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作品百万字,出版历史图书15本,带领《我们爱历史》获2015年度网易最佳自媒体奖,2016年度头条号奖,2017年浙江省自媒体十强等奖项。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虽说经济文化落后,本土人才凋零,招揽人才这事却是传统。春秋年间,秦国就敢用五张羊皮换来奴隶百里奚。到了战国年间,秦国更是张开怀抱,只要对方有才华,那就要权给权。立竿见影的强国效果,正如李斯《谏逐客令》里的呐喊:“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有意思的是,秦国由弱变强的历程里,几位关键人才都来自“老邻居”魏国。而且每次魏国都能急秦国之所急:秦国想变法,魏国“送”来铁腕强人商鞅;秦国想连横,魏国“送”来外交牛人张仪;秦国想一统天下,魏国外交家范雎带着“远交近攻”谋略来相助。秦国的实力也因此大幅提升,常揪着魏国一顿胖揍。为何曾经强大的魏国会沦入这样的“作嫁衣命”?首先公认的一条是,魏国君主们的毛病:用人态度不端正。
魏惠王在与齐威王打猎时,高调炫耀自家亮眼的珠宝,却被齐威王一顿嘲笑:“我们齐国人才济济,不比你家的珠宝珍贵?”几句话噎得魏惠王悻悻而去而。因为在魏惠王心中,重金请人才也好,虚心找孟子求教也罢,表面文章做得再足,都不及珠宝重要。
看上去礼贤下士、被孟子们痛批的魏王们,也从魏惠王起有了“传统”:猜忌。
魏惠王对商鞅看走眼不算,对送上门来的军事家孙膑也是听了几句挑拨,就挖了孙膑的膝盖骨,把这个军事牛人通去齐国,活活挖了马陵惨败的大坑。人才济济的魏国就是在这样的外宽内忌里,越发废了武功。但如此窘境,真要全怪魏王?也不盡然。比起魏王们的“外宽内忌”,魏国朝堂上的陋习也同样要命。
战国初年,这一职位通常是谁行谁上,李悝等人也得以在这个岗位上放手做事,缔造魏国辉煌年代。但没过几十年,坐在相国位子上的成了清一色的贵族。早在吴起为魏国血战时,担任相国的就是魏王的驸马公叔,也正因公叔的陷害,吴起才被迫出走,成就另一场变法传奇。到魏哀王时,魏国更是把相印收归宗室,任你卖力苦干立功多,想做相国也要生得好。
既然要害职务都是皇族亲贵把持,业绩再好也不及讨亲贵们欢心。于是魏国的臣工间互相算计成风。比如范睢刚在出使齐国时露了个脸,立刻招了上司的恨,回魏国就被告了刁状。
蒙冤的范睢差点被打死,死里逃生后咬牙逃到秦国,送上“远交近攻”战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拨云见日,也让苟延残喘的魏国遭了致命打击。
职场关系如此恶劣,魏国就算是满朝人才济济,又能有什么作为?战国的恩怨已经入云烟。不过,一个高层领导外宽内忌,基层领导任人唯亲,职场上尔虞我诈的魏国,其从“超级大国”到衰亡的曲线、白给秦国嫁衣的唏嘘。参考各行各业,这些依然有超越历史的思考价值。
编辑/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