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李茂娟,崔 强,李玉明,许怡晓,曹罕升,杨雄斌
(郴州市南岭植物园,湖南 郴州 423000)
药用植物专类园,是着重收集药用植物,使之用于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以及公众展示活动的一类植物专类园[1]。药用植物专类园出现的类型多样,有单独成园的,如广西药用植物园、北京药用植物园;有植物园园中园形式的,如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的药园;还有许多医药类院校建有一定规模的教学实践基地,如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药用植物园、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南岭植物园药用植物专类园属于第二类,本文以此为例对其种植设计及知识传播进行了探索总结,旨在为类似药用植物园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郴州位于湖南南部,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型城市,古称“林邑”,意为“林中之城”。山林与城市相互交融,城中有苏仙岭、王仙岭、骆仙岭环抱,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宋代词人秦观“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就是对郴州自然山水生动的写照。城东的苏仙岭,是苏耽飞鹤成仙之地,有着橘井泉香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医药品牌,与“杏林”齐名。
南岭植物园地处郴州市城西骆仙岭,地理位置N25°15′,E113°1′,现管理面积73hm2。园区属丘岗地貌,土壤以红壤为主,成土母岩包括板页岩、石灰岩。气候为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7.8 ℃,年光照时数1400~1600 h,年均降雨量1300~1500 mm,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园内最高峰骆仙岭,最高海拔356 m,与耸立城东的“天下第一福地”苏仙岭遥相对应,是当地的科研科普基地和市民休闲游览的一个景点。
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中医药迎来全面发展新时代;另一方面,随着林业产业转型,药用植物种植是当前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实现林农不砍树也能致富,对推进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都有重要意义。为收集展示药用植物多样性,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药用植物知识,倡导科学养生方法,同时为发展林下药用植物种植提供科技示范,生态郴州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南岭植物园药用植物专类园立项建设。
根据南岭植物园现有植被、地形、土壤等因子,选择在南岭植物园的木兰园建设药用植物专类园,占地面积2 hm2,按照“留大砍小、留稀砍密、留优去劣”的原则,保留目的上层乔木、中下层的灌木、草本及蕨类地被,对林地进行清理,疏伐了过密的香樟,长势弱的白玉兰、木莲、光叶白兰、火力楠等,用碎枝机粉碎后铺撒林中,清除杂灌木、伐蔸,采伐剩余物保留密度600~900株/hm2,树下高在5 m以上[2]。
(1)科学内涵、科普教育与园林外貌相结合的原则。药用植物专类园集植物学、遗传学、生态学、林学、园艺学、药学等学科为一体,湖南省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药用植物资源2962种[3],药用植物专类园首要任务就是收集丰富的药用植物,开展科学研究。此外,其也是供人们参观、休闲和进行科普教育的场所,应立足科技创新发展,开展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科学普及[4],对促进人们健康有所裨益。
(2)适地适树适草的原则。药用植物专类园中植物种植必须根据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利用园区的地形、坡位科学合理布置。对于适应性强的药用植物可直接栽种到设计区域,对于原生环境与园区存在差异的药用植物,应先栽种到迁地保护育苗区,待适应后再移植到设计区域[5]。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药用植物种植时,必须考虑到药用植物中一些草本植物,有的生长期短,有的观赏性不佳,需要在设计种植和管理过程中扬长避短,将常绿或观赏期长的药用植物作为主要构景元素,使其能自我协调,再生循环,高效和谐,实现物种保存和景观保持的可持续性。
药园为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种植布局相结合的混合式布局。整体自然式布局有利于药园与其他专类园的衔接,能自然流畅地组织游览空间,局部规则式种植有利于药园植物的科学管护和科普展示[6]。以道路分隔空间,引导游览路线。主干道宽5 m,支干道宽2~3 m,小步道宽1~1.2 m,主干道、支干道为沥青路面,小步道为河卵石路面。有3个主要出入口,主出入口位于水杉路中央,置景石,立“药用植物园”标识,南出入口连接科普馆后门,设景观墙,立“药用植物园”简介牌,西出入口通往紫薇湖、景观温室、木制品陈列馆,为主要休闲区。规则式种植区为水杉路为主干道、两条支干道、若干小步道、汀步分隔空间组成区域,区域内种植池以30~40 cm大小河卵石垒成。
种植分区主要按照《中国药用植物志》记载的功效及类型布置[7],按药效分区,各分区内按生态习性种植,并考虑植物群落种植的景观性。
4.2.1 活血化瘀药区
主要种植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选择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珊瑚樱和朱砂根,种植在设置药用植物园景石的种植池中,同时,在光照充足的药用植物小广场两侧种植掌叶覆盆子和金樱子。
4.2.2 止血药区
