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写作引发的思考

2019-11-29 18:28张钰灏
科技传播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机器人生产

张钰灏

1 机器人写作的概念

较为全面准确的概念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所谓机器新闻写手(Robot Journalism或Automated Writing),其实是一个拟人化的说法,确切的说,是指运用算法对输入或搜集的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自动生成完整新闻报道的一整套计算机程序[1]。

其二,机器人写作主要包含3 个步骤:数据收集录入、关键信息提取和结构化处理、使用生成的文章模板生成新闻稿件[2]。也就是说机器人写作是一种程序算法,它将输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套用固定的模板,能够快速生成一篇新闻报道。

2 机器人写作的发展现状

2.1 国内

在国内,2015 年9 月10 日,腾讯财经频道用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发布了一篇名为《8 月CPI 涨2% 创12 个月新高》的报道,开了国内机器人写稿的先河。此后,新华社的机器人“快笔小新”,阿里巴巴联合第一财经的“DT 稿王”,以及今日头条推出“xiaomingbot”和南方报业推出“小南”等,不同新闻媒体推出的写作机器人越来越多[3]。

2.2 国外

2006 年,美国汤姆森公司将经济以及金融新闻稿件交给机器人记者[4]。这是机器人写作最早运用的案例,刚开始进入市场时,美国新闻业许多人对此并不看好。而现在在美国,大数据技术关联产业发展已比较成熟,形成由大数据掌控公司、大数据思维公司、大数据技术公司构成的产业链条,分别解决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算法设计三大问题[5]。能够不仅仅将技术革新和投入放在机器人算法的革新上,而更是开发出了与大数据方式结合的产业模式,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谋求自身发展。从2015年开始,国内外各大媒体就开始逐步拥有自己的写稿机器人了。《纽约时报》利用Blossomblot 向社交软件平台推送相关稿件;《华盛顿邮报》主要使用Heliograf 对新闻准确性进行核查;《洛杉矶时报》的智能系统则专门用于处理突发事件;路透社的Open Calais 可以作为编辑审稿的得力助手;《卫报》利用机器人Open001 选择网络热点文章,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机器人写稿在国外的新闻生产中已得到不同程度以及不同层面的使用[6]。

3 个人思考

3.1 机器人写作存在的问题

3.1.1 数据的使用问题

在大数据兴盛的时期数据的泛滥成为一种常态,甚至在公共领域也出现个人隐私数据在交易下“乱飞”的情况。首先,在人们积极使用大数据为自己创造财富,获取便利的同时,各种数据的使用及来源等方面被忽视了。对于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不力导致大量的隐私数据外流,而机器人在搜寻处理数据的时候往往难以考虑各种来源或使用的复杂问题,很有可能导致隐私数据使用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在大批量使用机器人写作之前,数据的安全保护应当是被纳入考虑建设范围的。其次,机器人难以辨别真伪数据,他们在获取数据后往往会直接使用而不考虑其真伪,稍有不慎用到假数据或是某些利益集团别有用心故意放出的虚假数据,所造成的后果有可能是不堪设想的,连锁反应会对民众产生一系列的错误引导,或许会造成恐慌社会不安定因素,一旦受众的不良情绪被煽动起来,导致群体极化等后果更是难以估量的。

3.1.2 机器人著作权及法律

机器人不同于人类,他们游离在人类的法律约束之外,因此对于一些“越界”的行为很难界定。现在机器人写作相关法律制度管理缺失又是现实中推广遇到的一大难题,因此笔者认为在相关制度完善草案推出之前不适宜大规模推广及使用。

3.1.3 议程设置及把关人效应

虽然机器人能够极大地解放新闻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传统的生产模式,但是在选择把关方面,人工还是无法替代的。机器人写作只能够依托数据进行相关的筛选处理,完成单篇新闻报道的创作。但是对于新闻重要性的排序,以及数据背后的深度挖掘,这些需要人力创造性和思考的工作,机器人以目前的技术是无法取代人类的。

3.2 机器人写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3.2.1 新闻生产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

传统新闻生产依靠编辑以及记者搜寻的事实信息,在此基础上的多角度整合以及加工从而产生新闻报道。而机器人写作将新闻产生拆分为以下环节:数据录入、计算机算法以及文稿生成、人工审稿三个环节,机器使得新闻生产“自动化”以及“标准化”[7]。使得新闻生产行业有“自动化”以及“标准化”的产业模式,适应了当今媒体的生产模式,因而利于信息的大批量整合与生产,同时适应了信息社会信息爆炸的特点,机器人写作能够稳定而较大批量的保证一定质量的供稿来源。

3.2.2 数据处理更精准,失误率明显降低

面对复杂的数据图表,人类记者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对数据进行分类选取,而且在大量庞杂数据堆砌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差错。但这些对于机器人写作都不是问题,他的数据抓取以及分析能力结合海量信息数据库,最终生成的数据新闻要比人工写稿产生的数据新闻更丰富且失误率更低[8]。机器人写作在数据的处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分析精准而且快速,通常伴随着低失误率,做出的数据新闻往往能够容纳更多的数据,可读性及严谨性大大加强。

3.2.3 个性化定制开展的可能性

“长尾理论”越来越在新闻传播中发挥作用。原来大众媒体的各个版面早已经按照受众的关注及点吸引力的高低排版制作完成,所以小部分受众只能依靠其他非主流渠道来获取相关信息,极不方便而且有时侯还很难获取的到。机器人写作加入新闻的另一个大好处就是能够按照用户的兴趣进行用户的个性定制服务,依据算法能够按照用户的兴趣精准推送相关的信息资讯服务,而新闻生产的分众化又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信息是新时代的宝贵资源,同时注意力也是新时代的稀缺资源,将两者结合便是个性化定制的初步方案,因此也从侧面解释了个性化定制对于市场开发的重要性。

3.3 记者面临的机遇

3.3.1 调查性新闻报道

因为机器人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办法做到深入调查以及相关的信源核实工作,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应当由有经验的记者进行调查性新闻报道。在接收读者受众反馈方面,人工也比机器人更加有优势。因而记者们应当加强调查报道的业务能力以及核实信息的更多渠道,使得人工的创造性以及机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3.3.2 评论以及引导舆论

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新闻单位的立场以及记者,评论员本身思想的呈现,这是经过长时间的思想体悟同时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以及阶层背景,尤其是社论等重要评论文章。此类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还在短时间内或几乎不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因而记者应当加强自己评论水平以及写作能力,把握人的创造性,在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更大的优势。

同时,在舆论引导以及社会议题的选择方面同样应当更下功夫,在人工负责的方面应该做到更加专精,确保核心竞争力。

3.3.3 专业化方向发展

虽然机器人写作已经渐渐进入我们的新闻生产领域中,我们应当把握其优势多加应用,同时也应当意识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各个方面努力提升自我能力,就能以更加从容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而随着机器人出现引发的一系列伦理道德的问题,应当在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中被逐渐讨论与解决。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机器人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