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嘉敏,刘晓玲,谢堂冰,黄 品,卢 群,张 霞
广西壮族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却逐渐被人所忽略,主要体现在:语言危机。壮语的传承多为口耳相传,但越来越多壮族的年轻人追求现代时尚,不会讲壮语,壮族语言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其次,服饰危机。壮族服饰蕴含着壮族文化的精华,展现壮族的文化魅力,而时尚衣饰正在逐渐取代民族服饰,壮族服饰及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将一并被埋没。再者,建筑危机。在现代建筑观念的冲击下,壮族人们更加崇尚现代建筑,殊不知原生建筑具有的自然魅力是无可比拟的[1]。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充满诱惑力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上,而凝聚文化精华的广西壮族文化却无人问津,壮族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渠道逐渐缩小。因此,亟待为广西壮族文化提供一个宣传窗口,搭建一个民族文化与大众“互动”的平台。
H5 又称“互动H5”,主要是品牌传播和推广的载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信息来源的最主要媒介,而基于微信传播的H5 则深受大众青睐,是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主要“消耗品”。它无需第三方插件且集合了音乐、图片、动画、链接等非文字元素,打破了传统文字宣传的束缚,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听体验;它兼容性强,可以同时兼容PC 端与移动端,可以轻易地移植到不同的开放平台,提高传播效率;它的本地存储也有一定的优势,加载方便快捷,更短的启动时间,更快的联网速度,无需下载占用存储空间。HTML5 的这些特点为传播带来了新的形式,为传媒行业注入了新的元素[2]。
H5 拥有超高的性价比,轻松维护,拥有出色的、人性化的用户体验。H5 可以承载各种元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H5 设计中采用广西壮族文化的特征元素,能够帮助构建基于广西壮族文化的视觉符号,让观者体会具有壮族特色的视觉盛宴。
基于广西壮族文化的H5 页面主要围绕“独立与联系”“简化交互层级”的结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独立与联系”原则。本研究主要设计与开发了三个独立的H5 作品:壮族之旅——风景篇、壮族之旅——山歌篇、壮族之旅——三月三。取名为壮族之旅,是为了让用户通过浏览这三个H5 作品,身临其境地感受壮族风情。这三个作品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独立点在于三个作品的内容选择是不同的,联系点在于三个作品的画风元素相接近,选用的素材都为壮族的壮锦、铜鼓、绣球、建筑等壮族代表元素。
2)“简化交互层级”原则。三个作品的设计遵循了“简化层级,结构扁平化”的交互原则。交互设计的结构扁平化是在移动端上常用的手段,产品的任务层级越浅,层级关系则越清晰,越能引导用户看到更多内容[3]。在壮族的“三月三”作品中,一个一级页面加上多个二级页面结合构成的整体设计框架,重点且简洁的突出壮族三月三的节日美食和活动,层级关系清晰,用户浏览时不会迷失方向。
1)壮族之旅——风景篇。风景篇包含3个页面,即加载页面、首页、一个二级页面。三个页面的表现方式都不同,加载页面重点是加载条的动画,用于提示用户加载进程;首页即封面,主要体现主题壮族文化;二级页面运用一镜到底的技术展示广西多个壮族旅游景点的图片和简介,在滑到底部时显示结束语。
2)壮族之旅——山歌篇。山歌篇是一个互对山歌的小游戏,首页点击进入后是一段导入壮族山歌主题的刘三姐电影视频,视频之后是互对山歌的游戏首页。页面有三个导航按钮:“山歌知识”、“刘三姐”、“我来对山歌”,当用户点击按钮时分别链接进入相应下一级页面。“山歌知识”模块中以图文形式介绍山歌的技巧;“刘三姐”模块是介绍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我来对山歌”模块是一个简单的趣味问答测试游戏,含有十道关于山歌的题,用户在参与答题中感受壮族歌吁文化,每题设置一定的分数,十道题答完之后,根据所得总分在最后一页显示不同的称号。
3)壮族之旅——“三月三”。“三月三”作品包含加载页面、首页、一个一级页面、五个二级页面。一级页面用一个动画引出话题“广西三月三假期壮族人都是怎么过的?”然后弹出带有四个问号的牌子,提示用户点击翻牌,使观众带着好奇心翻看牌子内容,每个牌子内容不一,分别介绍了广西“三月三”的特色活动。当用户翻看完四个牌子后,就会出现一个隐藏按钮,点击按钮会显示“广西欢迎您”。
三个作品以提高用户体验为出发点,以推广广西壮族文化为主线,以视觉设计为突破点,从交互设计、页面风格、创意设计、内容排版、用户心理等方面,力求为观者留下深刻体验,从而更好地宣传广西壮族文化。
1)壮族的风景篇。由于壮族建筑多为依山傍水,因此作品页面的主色调以饱和度较高的环境色为主,再配上壮族特色图案和其他相关元素进行映衬。版面的设计主题清晰明确,用户第一眼看到错落有致、别具风格的壮族建筑时便能抓住核心信息。
整个作品以壮族建筑展示为主,以壮族民歌的背景音乐和优美文字介绍为辅,在图片的展示、音乐的渲染、文字的描绘三者结合下,使壮族风景更具吸引力。作品二级页面使用一镜到底的呈现技术,通过模仿镜头的拉伸,使具有不同壮族特色的建筑陆续呈现在观众眼前,在页面不剪、画面不切的情况下,做到一气呵成的浏览效果,给人以深刻印象。
壮族建筑和壮族风景的历史、特色需要身临其境,才能让人了解到壮族风景的美,方能深刻领悟到壮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建筑和风景的构成要素、形态、空间属性、地段特征以及整体形象的塑造可以巧妙地与一镜到底的形式相结合,通过场景由大缩小或者由小放大,让受众感觉是在一个空间里面,通过镜头的穿梭仿佛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2)壮族的山歌篇。为了让用户了解壮族歌吁文化,作品设计通过一个刘三姐电影的部分剪辑视频激起观众对壮族歌吁文化的兴趣,再配合一个互对山歌的小游戏,让观众参与式地了解歌吁文化。
答题类小游戏由于具备了规则简单、时间短、内容丰富等特点,很符合移动端的传播规律。该作品利用视频、文字、图片、音效以及多变的色调与版式做出视觉效果极好的页面,大大弱化了答题的枯燥感。通过观众的求知欲逐渐引导观众探索到最后环节,并在最后环节根据总分设置一个结果称号,能有效满足观众的答题效能感,提升观众的好感度,潜移默化地达到宣传壮族文化的目的。
3)壮族的“三月三”。“壮族三月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法定节日。该作品通过提出“广西人如何庆祝三月三”的问题,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翻开主页四个带着问号的牌子,浏览作品内容,达到宣传壮族节日的效果。
该作品画面以壮族的美食和节日活动居中突出,画面整体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作品的内容设计展现比较综合,因交互概念的贯穿,将美术、设计、文学、音乐等许多相关因素交互穿插与串联在一起,除了感官上的体验,作品还增加了互动功能,用户可以滑动查看详细的解析,通过各种触控滑动点击,能为用户带来新体验。伴随着壮族的民族音乐,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壮族的“三月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通过触发反馈来增强用户的交互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集开放性、高效性和多媒体性于一体的H5 平台是有效的宣传窗口,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广西壮族文化的宣传开辟出广阔的传播空间。然而,除了对广西壮族文化进行大力宣传以外,关键还是要增强壮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