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2019-11-29 06:07李泳锋
绿色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油茶树松土水肥

李泳锋

(贺州市昭平县马江林业工作站,广西 贺州 546812)

1 引言

油茶是集经济价值、环境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于一身的油料树种,其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基于油茶的多种价值,市场对于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给油茶的大规模栽培种植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从侧面要求油茶栽培种植技术需要得到有效提高,以保障油茶的栽培质量与产量,获得种植优势。

2 油茶栽培技术

2.1 选地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对于栽培地的气候条件有一定要求,一般栽植于年均气温16~18 ℃的环境中,同时也要求栽培地年均降水量能够达到1000 mm以上,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油茶的丰产。基于油茶本身具备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选地过程中可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性能较好的酸性土壤,避免选择在高山或阴坡等地种植。只有把握好油茶种植地的选择,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大规模种植,达到丰产目的。

2.2 整地

油茶的丰产栽培技术离不开科学的造林技术,而整地是造林的主要环境,需要通过土壤结构的改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与蓄水能力,从而改善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在栽培技术中,需要重视整地技术的正确使用,通过土壤翻松,加深土层等方式给油茶栽培种植提供根系生长发育的最适环境。整地前需要根据栽培地的环境选择全垦或整土成梯,后挖掘壕沟,可以挖成70 cm宽,50 cm深的大穴进行栽培种植,并施堆肥、饼肥等作为基肥。需要注意的是,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离不开整地技术,在整地技术的选择上,人工整地与机械整地都可以使用,但应根据地理环境进行选择,提高整地效率。

2.3 油茶苗木与品系选择

因地制宜是栽培技术中首要关注点,对于油茶苗木的品系选择,需要根据栽培地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因素,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油茶品种,并筛选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苗木进行栽培。为达到丰产效果,在油茶苗木与品系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主根发达,侧根均匀分布的一、二级嫁接两年生苗木,这样能够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保障栽培质量。

2.4 苗木定植

油茶的种植一般在开春梅雨季节,在定植前应先将苗木从营养袋中取出,并挖开回填穴,将苗木的营养土球定植于穴中,嫁接口与地面持平,苗木直立状态下进行回土,踏实回填的土壤,再将回填土补充至嫁接口上方5 cm左右位置,防治苗木感染病虫害,也更好的稳定定植效果,在定植后及时浇水,达到定根作用。定植密度可以选择以每株行距与株距保持2~3 m或株行距3 m×3 m的距离,定植时选择的回填土一般使用肥沃土,并在回填工作中做好定植土的分层压实。

3 油茶幼林管理

油茶幼龄林的管理有利于提高油茶林的生长质量,也能够通过管理提高油茶林的成活率与抗病虫害能力,保障油茶栽培的产量与质量。

3.1 松土与除草管理

土壤条件是直接影响种植有效性的关键成分,为了能够促进土壤熟化,提高油茶苗木吸收养分的效率,需要进行定期的松土与除草,改良油茶苗木根系生长环境。一般在造林当年需要进行一次松土,第二、三年,每年进行两次松土与除草工作。松土深度对于苗木根系生长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气候环境进行适宜的松土,可选择在种植第一年的3~4月期间进行一次深度为50 cm左右的松土,为了不因为松土工作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需要通过分年度轮换外翻改良技术进行松土工作的开展,尽量延长松土的周期。同时,除草工作可以喷洒除草剂,在杂草生长较为旺盛的季节进行除草,若是发现苗木死亡或缺株的,可及时以相同品系的苗木在合适的造林时间进行补充。只有在松土与除草工作中把握时间与精准度,才能够更好的保障苗木吸收足够的土壤养分,松土时需要保护粗根位置,除草时需要除尽苗木周围杂草,避免杂草与苗木的营养竞争。

3.2 水肥管理

想要获得油茶林的丰产与优质,水肥条件的供给必不可少,但水肥供给需要有一定的规律,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在油茶生长全时期,水肥提供都十分重要,为了能够提供给苗木足够的养分,促进苗木的生长与果实的增收,需要合理配比肥料与水分供给。以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必须元素搭配其他有机元素的肥料进行施肥。幼林期的水肥管理对于油茶树的健康生长十分重要,需要做好水肥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油茶树生长质量,并提高油茶树的成活率与产果率。

