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29 15:58王慧琳
绿色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营林造林营造

王慧琳

(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林场,辽宁 阜新 123100)

1 引言

目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森林及营造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营林造林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大大提高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的储备量,甚至已经远远超过林木的消耗量,大大改善了生态质量。营林造林对森林资源的提升作用显著,在营林造林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将我国新疆、内蒙、西部地区及东北三省建立为一个绿色的长城,种植面积达到了近40亿亩,为当地生态起到了重大的改善作用。为此,需要大力提倡营造林工程的建设,提高营造林的建设质量。

2 营林造林的重要意义

2.1 减低噪音、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作为天然的净化器和消音器,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中的杂质尘埃,也可以极大地阻隔工业和生活噪音。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每天都充斥在汽车、工厂的噪音和污染物中,严重地影响着自身身心健康。

2.2 保持水土、阻挡风沙

我国的中西部地貌特点容易产生土壤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造林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营造林可以使树木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并极大程度地聚积水分,涵养水源。这在地貌条件较为陡峭的区域,效果明显,同时营林造林可以减少坡地的土壤腐殖质的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极大地提高此区域的种植能力。

2.3 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营林造林的后期,等到树木成长壮大,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种植果树,可以采摘水果。还可以种植药材、橡胶等林木,这些经济林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2]。

3 营林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3.1 营林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3.1.1 缺少专业的林业人才

营林造林工程不是简单的种植活动,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想保证优良的营林造林工程,就得聘用专业的林业技术人才。在实际的营林造林活动中,会遇到例如苗木选择、病虫害防治及后期管护等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正确地外理,才会提高营林造林的效果。目前,最缺乏对提高苗木成活率的相关技术人才,限制了我国造林的发展。

3.1.2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任何事物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其管理必不可少。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是一个事物实现长效性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的营林造林管理方面在科学化和系统化方面相对缺失,这就导致了林业难以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只有积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解决林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3.2 营林造林中的影响因素

3.2.1 营造林前期设计的不合理

这主要是表现在营造林建设的前期,相关的设计单位对于营造林工程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有意将营造林设计流于形式。设计中没有完整的设计方案,且设计方案的材料和内容不健全。在一些营造林工程中,没有进行前期的设计,一边施工,一边进行设计工作,导致设计的质量较差。

3.2.2 项目验收不符合标准

整个营造林项目完工之后,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对于整个项目的自查和验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项目内容,在实际的实施中却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无项目自查验收,也不存在验收的报告等资料;验收过程的要求不严格,使得整个验收过程只是走走形式;还存在验收上报时存在一些数据造假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营造林的备案。

3.2.3 后期养护不到位

一些地区的营造林工程,存在着后期的养护不到位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做到了把控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但是在整个营造林建设完成后,缺乏专业的苗木抚育和管理工作,导致苗木的生长状况堪忧,树木的存活率较差。

4 加强营林造林质量的措施对策

4.1 实行有效、科学的整体规划

在整个营造林建设的前期,就应该做好整个项目的规划工作。为了有效提升整个项目的政策,需要统筹兼顾。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在前期进行完整且细致的规划工作,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地方,需要集思广益,在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资金和人力的消耗。施工前期,要认真勘察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地域,分析当地的土壤,确定适合的苗木品种。考虑到这些,可以极大地提高后期苗木的存活率。在营造林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最优的施工方案,并进行全过程的检测,即使对存在的一些突发问题进行处理,或者对施工方案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整个造林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4.2 加强对栽培过程的质量管理力度

造林工程施工前期,对于地貌和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可以确定适合的苗木种类,通过测定土壤中湿度,可以为后期苗木栽植是否需要浇水提供依据。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苗木的栽植,栽植环节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为此需要对施工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操作培训,可以聘请一些苗木种植的专家和专业人士为施工人员进行指导,使得整个植树一步到位,不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返工,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的同时,需要配备一定的施工监督人员,严格监督苗木的种植、整地、培土、抚育管护等工作,对于操作不当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并落实施工的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一旦存在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源头处理。

4.3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营林造林时一个长久的工程,这需要资金的不断投入。林业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林业建设资金持续投入,并且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保证林业建设的质量。在必要时,林业工作人员要实地考察林地情况,在充分掌握和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的的前提下,在通过合理的分析对资金进行分配,要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同时,林业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林造林资金计划。

4.4 借助新技术强化对营造林的科学化管理

不同于其他的建设项目,造林工程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大,幅员辽阔的区域进行人员的巡查和管理存在这困难。为此,应借助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营造林进行管理。当前使用在此领域的新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这些主要是用来获取到整体营造林的状态等信息[3],以便更加高效地实现对营造林的管控。例如不同于以往低效的人工巡视,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全方位的观测到营造林在任何时刻的状态。做到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需要一定的资金和设备投入,这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后期的林木养护环节,借助科学手段监控和防治病虫害,提高土壤的效力,保证林木不断成长。

5 结语

营林造林作为国家的重大举措,其工程质量的高低关乎民生,也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所以我国的营造林建设需要更加重视质量的提升,提升对影响营造林质量因素的分析能力,借助于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升整个造林项目的质量,并积极探索经营新模式,探索出营造林同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营林造林营造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数字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