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思宇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翻译公司向社会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方式日益增多,如人工翻译、机器翻译、翻译软件以及本地化管理等。其中,远程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形式受到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翻译方式,以电话或互联网为媒介的远程翻译具有方便、快捷、可以实现多人协作、可以同时为多方提供服务等长处与竞争优势,更符合市场需求。
对中国远程翻译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简析, 提出合理化意见,有助于中国远程翻译公司的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 开阔就业市场,为更多人提供合适的岗位,还有益于中国借鉴吸收外 国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以实现自身的提高与突破。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等对外传播,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更积极地承担国际责任, 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 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 国际新秩序。
1.从业者逐年增加,翻译公司数量多,产业链开发较好
我国目前注册翻译公司有超过3000家,翻译人才可达到100多万人。根据美国语言行业调查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语言服务行业总产值达到347.8亿美元,一直以来以年平均增长6.23%的速度扩张。随着我国翻译能力与翻译人才不断涌现、翻译教育与翻译科研的不断改进与研发、翻译质量与翻译规模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我国翻译市场盈利前景仍会不断扩大。
2.翻译科研事业崛起, 科技资源支持充足
随着我国支持各个高校学生、学者参与科技研究,我国翻译产业的科技后备智力支持也呈现充足趋势。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翻译行业的生态面貌,改变着翻译职业能力,如翻译对象、翻译角色、翻译能力、翻译策略、翻译方式、翻译流程、翻译标准、翻译环境、翻译教育及翻译研究……研究信息技术对翻译产学研究整个行业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翻译技术价值的认识,提高翻译服务能力,推动翻译行业的发 展。
1.翻译公司专业性不强,缺乏科学选拔、管理体系
我国翻译公司数量多,但呈现多而不专、繁而不精的特点。我国翻译公司体系大小繁杂, 由于翻译公司建设成本低、招聘社会译员薪资成本低,我国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地区小翻译公司层出不穷。这些公司对于自身翻译从业者的能力水平没有完善的筛选与甄别制度, 对于高端翻译人才没有留住人才的措施举动, 而且翻译作品、文件错漏百出,为了追求数量甚至采取对翻译事业不负责任的态度,此等地方翻译公司及小型翻译公司为整个翻译产业抹黑,使人们降低对翻译公司的信任。
2.翻译服务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发展不健全
我国翻译产业与其他产业对接力度不够, 与高精尖产业合作配合度不高,例如将翻译应 用于法学、经济学、科学、医学等高端产业的工作较少,大多数应用于商务,这导致我国翻译产业与国际化文化交流接轨产生矛盾与迟滞。且我国翻译产业缺乏精准的数据资料分析,鉴于与高校的合作开发、获得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 兴起时间较短。目前,研究中最常用的分析法是SCP 分析方法,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数据,以及产业定位不明确,对于翻译内容产业内部要素的经济学分析较为缺乏。我国翻译产业仍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持与全方面的大数据保驾护航。
3.中译外人才缺乏,对我国文化外推力度不足
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国际接轨力度越来越强,我国外译中人才不断涌现, 但是与此同时,中译外人才仍处于缺少状态, 一来是中译外人才需求量较少,其二是中译外人才的难度较高、薪资水平一般,对外语翻译人才吸引力度不强。如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 这些极具人类精神文明光辉的宝藏,应该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欣赏其所体现的人类智慧之美。但是我国对外交流平台缺少中译外的翻译人才,很容易词不达意, 或者翻译得过于生硬, 体现不出中国文化的美感。
翻译是各国沟通的桥梁,没有翻译人才与翻译产业,各国交往将边得异常困难、寸步难行。而以小语种和极小语种为母语的国家中, 欧美发达国家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占多数,其中大多数都表达了愿意与中方发展合作、共同前进的意愿,如果我国致力于培养此方面人才, 则在国际交往中我国会多许多伙伴,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又会有很大发展空间。
几年来,由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兴起, 许多美资企业撤回,我国商品在某些欧美国家与地区遭到抵制或政策的制裁,对此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美关系 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 一些矛盾纠纷也经常突出地表现出来,一段时间以来,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中美经贸摩擦,但是中美双方磋商一直没有停。在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两国元首达成了重要共识, 现在双方的磋商还在继 续进行。”我国在这种与美国的经济关系中,更应该多加开拓其他小语种及极小语种国家的交流交往,更有利于缓解、解决与美国在经济交往 中的矛盾问题。
2019 年是中俄建交70 周年,受到国际经济波动影响,俄语翻译前景在我国前景变得广阔起来,受到政策支持与两国交往需要,再加上我国俄语教育时间较长,俄语翻译数量多,对中俄交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俄交往深入的同时,对中译俄、俄译中翻译得需求也在与日递增, 现如今互联网与大数据普及的年代,中俄两国更可以在各种正规网站互相翻译对方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不仅使其面向本国、更是面向世界地展示自身民族的文 化。如此看来,中俄翻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只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尽量减少翻译人才其他技能的缺失,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可以更进一步得到提高。
我国与日本关系受到很多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日本经济潜力巨大, 市场较为广阔,但是受到中日关系影响,我国日语翻译公司的前景较为不明朗,较为忽明忽暗。总体来看,我国日语翻译产业处于一个中低端的发展水平,无论是 翻译产业的产业结构还 是从业者的业务水平都 需要提高,且受到中日 关系极大影响,与两国 政治联系极为紧密。相 较于对英语国家和地区 翻译产业的蓬勃发展与 市场合作中的巨大需求, 日语翻译产业整体呈现 不稳定性与饱和性,急 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形势来适应新 形势下的中日交往需求。
基于以上所谈的我国目前发展现状中的利弊问题,我国不仅要大力提高与国际接轨力度,还要注重整个翻译行业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要大力投入资金到外语翻译人才培养上来,要对整个行业加强监管力度,减少自由从业者从业数量,对该行业从业者加大审核筛选分类工作,尽快调整与完善翻译行业的产业结构。
完善翻译产业的经济结构,使其多元化、高端化、合作化发展,减少该产业中低端合作,增大该产业的高端合作,多引进中译外人才,精简从业人员数量,可在翻译产业多进行科技与人工的合成,提高我国翻译产品质量。
政府应采取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增强支持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力度、加大对外语高校教研设备与教研资源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外交流平台的扶持与资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