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波
海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1202
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园林景观工程管理工作中各个工序纵横交错,为了确保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这需要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在遵循时代需求和大众审美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组织手段统筹规划各施工单位作业有序进行[1]。
在设计城市园林建设施工方案之前,应讲究因地制宜,前期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不仅要通过实地勘察来了解施工地区的地理环境,如当地土壤、温度、阳光、湿度和地貌等因素。由此来选择合适的园林苗木进行栽植和布局。而且在苗木选择上,不能盲目追求名贵的绿色景观植物,要结合当地的特点,体现出市政园林的个性和特色。在布局方面,事先规划好苗木及各个工序材料的堆放位置,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等。
选择种植种类时,不仅要考虑价格、成活率,还要综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确认气候是否适合、土壤是否适合等。因地制宜地发展,以避免种植成活率低,重复作业,浪费人力、财力及物力。选择种植种类时也需要考虑今后可能伴生的问题,如花香是否浓烈、柳絮是否影响居民的出行等。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制订适合的绿化方案。
安全问题是任何工程开展之前所必须重视的一个注意事项,在市政园林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工期延期,工人工作情绪低落等问题,还会打乱整个施工布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市政园林施工管理上要引起高度重视,对施工中所要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及时排查,经常检查各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是否合乎标准,还有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等。对安全问题严格把关,做到防范于未然。只要安全问题解决了,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就得到了保障。因此,安全知识教育是市政园林景观施工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市政园林项目开展时,对工期的时限,合同中一般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为确保工期按时完成,不仅要事先做好详尽的规划,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积极关注可能影响工期进行的各种因素,如材料、资金、设计调整、设备、人力和各单位协作等。而且管理人员也要及时与各单位负责人沟通交流,随时掌握工期进程,合理安排施工的各项工序,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和时间来保障工期顺利按期完成。同时管理者要具有一定的风险把控能力,对工程当中可能出现拖延进度事故或意外,事先拟定好相关的应急预案,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和工期进度。
由于市政园林施工项目的自身特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保园林施工项目的质量,才能达到其美化环境、生态公益和调节物候的功能。管理者应该关注施工过程,确保不同工序能够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同时每一道工序又是通过大量的工序综合来完成的,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在上一道工序满足标准要求的情况下,才开始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从根源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2]。而且在工程完结后,要对照质量监管部门的要求,申请相关人员对各项重点关注的工序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地方及时返修,确保万无一失。
绿化区域和绿化比例需要进行合理地规划,特别是新建楼盘的绿化率要通过严格的审核。此外,对老小区绿化占用情况进行严格排查,但是也需要对新增车辆无处停靠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对于城市的绿化带,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做到不影响车辆行驶、不影响居民出行、不影响城市美观等。
针对不同的环境,可以创新建立不同的绿化模式。例如,在河中间或者湖中心建立孤岛进行绿化种植,不仅美观,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有较好的益处。此外,可以中西结合,打造符合社会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城市。例如,南方河流多,园林景观城市建设可以参考当地的环境与实际情况打造符合生态环境要求、完美融合当地环境的绿化。打造园林城市,打造旅游城市,不仅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益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市政园林景观工程中,首先要对施工资金进行严格的审核,由此来制定施工计划。而资金的用途主要用在人力、运输和材料购买等方面。在人力上,首先应该多方走访调查,结合市场,选用性价比最优的劳动力[3]。针对运输成本,可以优先在本市进行采购,并及时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施工材料是成本开销中所占份额最大的部分,在确保质量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优先采购价格低廉实惠的材料。在选择苗木时,不能过分追求名贵的景观植物,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特色,结合当地的自然风貌,利用价格适中的景观植物来突出市政园林的个性和特色。这样既避免了资金的浪费,又达到了工程要求。
市政园林施工项目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和休闲设施,可说是一座城市的重点地标,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尤为重要。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能促使施工项目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满足符合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目的,同时还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