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小宁
非核心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当学术评价体系、办刊理念、办刊定位、编辑职业倦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存在着办刊特殊不鲜明、稿源结构以校内稿为主、作者身份偏低等稿件质量偏低的现象。稿件质量是学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非核心高校学报要想谋求发展,必须积极应对、破解发展困境。
作为非《中文核心期刊》、非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近年来,通过更新学报办刊理念,争取外部政策支持,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积极开展选题策划,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构建良好作者编辑关系,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手段等一系列措施。刊发稿件质量得到大幅提升,高水平作者比例不断提高,期刊影响影子持续提高,学术影响进一步扩大。
2018年,《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文章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探寻非核心高校学报吸引优质稿源的策略,以期为非核心期刊编辑同仁提升稿件质量提供借鉴。
从非核心高校学报稿件作者单位的分布情况来看,校内作者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相当一部分学报校内作者把自己学校学报看作“自留地”,将高质量文章投往校外核心期刊,把自己所在单位的学报定位为职称评定、项目结项的凑数期刊。
相当一部分非核心高校学报将自己定位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其栏目设置、刊发稿件方向几乎都涉及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认定的13种学科门类。缺乏明确的办刊特色和发稿方向,没能形成鲜明的办刊特色,形不成竞争优势,发展动力不足。
非核心高校学报作者学历职称存在偏低的情形,非核心高校学报相当一部分作者身份为在读研究生、校内教辅行政人员,这部分群体学术素养相对较低,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术训练。其论文的学术性、创新性不强。
非核心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报主办单位的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背靠事业单位大树,市场意识、危机意识不强。部分编辑有着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懈怠思想。在稿源拓展上存在等米下锅,来什么稿发什么稿的办刊心态。在服务意识上没能树立以作者为中心的服务里面。在传播手段上,不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在编辑理念上,还停留在文字编辑阶段。
当前,在职称评定、毕业升学、聘期考核、课题结项等学术评价体系中,出现了“唯核心期刊”现象,即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学术论文被理所当然地认定为学术水平高。这使得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发表学术论文时首选核心期刊。非核心高校学报每年的投稿量不及核心期刊的1/10。相比于核心期刊,非核心高校学报在稿件选取上存在明显的劣势。
非核心高校学报编辑部作为学校的教辅部门,相比教学科研单位,其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造成编辑职业归属感不强。此外,编辑工作的内容枯燥、工作性质单调、个人成就感低使得编辑人员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给非核心高校学报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理念实现了四个转变:由过去的“等米下锅”转变为“开门办刊、广拓稿源”;由过去的“刊发校内稿为主”转变为“注重开发校外优质稿源”;由过去的“文字编辑”转变为“选题策划编辑”;由过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刊”转变为“专业化特色化刊。”
在借鉴其他高校学报的相关奖励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与学校领导、校内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以校长联席会议纪要形式通过了单篇文章作者稿酬,特约栏目主持人费,专家审稿费,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转载等一揽子优秀稿件奖励办法,以此,来吸引高职称作者、高学历作者、高质量作者稿件。
2010年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国内率先与中国知网合作开发,引进并逐步优化了网络投稿采编系统,实现了作者全天候投稿、专家随时审稿、编辑人员随时随地处理稿件的无缝对接。初审、复试、专家外审环节的时限都有了明确的限制。2016年与中国知网合作实现了学报整期优先出版,将网络出版时间提前2个月左右。2017年为适应手机网络用户的增加,在电脑网页版基础上,制作了手机版网页,进一步扩大了传播渠道。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结合学报办学特点,积极围绕“农”字特色,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登门拜访等形式与国内相关学科高水平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建立密切联系,介绍学报办刊特色、奖励政策、年度重点发稿方向,积极围绕国家1号文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与高水平作者深入研讨交流,开展相关主题栏目策划。3年来,学报累计组织涉“农”领域选题策划16次。
近年来,积极收集、关注涉“农”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会议,多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积极选派编辑坚持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论坛、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农业经济论坛等“三农”问题领域相关的年度学术会议,走进涉“农”科学研究的学术圈、作者圈,通过介绍栏目特色、发放征稿简则、赠送样刊等方式,与高水平作者做朋友,提升刊物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树立以作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上门拜访的方式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政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中心,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团队,高职称、高学历作者群体建立密切学术联系。
2015年创办“渡与度”“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公众微信号实现学报录用情况、出版动态、年度选题方向、特约栏目约稿计划向在微信公众号内及时向学界公布。目前,“渡与度”总用户数1 202人,“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总用户数840余人。此外,还通过公众号组织了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相关会议信息发布、作者沙龙等线上线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还将每一期学报制作成为电子刊在官网免费同步下载。
学报高职称、高学历作者占比大幅提升,2017—2018年期间,《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论文中双一流高校作者占比为45%,高级职称、博士作者占比为100%。高质量稿件不断增加,一部分文章被国内三大学术文摘转摘收录,其中1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文章入选《新华文摘》论点摘编,3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5%的文章入选《人大复印资料》目录索引。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影响因子2016年为0.375,2017年为0.457,2018为0.646。全国25所以农业大学冠名的高校中,有17所出版有社会科学版学报,在2018年影响因子排序中《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列第9位,前8位均为核心期刊。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优秀社科学报,2018年,《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
()()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按照二八定律,80%的学术论文投到了20%的核心期刊,而80%的普通期刊的只有20%的投稿量。稿件质量是学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受学术评价体系的影响,非核心高校学报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自投稿质量偏低的严重制约。
如何吸引优质稿源是非核心高校学报面临的最大问题。非核心高校学报不应妄自菲薄,应积极通过转变办刊理念,树立作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不断优化编辑出版流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登门拜访等形式,与最广大作者建立密切联系,不断扩大学术期刊自身在学术圈的知名度,吸引优质稿源,破解非核心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