3.3 整形修枝

在油茶幼龄林时需要进行整形修枝,这个期间的整形分为两步,一是养干,二是定形。养干即在造林后1~2年时期,油茶树苗木顶芽萌发期进行的管理,此时萌发的春梢需要完整保留并观察病虫害情况,通过科学管理使春梢长成主干。该时期的管理有利于保证春梢数量,提高油茶产量,是保证丰产的关键时期。定形是根据油茶树干的生长情况进行的整形与修枝,对于一些生长较快、长度较长的夏梢与秋梢等进行压低修剪,并且在剪口离主枝距离约20 cm位置留下3个芽位,促进枝条的生长。整形修枝时需要适时除萌,控制油茶树形,保证主枝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与产果率,避免不必要的营养竞争。只有在整形修枝技术中做好相应的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油茶树的生长质量,合理控制树形,减少由于侧枝生长较茂盛造成产果率下降。

4 油茶成林管理

油茶树种植至成熟期时,对于水肥条件、林地条件、树形条件等要求较高,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盛果期产果率降低,因此在成林油茶生长时期也需要合理管理,提高油茶树产果率。

4.1 垦复

油茶树生长至盛果期后的管理直接影响油茶树的产果率,在盛果期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浅锄,时间安排在每年的8~9月,浅锄深度需要控制在10 cm左右。同时每3年可进行一次深挖,于1~3月份期间进行,将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垦复时应较为精细,避免由垦复造成水土流失,一般根据地势条件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垦复方式,对于坡度大于15°的可选择以穴垦、阶梯式垦复方式,而坡度小于15°的可以选择全垦。

4.2 施肥管理

一般来说,处于盛果期的油茶每株需要施肥2 kg左右,一般早春多施氮肥和适量的钾肥,冬季施土杂肥和有机肥,若是施加有机肥,有机肥需要低于20 kg/株。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能够较好的控制土壤的理化性质,能更好的向油茶提供生长必须养分,这样才能够保障油茶果实的含油量达到标准。不仅在盛果期需要做好相应的水肥管理工作,油茶生长其他时期也需要做好水肥管理,特别是在油茶生长关键期,需要进行追肥的时候,应结合油茶树的生长情况与土壤环境进行科学施肥,保持油茶树养分平衡,促进油茶果实的丰产。在叶面追肥时使用的肥料可选取多种微量元素,搭配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等生长调节剂,提高肥料的供应水平,保障水肥平衡。

4.3 病虫害防治技术

为了能够保障油茶丰产增收,需要在油茶树栽培种植全过程做好病虫害防治管理,以整形修枝、垦复抚育等方式可以达到控制病虫源的目的,同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药物防治,合理控制油茶果实的产量,减少坏果。首先,需要防治炭疽病,这也是油茶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对于油茶产量的影响较大。可以在冬季开春前通过修剪病枝、病叶等控制病源的传染,也可以通过在夏季喷洒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其次,需要防治烟煤病,这种病害一般发生于海拔较高的种植地,容易由虫害导致。可以在每年5~6月份虫害爆发前进行灭虫与预防病害形成,以敌敌畏等进行药物防治。再次,还需要防治茶梢娥等虫害的影响。茶梢娥以油茶树的叶肉与春梢为食,直接影响油茶树生长质量与产果率,其防治措施可以选择剪除被害树梢的方式,也可选择以乐果等药物防治,用40%氧化乐果与黄泥制作药泥涂抹于树干达到防虫害效果。只有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够保障油茶树的生长质量,得到丰产油茶树。

5 结语

油茶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市场,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为了能够提供更多质量较好的油茶,需要在油茶栽培种植技术上进一步发展,以技术要点提高油茶的质量与产量。本文从油茶栽培种植的全时期进行了具体技术探讨,以期为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优化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油茶树松土水肥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研究
茶耳
老家的油茶树
玉米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推广
清晨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