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声音
——广播节目可视化探讨

2019-11-29 18:28周绍懿
科技传播 2019年18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可视化广播

周绍懿

1 广播节目可视化基本简介

1.1 基本概述

广播节目可视化可界定为有关的广播信息通过视觉传播,或通过视觉获取广播信息,从而被吸引去收听、关注广播。广播节目可视化作为可视手段中的一种,其意义不仅在于能提升广播运营商的品牌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广播节目形态和可视化节目形态。伴随“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广播节目的可视化程度越来越高,广播节目和视频直播融合已成为互联网多媒体产业创新的重要部分。由此,借助可视化手段播出、及时推广广播节目,有利于构建一个全新模式的节目形式。

1.2 可视化形式

广播媒介独特的传播方式与特点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但可视化能够更直观的呈现出播送节目的内容,能通过有效的传统广播宣传及新媒体宣传预告,并以视觉特征的形式,使受众在感受过程中认知到广播节目的视觉特点,且逐渐接受和认可。同时,关注、收听广播节目也有利于让广播更具备时效化[1]。在“图片/视频+文字”的形式下,广播能够对所有广播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让更多读者悉知广播节目的信息内涵,也能让广播节目与在线直播、户外直播的形式与电视节目进行统一。

2 广播节目可视化的发展方向

2.1 直播室可视化

不同类型广播节目覆盖的受众各不相同,相对来说,电视媒体面对群体最广,包括老人、小孩、中青年等各类人群,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播送时间段长,能将画面与声音直接灌输到人们的感觉神经当中。而广播节目的受众对于时间限定要求并不高,伴随性是广播节目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多以受众随机或特定听取。由此,将可视化融入广播节目当中,搭建视频直播室平台,设定必要的互动形式,引导主持人根据挑选或随机抽取的受众进行互动,有利于让广播节目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切。同时,受众也能在真实的平台中感受直播的空间氛围和直播场景,例如主题公园、商业市区、模范小区、示范性学校、基层企业等。具体表现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受众时常会听到一些关于路况的广播推送,这些广播推送就是某些道路的实时反映[2]。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将路况信息传输给受众,让受众既能听到这些“神秘”的声音,也能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2 互联网——广播媒体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广播电台也能充分融合各个媒体平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荔枝FM 和喜马拉雅FM 平台。通过在平台中汇总相关网络信息资源,在同类型的媒体中看到各类媒体的优势,使广播媒体具有宣传的价值。首先,互联网推送中,能够将普通媒体传导至微博、微信,并借助电子刊物、电视、LED 屏显广告以及抖音、梨视频等平台,再通过DJ/播送主持人介绍出相应节目的内容。其次还可以通过弹幕和背景板等,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有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信息,进而实现广播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宣传。

例如,无锡广播打造的“周五见”可视化品牌,在每周五全天各时段推出视频直播节目,将原先传统电波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节目变为“听得见的声音,看得见的主播”。可视化平台的搭建与推广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多重手段彰显出广播节目互动性强的特点,并结合多媒体平台传递有价值的声音。再如,每年度的无锡广播十佳颁奖典礼,也是通过视频直播等可视化手段,给受众一个听得见、看的清、摸得着的全新互动场景,不仅丰富了传统广播的节目形式,更有效提升了广播品牌影响力与传播力。第二,通过采用各类网络平台宣扬出平台的属性,结合必要的传播推广信息进行抄送,使移动互联网能够全阶段体现出“同步”的原则。不少传统的品质较高的传统广播节目,会同步出现在荔枝FM、喜马拉雅等平台当中,都能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传播出节目预定的宣传导向[3]。同时,在多重信息的支持下,新媒体平台能打造出一个“一体化”的咨询机制,并结合嘉宾互动的模式构建出一个必要的反馈机制,有利于凸显出“创新”的特征。第三,随着部分“听书”软件的推广,将传统电子报刊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进行网络信息传递,并在必要的运用机制中进行综合传播。同时结合了直观性的视频内容呈现出动画、包裹的特征形式,有利于让传统的广播内容更为生动,也间接发挥出出“看得见”声音的价值特征。

3 可视化广播节目的发展应用策略

3.1 强化节目质量,提升节目品质

在现有的视频直播模式中,出现了很多新颖的互动方式,特别是最近比较流行的弹幕模式,让受众能够及时地互相交流观点。传统广播节目的最大吸引力就在于主持人的“声音魔力”,可视化发展后这种魔力就被削弱了,信息传达的感染力也就随之削弱了。因此重视对节目质量进行监管,并结合综合管理的形式打造出高品质的节目内容,有利于提高可视化广播节目的吸引力。由此,需从以下几点进行实践配置:

第一,需根据不同节目的特色打造出每一个板块的特征形式,并在实践过程打造出一个服务水平较高、应用较为广泛的广播内容,有利于全面凸显出“声音”为基础的广播氛围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广播电台需要选择感染力较强的声音,并在一定实践基础中凸显出广播的特色内容,在必要的实践基础中理顺广播特色与广播电台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打造出一个口碑较好、探究问题较为全面的广播内容,根据广播内容的深层影响方向配置节目效果,这对于强化节目效果是有利的。综上,需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进行探讨,并结合广播节目效果形式打造出一个资深媒介氛围,有利于促使广播媒介的发展趋于良性循环模式发展[4]。

第二,插入碎片节目板块模式并构建多元化的娱乐艺术空间形式。通过必要的情境融入,让原本“稍纵即逝”的广播节目更为充实,也更具备较好的节奏特征。在现代城市化生活的日益快速,城市建设发展更为迅速的生活背景下,受众需要在“听”“看”的过程中短暂的放松自己,得到享受。由此,就可以融入精简、短小的碎片化、杂志化节目形式,并拓展多种推广文体。网络视频直播的兴起,打通了广播全媒体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视频直播这一传播形式使其全媒体传播新架构的搭建显露雏形。对广播电台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扩展创新思维,创新直播互动模式,打造品牌内容是大势所趋。除了传统的广播节目进行日常的可视化直播外,广播电台还可以主动进行主题策划,抓住受众心理,全方位满足受众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做到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最后,配置出一个“团队性”的节目内容,让广播节目创作中能够及时调用各类资源,让受众感知时代氛围。例如交通音乐频率可在新媒体背景下强化直播的特色属性,以此构建出一个集时尚、音乐、潮流于一体的音乐空间,不仅提升了节目气氛,也能在必要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情感、生活方面的交流,以此提升整体节目的档次属性和优势价值。

3.2 构建“一体化”的推广办法

日播节目的现场直播受多种因素影响,最初满足的多是受众的窥探欲望,一旦审美疲劳出现,受众的注意力必然会转移。如果保持原有的以受众为导向的传播模式,受众就会越来越少,受众的注意力也会转移到其它节目上。强化构建“一体化”的意识氛围,在过程中提高广播传递的有效性,使节目整体的配置、制作水平得到全阶段的提升。由此,需在完善节目推广形式。例如可采用短信/微信/微博等平台推送出相关节目链接(官方认证平台),引导群众能够根据链接及时参与相应的活动,也能让人们根据必要的观看环境进行综合体验,有利于让节目(广告)更加立体化。总之,构建“一体化”的推广办法,让人们根据推广节目的语音内容、图像内容进行认知与感知,有利于实践后期节目营销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声音、图像、视频融入传统广播节目当中,使广播节目具备“看得见”的属性,有利于强势体现新媒体的发展形式及发展特征,这对于提高广播节目的品质与发展价值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可视化广播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