主要种植以制止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选择种植白芨、紫堇、玉簪等比较耐阴的植物,种植在光照不足的树冠下。边缘种植千屈菜、檵木和紫珠在林地清理时留存在林中。
4.2.3 化痰药区
主要种植以消除痰涎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保留了厚有区域生长的银杏和野生的绞股蓝、半夏,在光照不足的种植池种植前胡、百合和石蒜。
4.2.4 安神药区
主要种植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上层乔木种植酸枣、合欢、侧柏,林下种植远志、茜草、合欢等。
4.2.5 理气药区
主要种植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平降气逆为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选择种植桔、乌药、紫苏、薄荷、木通等小乔木和灌木。
4.2.6 清热药区
主要种植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淡竹叶为原生的植物,鱼腥草布置在药园潮湿的边坡上,金银花攀爬在绿篱上,小黄花在风中摇摆。夏枯草、决明子、知母通过播种后移栽植在药园内的,春天红叶李、山樱花和栀子,花开时,满园的清香,引得游人驻足欣赏。
4.2.7 解表药区
主要种植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该区春天长出许多的紫苏,另外再种植了桑树、防风、荆芥、白芷、牛膀等。
4.2.8 补虚药区
主要种植以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消除机体虚弱证候、治疗各种虚证的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玉竹、黄精、地参、枸杞等都是早几年引种到该区域的药用植物,已成片种植,补植了黄花倒水莲。
4.2.9 开窍药区
主要种植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在种植池旁,野生紫堇随处可见,野菊与麦冬、吉祥草搭配种植在游道边做为基础种植,为秋季的药用植物园增添了一抹亮色。
4.2.10 化湿药区
主要种植以化湿润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该区域原有厚朴,补植了枫香,林下原有野菊,补植藿香。厚朴是春天可以观花,等叶子长出来时,又可以观叶的乔木。当秋季种植在药园的枫香黄了的时候,与地下的野菊装点着药园,丰富了观赏效果。
4.2.11 利水渗湿药区
主要种植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该区域种植地菍、车前草、海金沙都是本地常见的药用植物,薏米也是人们熟知的。种植灌木十大功劳,丰富药用植物园的层次感。
4.2.12 袪风湿药区
主要种植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上层乔木为香樟,移植了部分香樟出去,补植了南方红豆杉、青钱柳。虎耳草可做为基础种植种在种植池或游道的两侧。瓜蒌攀爬在樟树上,丰富了药园的品种类型。
4.2.13 消食药区
主要种植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的药用植物。该区域的山楂树,秋天果实晒干可以泡水喝。苦楝春天花开满枝,香气宜人。
药用植物园种植是药用植物专类园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工作,需做到以下措施。
(1)科学选择种植基质。由于园土为红壤,粘性较重,种植基质进行适当配置,以50%园土+30%泥炭土+15%腐熟木屑+5%钙镁磷为宜。
(2)科学记录物种信息。包括植物名称、材料形态、引种地点、引种时间、引种人。野外采集的材料,则需记录经纬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群落类型、生境等信息,做到种源可追溯。
(3)科学确立种植数量。种群大小,要使收集物种能自我协调,适应环境,种群稳定。南岭植物园药用植物专类园种群基本数量确定为乔木种植10株,灌木20株,草本100株。
目前,药用植物专类园栽种植物300余种,每种植物都有标牌、名称、二维码,按照药效主题设置展板,根据药食同源原理,在药园主干道水杉路设置植物营养与草木文化特定展板,还根据中药炮制、中药谚语设置特定展板,普及药用植物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公众药用植物科学素养,有利于社会公众对药用植物,中药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中药促进人类健康达到基本了解,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南岭植物园药用植物园作为湘南学院药学教学实训基地,提供现场讲授素材,观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生长发育规律、采收季节和入药部位等,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证教学效果[8]。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郴州游记》中写道“郴州为九仙二佛”之地,“仙”与“佛”都与中医药的故事息息相通,苏仙岭的苏耽飞鹤升仙,西汉初问世的苏耽“橘井泉香”的故事,是我国古医药史上的著名典故,与“杏林春暖”共同辉映青史;东汉成武“骑骡升仙”的故事,其成仙之处,称骡仙岭,即现在的南岭植物园所在地。炎帝神农尝百草,形成的郴州安仁赶分社的传统,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每年春分时节,全国各地的药商,纷纷前来,上市集散药草,用于袪寒除病,壮身强骨。“佛”与“福”谐音,倡导的是与自然为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真所谓“香生心底岂惟药,福泽人间即是仙”,滋养人们的心灵,生动诠释中医药里的哲学和智慧,传播文化中国[9]。
南岭植物园药用植物专类园建成后,增加了园区植物物种多样性,提高了园区生态景观质量,丰富了园区的文化底蕴,成为南岭植物园的又一新景点。后期需加强日常的精心管护,实现其科研科普、示范展示作用的可持续性,加强药用植物资源引种收集、组织培养、栽培技术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