纪实风格也显现出不同的层次和色彩。

3 细节决定人物塑造

纪录片真正打动人的其实还是人物。人物的行为、经历、语言、内心挣扎,经过无数事件和细节的累积,最终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乡村里的中国》最突出的人物毫无疑问是村里的“文化人”杜深忠。他其实在农村是个悲剧人物,但节目通过对他在不同事件中的语言表达、尤其是在他和妻子关于很多问题的互怼中,把这个人物的气质、追求、幽默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片中一大半让人沉思或会心一笑的语言都来自杜深忠,他的“人活着要吃饭,精神也需要吃饭”等语言,从无数个细节中勾勒出一个迥异常人却又合情合理的人物形象。

《拉林河畔》中比较吸引人的是妇女主任郝云荣。郝云荣人很强势,做起妇女工作来气吞万里如虎,但面对自己女儿即将到来的高考却又感受到无比的压力。在工作和家人诸事环绕的忙碌中,郝云荣会因为老公答应要给自己买件貂皮大衣而满心甜蜜,这一细节的塑造恰恰让观众对这个人物的感觉变得立体起来。

《小岗纪事》对人物的塑造有所不同,节目中涉及的人物线索较多,前后作为故事讲述的大小人物达到十来个。尽管着墨最多的还是种粮大户程夕兵、大棚社长周党之、普通农民袁怀清,但是如此众多的人物要达到让人看了不觉得混乱的效果,细节的塑造至关重要。应该说,片中人物的每一句语言都经过了精心选择,所以全片到处散发着浓郁的草根气息,包括原汁原味的凤阳方言、动不动就“家败”的口头禅、村主任周群之说服葡萄园“霞姐”时的插科打诨,都是为了让观众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人物的模型。人物塑造决定节目成败,很多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是最关键的细节。

4 叙事策略流畅第一

纪录片说到底也是故事片。故事情节是否一波三折、曲折动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的去留。

《乡村里的中国》采用了鲜明的时间顺序,用了24 节气作为每个段落的小标题,既是结构方式,又是故事隔断,在不使用解说词的情况下,这种叙事策略能够避免长时间同期声对白带来的枯燥感,是保证节目流畅的巧妙办法。

《拉林河畔》的叙事方式较为常见,四个家庭的故事轮番铺陈,总体上按照季节顺序展开,但具体事件发展相对于时间顺序来说又不那么敏感,主要还是靠解说来承上启下。这种叙事策略比较中性,通用度高。

《小岗纪事》也是按照冬春夏秋的时间顺序,每集一个季节,但叙事上属于事件导向。比如第一集开场就是一场暴雪,从雪灾延伸到每一个受到影响的村民,环环相扣,不断推进。这种叙事策略代入感强,故事铺陈自然流畅,不过该片人物事件众多,非常考验创作者结构功力。

总体而言,现实题材纪录片在故事性上比较接近影视剧,相应地,其叙事策略也要综合考虑节目的艺术性与市场接受度,保证叙事流畅是市场导向的优先要务。

农村现实纪录片有其自身的创作特点和创作规律,但在实践操作中,如果在创作理念上不断推陈出新,那么相信纯纪实这种风格也会得到更好的发扬和运用。

猜你喜欢
小岗纪事纪实
杨塘纪事
不忘初心 小岗再启航
小岗精神时代价值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安徽部分地区为例
砚边纪实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正月纪事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