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俐均 张桂芳
當前,在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背景下,如何因地制宜地构建学校课程体系,让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有效落地于学校实践,是当前各区域和中小学校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区域化和本土化落地为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新二十三常能”框架,从生活力、自动力和创造力三个维度设计了23项匹配区域和时代特点的关键常能。在此基础上,合川太和中学(以下简称“太和中学”)立足本校学生实际,围绕区域“新二十三常能”构建了特色化、校本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在了实处。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育才学校二十三常能”不仅在当时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而且对当前我国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仍有重要指导作用。合川区教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学生“新二十三常能”框架,包括“十二会”:会家务、会阅读、会书记、会运动、会种养、会自救、会礼仪、会电脑、会理财、会整理、会表达、会交往;“六能”:能自律、能计划、能服务、能旅行、能信息处理、能当小先生;“五善”:善制作、善展演、善合作、善反思、善探究。太和中学将这一本土化的学生关键能力目标融入校本课程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让“新二十三常能”的培养真实可见。
1. 以“和”文化为引领,完成常能课程顶层设计
太和中学在“和”文化核心理念的引领下,秉承“和而大同、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落实“个性鲜明、真诚善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以校训“和正和达、至善至真”为哲学基础,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新二十三常能”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一方面遵循“和而大同”,即课程建构遵守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的共同规律,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另一方面探索“和而不同”,即“常能课程”要富有地域、校园文化特色,符合学生成长特点,有益于师生个性发展。常能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宗旨是充分发展学生的特点与兴趣,塑造学生各项关键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且有个性的人。
2. 以“新二十三常能”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群
目前,太和中学已开设校本课程90门,其中初中42门、高中48门。90门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23种不同的常能为主要目标,如“演讲”“英语口语”等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会表达”常能,“志愿者行动”“文明礼貌”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会礼仪”常能,“演唱”“绘画”主要塑造学生“善展演”常能,“运动救治”“紧急急救”培养学生“会自救”常能,“生活管理”培育“会家务”常能,“异性交往”聚焦“会交往”常能培养,“刺绣”“植物标本制作”培养学生“善制作”常能等。学校不仅注重校本课程的数量,也重视课程质量的提升,现已打造出三门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并不断发挥精品课程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校本课程品质。
3. 以内容适切性为原则,编写特色校本教材
为进一步助推常能课程的规范、精准、深入实施,太和中学自主编写了32门常能课程的校本教材,构建起一套极具特色的校本教材体系。一是成立教材编写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教材编委会、编写工作组,并邀请区教科所专家到校指导教材编写;多次召开教材编写培训会、各门教材的主编人员和参编人员会,提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二是坚持师生全员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基于学校的特色发展,以学生需要为主要指向,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教材的采访、撰写、讲授之中,并且在经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之后,确立最终内容。三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太和中学编写的校本教材内容涵盖面广,重视学生个性特征发展,坚持了“人文见长,全面育人”的原则。这一套特色校本教材具有较高的适切性,符合地域、学校教育特色,也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常能课程学习中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来实现。太和中学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程管理,整合课程形态,以确保常能课程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1. 改革课堂,建构“五环节”教学模式
为了让常能课程实施落实到课堂,学校积极推进常能课堂建设,建构了包括“自学、互学、导学、自测、反思”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主体性、问题性、引导性、合作性、反思性、能力性等特点。“五环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线实施教学,注重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问题为主线,编写以问题形式呈现的导学案,突出问题导学。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导学案”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课前印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自学,再带着自学后的问题互学。学生的互学(合作学习)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小组内互学,二是小组与全班交流,三是师生间的对话交流。“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诸环节,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自学力、探究力、合作力、问题解决力、反思提炼力等能力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交往合作素养。
2. 创新管理,优化常能课程形态
太和中学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创新常能课程的管理模式,以“选修课”与“走班制”整合推进课程实施。选修课时间为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教学地点为教学楼教室及运动中心,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走班听课,灵活的形式使得常能课程在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也有助于学生互助合作。目前,学校的常能选修课开展得如火如荼,如贴近教学的“奇妙的对联”“辩论纵横”,贴近生活的“宠物狗的饲养”“篆刻”,强健体魄的“篮球”“足球”“健美操”,促进精神健康的“团体心理辅导”等,都深受学生欢迎。
3. 打通边界,拓展常能课程外延
学校将相关活动与常能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改革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管理方式,有效拓展了校本课程的外延。例如:我们根据相关常能课程,创新大课间活动,确立了“练拳、跳操、朗读”三个主题,形成包括简式太极拳、特色集体操(自编操、跑操)和激情朗读在内的三项具体活动,然后采取自编与选用相结合、运动与表演相结合、娱乐与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初、高中六个年级学生每周完成一项规定活动,再自选一项特色活动,轮流循环。这样的推进方式避免了内容的千篇一律,包容了个体差异,师生能够全员参与,取得了良好实效。
4. 阅读为基,营造人文教育氛围
学校树立大阅读观,突出人文教育熏陶,为常能课程实施提供大环境支持。一是精心构建多元读书网格。学校投入资金60余万元,建成“班级书角”53个,“楼层书吧”14个,“校图书室”1个,藏书11.6万余册。二是精心设计长效阅读主题。通过在重要节庆、成人宣誓、校史活动等时间节点设计阅读主题,提升了学生参与阅读的针对性,增强了阅读实效。三是精心策划读书评价活动。每学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每期,开展一次“师生同读一本书”;每学年,开展一次“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读书汇报会。阅读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常能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校真正成为孩子读书的好地方,成为所在乡镇的文化文明中心。
1. 实行“常能课程首席教师制”,保证足额师资
受乐队首席演奏、国家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启发,太和中学设立了课程首席教师制。学校实行常能课程首席教师负责制,确保门门校本课程均有专人负责,有专人协助。首席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规范课程纲要、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同时自主组织本课程的教师团队编写教材、集体备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 提升课程的实施效果。首席教师制不仅保障了课程有专门师资,而且使首席教师得以将自身的丰富经验辐射更多教师,引领他们实现专业成长。
2. 深入开展教学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为了保证常能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太和中学深入开展常能课程与教学研究,按“课堂教学‘五环化,学科教学课型化”的推进思路,逐步实现教学从“有模”到“无模”的质的飞跃。教研组通过抓实教研活动,把课改作为教研的核心内容,把课堂实践作为研究的有效载体,把观课议课作为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让经常性的反思、学习、研究成为教师的习惯。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教材编写、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小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课堂大赛等活动,深化“同课异构”“一课三议”等教学研讨,着力培养和打造常能课程实施的领军教师、先进教研组(备课组)和优秀班级,不断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编辑 杨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