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对策探析

2019-11-29 17:08:59
科技传播 2019年20期
关键词:科技人员科技人才陕西省

张 莹

我国自1995年出台《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具有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社会职责;2010年正式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探索与实践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指导措施和方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网络教育”“办好继续教育”;2018年出台《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上文件均为进一步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工作和继续教育指明了方向,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当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陕西省作为科教大省,现有科技活动人员27.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0万人。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是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和保障。对科技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升其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对于推进落实陕西省“五新”战略任务,发展“三个经济”,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中科技人才是指从事科学或技术工作、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较高创造力、并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对专业技术人员持续进行知识更新,拓展和完善其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提高其素质和竞争力的一种教育体系。本文主要从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出发,结合德国和上海继续教育培训成功案例带来的启示,对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 陕西省科技人才公需课培训现状

1.1 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整体建设仍有待加强

陕西省自1997年起就公布施行了《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一直沿用至今,2010年发布《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发布《陕西省专业技术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陕人社发[2012]28号),2014年发布《2013-2017年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陕发[2014]2号)、《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管理的办法》(人社厅发〔2014〕70号),并在2016年12月发布《2017年陕西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相继对继续教育课程实施与管理、基地建设、学习内容、学时、学习形式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规定和要求。但总体而言,对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并不完善,制度整体建设仍有待加强。

1.2 课程体系不断更新,但课程吸引力较弱

陕西省科技人员公需课培训课程体系每年都有变化和更新,以顺应时代要求,从专业技术人员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心理健康调适到精准扶贫、大数据等课程均有涉及,但给人感觉更像“锦上添花”的选修课,而非对科技人员“雪中送炭”的核心课程,缺少更贴近科技人员实际能力提升需求的课程设计,课程吸引力不足。

1.3 培训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培训系统有待完善

从整个培训体系来看,陕西省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并没有对接受培训的科技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因此培训课程针对性不强,培训形式以面授和网络授课为主,形式单一。除此之外,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只是对学习成果的简单考核,并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反馈,从而导致整体培训效果欠佳。

1.4 忽视学习者需求,科技人员多数迫于职称评审需要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

通过对参加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的科技人员进行调研发现,科技人员多数迫于职称评审需要参与培训,并没有自主自发的课程培训需求,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其真正的培训需求并没有被发现和重视。

2 德国和上海继续教育培训成功案例的启示

2.1 德国继续教育培训的启示

周伟在《德国继续教育创新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一文中总结了德国继续教育管理的特点与成效:

1)重视继续教育并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

2)坚持实施“双元制”,即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共同实施;

3)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4)坚持行业自律;

5)坚持实施远程教育。这里的继续教育培训并不单纯指对科技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培训,但它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从德国的继续教育培训案例可以看出,其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第一,对继续教育培训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保持与时俱进;

第二,由市场主导而不是政府部门指定培训相关内容;

第三,充分认识到行业自律的重要性,不背离继续教育培训的初衷;

第四,坚持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使培训对象能更便捷地参与到培训当中;

第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教育培训绝不“纸上谈兵”,一定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2 上海继续教育培训的启示

潘晓燕在《人才培养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提升的成效分析——以上海专业技术人才公需项目培训十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一文中总结了上海公需项目培训的成效和经验,主要体现在逐步完善的培养培训组织部署、与时俱进的课程设计、日趋完善的培训体系、“互联网+培训”的创新模式、不断创新的组织管理等。

上海专业技术人才公需项目培训尽管谈不上十全十美,但它无疑是成功的,是东部沿海地区公需项目培训的成功典范,其培训组织和创新管理对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尤其在吸引人才由“被动培训”转变为“主动培训”的措施和做法方面。

3 提高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成效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体系,为提高培训成效提供保障。

培训制度是基础,是培训规范化和达到培训成效的保障。要进一步完善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在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培训计划、培训流程以及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模式等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符合陕西现代高科技人才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

2)进一步创新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优化组织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知识更新工程的作用。陕西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应遵循多样化、效益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层次、类型,设计培训内容灵活多样、适用于科技人才不同需求的培训模式,并有助于提升陕西省整体科技绩效,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知识更新工程的作用。

3)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系统,助力陕西省科技人才成长,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

(1)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开设订单式培训课程,增强课程针对性。针对陕西省科技人才进行充分调查和全方位的培训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有吸引力和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为实现培训目标夯实基础。

(2)优化终身教育体系,对陕西省科技人才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规范化、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培训的系统性原则体现出培训是一个全员性、全方位、贯穿个人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因此,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应不仅仅服务于科技人才职称评审需要,还应对优化高等教育体系、优化科技人才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起到助推作用,而规范化、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是发挥这一作用的关键。

(3)建立授课专家库,多途径发掘优秀师资,注重培训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和高素质。授课专家是培训流程的源头,培训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培训质量的好坏,因此,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多途径发掘优秀师资,建立授课专家库,对于提高陕西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建立培训考核与反馈机制,突出培训实效。培训评估作为培训流程的最后环节,其结果直接作用于培训的改进。对培训效果的考察不应只通过对培训对象的简单考试进行,还应考察培训内容在陕西省科技人员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科技工作实际产生的影响,切实通过培训考核与反馈,增强培训实效。

(5)运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模式,与面授培训相结合,拓宽培训渠道,选择优质培训资源,优化组合各种培训模式,以更好达服务陕西省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和素质能力提升的目的。

(6)借鉴外省或外国有效的培训经验,通过对外合作、学习与交流、培训外包服务等多种途径整合优势培训资源,学习成功案例,创新和完善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的组织部署,多层面探索和提升陕西省科技人才专业知识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拓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面,打造人才高地,推进陕西省科技人才队伍发展,进一步优化继续教育培训与职称评审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4 总结

对比德国和上海市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继续教育培训发展,陕西省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培训还需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优化培训模式,拓宽培训渠道,集中优势培训资源,建立真正服务于陕西科技人才队伍发展、推动陕西科技进步的培训系统。

猜你喜欢
科技人员科技人才陕西省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2
聚焦两会
陕西画报(2018年1期)2018-11-17 19:33:14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8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0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西藏科技(2016年10期)2016-09-26 09:01:49
制造业企业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撰写田间试验报告的水平
现代农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0:37
科技人员也应实行排名制
发明与创新(2015年1期)2015-02-27 10: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