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晓丹
(广西桂江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采木材资源逐渐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承担着各种职责与社会责任,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储备林建设对林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可以说,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是推进树木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直接关系着我国国计民生,同时也是林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项重要保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提供积极推动力。对国家储备林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储备林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的程度与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对储备林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重视储备林建设管理的创新性改革。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储备林建设中,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各种经济产业建设,不仅无法满足林业发展要求,还使城市形象受到一定影响。此外,自我国开展储备林建设项目以来,虽然给予了大量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但是由于保证制度不健全,在储备林建设规划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不能准确对储备林建设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定位,所举行的活动也不符合林业发展需求,管理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储备林管理办法也不完善,忽视储备林建设中能耗问题,导致储备林建设开展存在一系列问题[2]。
从当前储备林建设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过分注重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储备林建设的应用和指导,甚至有的领导者抵触储备林建设,没有正确认识到储备林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普遍存在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轻视储备林建设的错误观念。一味的提升地区经济与生产能力,对储备林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认识不足。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木材消费国,而储备林建设需要的资金非常巨大,且储备林建设周期长,需要7、8年的时间才可以逐渐获得效益。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到2020年,我国木材缺口将达到2亿m3,同时对于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研究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储备林建设[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储备林建设是当前城市综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储备林建设具体操作中,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尤其对社会资本引入不足,再加上垃圾处理等相关费用没有有效利用,造成储备林建设的各种费用投入比较紧张。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与引导,但是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维持大规模的储备林建设[4]。当前我国储备林基地建设共有1400万m3,储备林建设周围长,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储备林建设,不仅给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带来严峻挑战,也给长期贷款的贷款方造成很大压力。
PPP模式也就是公私合营模式,是政府与相关企业或者个体通过合作方式组成的一个权利义务关系,在PPP模式下,政府或者公共部门与个体、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非常明确,各自承担着其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也共同承担储备林建设和运营管理。随着我国在储备林建设方面投资与关注力度不断加大,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也对融资模式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储备林建设市场逐渐向国际化与多元化方向转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PPP项目摸块决策划的直接依据在于判断拟建项目采用PPP能否实现物有所值,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与政府的有效合作,在加快储备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PPP模式下在储备林建设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与国家广泛讨论的焦点,借助PPP模式加快储备林建设,出发利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势,提高储备林建设项目质量与效率,保证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我国各的范围内储备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状况比较良好,在我国储备林初期发挥着指引与模范带头的作用[5]。
在低碳环保不断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储备林建设成为社会各界与相关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在PPP模式下,企业与政府成为管理者,同时政府发挥至监督管理职能,在储备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与分析周围空间的融合,也就是说储备林建设要体现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地域空间。在PPP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与各项生产要素得到合理分配,政府与相关部门清楚地掌握与了解储备林建设的具体内容,必须根据城市经济发展与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规划,且对项目开发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与管理,一旦出现与合同不相符的情况时,立即与项目公司负责人沟通。此外,由于当前人们对自身居住的周边环境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就需要在兼顾商业价值基础之上,重视对环境要素的分析与添加,将储备林建设作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关键目标,在整个项目运行期间,根据项目建设与维护的要求进行维护与管理,且充分分析影响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可行性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难题,切实有效地保证储备林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一般来说,储备林建设占地面积非常大,建设周围长且工程量也很大,因此,储备林建设方案的设计十分复杂。大量木材需要进口,林业资源缺口巨大,当前木材供求关系十分紧张。为了改变当前我国林产品质量低与资源紧缺的现状,企业与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必须综合考虑与分析储备林的实际情况,将储备林项目良种化改培育集约经营进程推进作为储备林的工作重点,对储备林的各个环节与各个阶段的节材措施、环保方式以及节水、节电、节能等多方面进行具体规定。对于珍稀树种、母树或者生长状况良好的优级林木进行综合考察与研究,将生长不良的林木或者无用的林木及时清除或者伐除。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是政府、社会以及广大群众共同的责任与义务,而实施储备林建设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有林场和私有林场都应该使用良种育苗和集约经营方式进行培育,且置顶完善的储备林建设技术流程与规章制度,使得操作进行合理化与规范化,以此提高森林资源的总体质量。
储备林建设必须要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我国实施储备林建设,是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就储备林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虽然我国储备林建设面临很多问题,但也加大了对储备林建设的政策扶植与引导,各种措施也得到具体落实,储备林建设进程也进一步加快,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