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建筑用凝灰岩矿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

2019-11-29 10:12叶益孟
绿色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林地植被区域

叶益孟

(浙江省松阳县林业局,浙江 松阳 323400)

1 研究区概况

凝灰岩矿石硬度较高,力学强度较好,适合于拌制混凝土的骨料。由于研究区域及周边地方现在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对建筑材料的需求较大,因此,该矿的销路情况较好,具有较大市场潜力[1]。

项目区地处山区,毗邻水库,有乡级公路可以通达,人为活动较强,野生动物活动较少。经实地踏查与访问,该项目拟使用林地范围地处低山丘陵,森林植被以杉、松、灌木为主,该植被群落是中亚热带最常见的植被群落之一。林地范围内未发现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固定栖息地。经当地林业部门核实,使用林地范围不属于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繁殖保护地,也不属于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无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原生地方分布。

但是由于项目的建设,必然会干扰在此生存栖息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种群和个体,而且这种破坏是不可逆转的。这将导致生物个体数量的减少,但因为这些生物物种是分布较广,不会对种群产生大的影响。同时项目的建设也会扰乱鸟类和兽类的正常活动,使其向别处迁徙[2]。

2 生态效能影响分析

从生态脆弱性方面分析,项目所地不属于脆弱生态系统区域,所以项目建设总体上来看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极小,但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会破坏项目区的原地貌,使原有的森林植被受到破坏,同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落实批准的环评报告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护与治理,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

从生态安全性方面分析,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性主要分二类:一类是江河的发源地源头,另一类是对城市等人口、经济集中地区有重要保护作用的地段。本项目使用的林地既非位于江河源头等重要地段,也不属于人口集中区域,使用林地不会对区域生态安全性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3 景观风貌影响分析

项目区周边无风景名胜区,项目区内无其他可供开发的自然景观资源,亦无各级政府重点保护之文物,因此,工程建设使用林地不会对区域内的名胜古迹、森林公园以及景观资源等景观风貌产生不利影响。

4 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工程建设在施工期间,施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是自然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矿山开采时,凿岩、爆破作业、破碎作业及铲装运输作业等工作会产生废水、废渣、废气、废油、粉尘、噪声等对环境不利的一系列危害,将对环境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4.1 空气污染

在施工阶段,土石方开挖、开采平台修建、建筑材料装卸、堆存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能在施工期间配置工地防尘防护网;材料堆场避开风口;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清洁;减少露天堆放,减少裸露地面,对露天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场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编织布封盖等措施,对施工扬尘量进行有效控制。

4.2 噪声污染

项目建设期内,打桩、混凝土振捣、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噪声会带来噪音污染。对此,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高噪声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减少设备非正常的噪声;施工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和噪声敏感时段;除抢修、抢险、施工工艺或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尽量不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特殊要求需夜间施工的,报环保部门审批,并且告示附近居民。

4.3 废水污染

施工生产废水经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后回用于混凝土搅拌机;对地表径流水进行油水分离,沉淀池沉淀,使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后部分回用于矿区作业、部分外排进入矿区东侧河流;施工期生活污水需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旱作水质标准后用于周边农田、林地灌溉。

4.4 固体废物污染

建设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按照当地城市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不能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应统一收集,及时运到指定点(如垃圾填埋场);矿石废渣部分用于塘渣外卖或作铺路基等处置,土质较好的表土可存放排土场内做后期复绿之用。

4.5 森林资源及林业产生发展影响分析

从影响研究区域森林总量分析,项目拟使用林地面积11.2842 hm2,约占全研究区域林业用地总量的0.001%;项目拟采伐林木蓄积1321 m3,约占全研究区域林业用地总量的0.003%。项目使用林地对研究区域的林地和林木资源总量影响很小,因此不会对当地森林资源总量带来明显影响[3]。

从影响研究区域林业生产发展分析,项目使用林地11.2842 hm2,由于使用林地的面积所占比重较小,且主要只涉及人工商品林,因此,对当地林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大。另一方面,项目使用林地必须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所缴森林植被恢复费将促进项目区域的森林植被恢复和加强林地资源保护工作。而由于项目的建设,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建设发展。

5 使用林地可行性分析

5.1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研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各类建设对石料建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随着研究区域政府禁砂令的颁布和实施,河道、溪沟中的自然砂源得到全面控制。该项目引进当前业内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在当地山体中开挖优质矿石,生产出抗压高、质量坚硬的机制砂产品,产品性能远远高于自然砂,将从根本上促进建筑、道路等行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研究区域总体规划,对满足研究区域基本建设对建筑石料矿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需要使用林地11.2842 hm2,但是从对当地整体发展来看,该项目使用林地十分必要和迫切。

5.2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的选址考虑了矿区地质特性,石料矿体形态、规模、质量,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对矿区范围的布置较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和尽量不占或少占林地的原则。本项目拟使用的林地必不可少,其面积、蓄积占研究区域林地面积、蓄积的比重较小,对研究区域森林资源总量影响甚微。项目使用林地范围内,森林植被以杉木、马尾松为主和小量的阔叶林,区内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古树名木资源,生物多样性不丰富,不存在生态脆弱性方面的影响。

以上分析表明,项目建设选址合理、总体布局科学。使用林地面积相对较少,对区域森林资源总量影响甚微,从研究区域范围看不会发生林地大量逆转现象。

6 林地保护措施

(1)林业主管部门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坚持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使用林地。

(2)项目建设单位应制订有关林地林木保护管理的措施,防止施工期间乱占林地、乱砍林木现象发生。

(3)项目使用林地审核批准后,在项目建设施工期间,林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占用林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禁少批多占,越界乱占林地、乱砍林木的现象发生。

(4)在施工过程及项目建成后,按照有关植被设计方案和植被保护措施,做好周边及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工作,确保使用林地后的“占补平衡”工作的落实。

7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破坏植被。

(2)在绿规划设计中,应根据项目区地形和生态环境,合理规划。

(3)通过异地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恢复森林植被。

(4)应注意植被清理和施工机械噪音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影响,施工中遇到的野生动物不得随意伤害,应给予必要的诱导。如果发现有保护物种的,应及时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妥善处理。

(5)建设单位应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专人负责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严禁盗伐林木、乱挖野生花卉、乱捕野生动物等行为[4]。

8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根据本项目特点,可重点采取以下水土保持防护措施。

(1)本项目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开挖区、移动土石方等施工区域,以及运输道路等。项目建设期应针对项目特点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工程或生物措施,预防并治理因开挖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2)项目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区域,包括一切开挖、填筑等产生的裸露面,都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5]。

(3)对于项目施工中暂时不能利用开挖方,应先堆置于临时堆土场内,并做好临时防护措施,不得向专门存放地以外沟渠等倾倒,要求烂渣率达到95%。

9 结语

项目选址及用地技术措施合理,拟使用林地权属清晰,项目区生物多样性不丰富,未渉及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也不属于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繁殖区域,项目区域无古树名木,不属于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范围。使用林地不存在明显的生态脆弱性及生态安全区位的用地限制。拟建项目使用林地面积占当地森林资源总量的比例不大,总体上对当地森林资源及林业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使用林地后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较小。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开挖、搬运,地貌扰动较大,将引起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但不会造成持续和全局性的较大影响,且可通过异地恢复森林植被,实施绿化、美化及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措施后,有望将其影响降低到最小。

猜你喜欢
林地植被区域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分割区域
Summer Is Coming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