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华
(湖南省资兴市天鹅山国有林场,湖南 资兴 423406)
资兴市是国家重点林区县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积27.16万hm2,林地面积21.42万hm2,其中松林面积1.85万hm2,占乔木林11.64%。是资兴的主要树种。马尾松毛虫是危害松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取食松针。大面积发生时,松针被吃光如同火烧一样,造成严重灾害。其寄主主要是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火炬松、南亚松等。其毒毛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会导致皮肤发炎、关节肿痛甚至残疾[1]。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发展成灾与其生物学特性、林分结构食物的多少、生态环境的好坏、害虫天敌多少等有关[2]。根据其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作出科学的防治,对有效防止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减少林农的经济损失,保护资兴的森林资源有重要的作用。
马尾松一年发生2~5代,在河南以年2代为主,在长江流域各省一年发生2~3代,广西、福建南部年3~4代;在海南一年4~5代。在长江流域地区越冬幼虫于4月中、下旬结茧化蛹,5月上旬羽化产卵。5月中、下旬有第一代幼虫孵化,初龄幼虫群聚危害松树针叶,呈团状卷曲枯黄; 4龄以上食量大增,将叶食尽,7月上旬结茧化蛹,羽化产卵。7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孵化,9月上旬结茧化蛹,9月中旬羽化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孵化出第三代幼虫,第三代幼虫于11月中旬越冬。幼虫一般在树冠顶端松针丛中或树干上树皮裂缝中越冬;卵大多产于树冠中下部的松针或小枝上,聚集成块,每个卵块一般300~ 400粒卵。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雌性成虫具有释放性信息素特性,成虫多为顺风迁飞雌虫喜欢在健康松林产卵。此虫在该市一年发生3代,每年各代发生期相对稳定,各虫态出现盛期只相差3~7 d。
马尾松毛虫成虫颜色变化很大,有灰白、灰褐、黄褐,茶褐等色,雌蛾体色比雄蛾浅,雌蛾触角短栉状、雄蛾触角羽状,前翅外缘呈弧形弓出, 翅面有3、4条不明显向外弓起的横条纹。 后翅三角形,无斑纹。幼虫头黄褐色,胸部第2、3节间面簇生毒毛,形成明显的毒毛带,呈蓝黑或紫黑色,有光泽。体侧生有许多灰白色长毛。3龄前体色变化较大,1龄幼虫黄绿色或黄灰色,股部第2~5节两侧有4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2龄幼虫暗红褐色,混生小白点,中后胸背面出现2条黑色毒毛带。3龄后幼虫第9腹节腹板前缘2/3处有一近透明的浅色圆斑[3,4]。
根据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征及当地林分状况,马尾松毛虫防治工作应充分掌握虫情变化,做好预测预报,提早预防。以营林防治、生物防治+仿生药剂防治为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保护马尾松毛虫的天敌,充分利用食虫鸟类,从化学防治手段向生物防治转变。用较小的防治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使林分中的尾松毛虫与天敌之间能够达到动态平衡。确保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
充分利用各村护林员巡山时对各个小班进行病虫观察,及时上报病虫信息。根据护林员报告病虫信息,组织技术人员实地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写出虫情调查报告,提出具体防治技术措施。
在马尾松纯林利用森林抚育时进行补植补造一些阔叶树种,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选择松阔混交,营造针阔混交林。利用森林精准提升项目对现有疏林适时补植,提高林分的郁闭度。造林时松树与多种阔叶树混交,合理栽植密度。禁止过强度采伐,改善林分生态环境,吸引马尾松毛虫天敌,招引食虫鸟类。防止马尾松毛虫爆发成灾。
4.3.1 以虫治虫
应用赤眼蜂防治第一代和第三代马尾松毛虫卵每亩放蜂10万头左右,防治效果一般为50%~60%,第二代高温季节放蜂效果差。
4.3.2 以菌治虫
在11月到次年4月喷撒含孢子数5~20亿/mL的白僵菌液,或含50亿个/kg孢子的菌粉1~1.5 kg/亩防治越冬代幼虫效果好。高发季节。用1~2亿孢子/m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每株施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 1 mL ,施药量 3000 mL/hm2,防治3~4龄幼虫效果极好[5]。
在松林中挂黑光灯诱蛾,1 hm2放1~2盏黑光灯诱集成虫的,诱蛾效果极佳。在有条件时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以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在松毛虫发生地,对松林严重威协的情况下采用药剂防治。小面积进行,达到治点保面的作用,应抓住越冬幼虫和2~3龄幼虫施药。
在必要情况下,1亩30 g采用灭幼脲、1亩5 g杀蛉脲等进行地面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
施药方式的选择。喷雾:多采高浓度、低喷量、细雾粒超低量或低量喷雾。地面防治喷雾应选择水源方便的地方。超低量喷雾要求气温30 ℃以下、相对湿度50%以上、风速小于3 m/s。喷粉:水源缺乏的地方可考虑使用,喷粉作业一般在早晚有露水时或小雨后效果较好。放烟:在人畜活动少的偏远山区,林分郁闭度大,虫龄小而虫口密度大时可考虑,应在傍晚气流稳定或气温逆增情况下作业。松毛虫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喷烟。若必需采用,则应选择药剂,在大发生初期防治小面积虫源地,迅速压低虫口。对下树越冬的松毛虫,在春季上树和秋季下树前,可采取在树干上涂、缚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制成的毒笔、毒纸、毒绳等毒杀下树越冬和上树的幼虫。
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与食料、气候、林型天敌等关系十分密切,防治此虫时应多考虑。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工作,应建立在充分掌握虫情变化,做好科学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不同的发生地因其松林状况、地理气候环境、林分情况,以及监测防治技术手段等因素有较大区别,科学制定防治措施,不同情况要分别对待制定防治措施。
(1)在高发时抓住越冬代幼虫与2~3龄幼虫采取化学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但化学防治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产生抗药性,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2)以生物防治为主导,借鉴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防治经验,在有效控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同时,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资源,通过营林措施,补植补造,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条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逐步实现可持续控制。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防治逐步达到控制此虫的目的。
(3)要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从化学防治为主转向生物防治为主,保护天敌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资兴市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根据马尾松毛虫发生的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充分利用营林措施,在必要时用一些生物农药及仿生物农药,尽量少用化学农药,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保持物种的多样性。综合防治不是把马尾松毛虫消灭,而是将其数量控制在允许值内成为弱势种群,与天敌达到生态系的动态平衡[6]。 以防止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有效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