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齐 王一喆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围棋大数据进行定量研究探索当代围棋一流职业棋手的成长规律,分析其成才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总结其成长特点与规律,为围棋职业棋手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为围棋事业的长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围棋;职业棋手;成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G8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4-0050-05
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quant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Go big data, and uses literature,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s to explore the growth rules of contemporary first-class professional Go players, analyze their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of success, and summarize their growth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rules, it will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Go players, and will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Go sports.
Key words:big data; Go; professional Go player; growth rules
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从宏观向微观转变,让有针对性的精细指导变成了可能。数据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新资源,其中蕴藏着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促进人类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1]。本文以大数据视野开展研究,为今后围棋职业棋手的成长探寻一些经验和路径,同时对一些潜在的问题作出提醒。
在当今围棋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且发展趋势向好的大背景下,涉及围棋运动各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对职业围棋的研究主要涉及围棋职业联赛、棋手职业化、围棋文化传播等方面,但罕有涉及围棋职业棋手体育生涯成长规律方面的研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围棋运动員的成长、成才,也就无从讨论围棋运动的发展。而现阶段的围棋人才培养模式以经验式的传统教学为主,表现在围棋教学环节三要素(对弈、打谱、死活题)的分配比例随意性大,以及围棋人才培养的时间节点、周期长度、影响要素的相关联系模糊。
随着围棋运动的兴起及开展,世界各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围棋一流职业棋手,他们为围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围棋一流职业棋手的成长规律更是围棋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当今社会中,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如何培养优秀运动员已成为各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竞技体育实则是优秀人才的竞争,就围棋项目而言,围棋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是保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基于“大数据”思维,开展关于围棋一流职业棋手的相关研究,探索一条培养围棋人才的成功路径,为提高围棋运动员的成绩和水平,加快围棋人才培养的精度提出有效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研究围棋一流职业棋手成长与成才的特点和规律时,将围棋世界冠军即世界围棋职业大赛中夺得过一次及以上的冠军职业棋手,共有 42 位围棋世界冠军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数据时间:1988年1月—2018年3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研究中,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利用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从中搜索有关“大数据”“运动员成长规律”“围棋棋手”等相关文献。通过人工查阅的方法对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中国围棋协会官方网站等发布的有关“大数据”和“围棋”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和收集。全面了解与本论文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通过互联网检索及访问,搜集 42 位围棋世界冠军的个人资料及围棋运动生涯发展状况,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1.2.2 逻辑分析法
在分析文献、统计结果及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调查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对围棋世界冠军的成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围棋世界冠军的成才规律,为今后围棋事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并推导出有关结论。
1.2.3 数据统计法
采用常规统计,使用 EXCEL、SPSS 等数理统计软件,对本论文所需各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数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如表1所示,1988 年至 2018 年,共举办包括富士通杯、东洋证券杯、丰田杯、BC 信用卡杯、应氏杯、三星杯、LG 杯、春兰杯、梦百合杯、百灵杯、新奥杯世界比赛共计 109 次, 共有 42 位棋手,至少一次获得过世界冠军。其中中国大陆棋手 20 人(马晓春、俞斌、常昊、罗洗河、古力、孔杰、朴文垚、江维杰、周睿羊、时越、范廷钰、陈耀烨、芈昱廷、唐韦星、柁嘉熹、柯洁、党毅飞、檀啸、辜梓豪、谢尔豪);日本棋手 8 人(武宫正树、赵治勋、大竹英雄、依田纪基、小林光一、林海峰、王立诚、张栩);韩国棋手 13 人(曹薰铉、李昌镐、徐奉洙、刘昌赫、李世石、朴永训、朴正祥、崔哲瀚、姜东润、朴廷桓、元晟溱、白洪淅、金志锡);中国台湾棋手 1 人(周俊勋)。旅日棋手赵治勋、林海峰、王立诚、张栩计入日本。
大数据的核心思想强调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2],尽管 42 位世界冠军在围棋界均是很难接触到的大人物,所幸通过其他职业棋手的帮助和联系,收集到了 42 位世界冠军出生年份、启蒙年龄、职业初段年龄、晋升九段年龄以及首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年龄。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棋界对棋手相关数据的收集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手段。以下结果与分析基于以上 42 位围棋世界冠军相关数据进行展开。
2.1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训练年限情况
2.1.1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启蒙训练年龄情况
由表2可知:围棋一流职业棋手启蒙训练年龄情况为,4岁开始围棋启蒙占调查总数的9.5%,5岁开始围棋启蒙占调查总数的19%,6岁开始围棋启蒙占调查总数的 38.1%,7岁开始围棋启蒙占调查总数的16.7%,8岁开始围棋启蒙占调查总数的9.5%,9岁开始围棋启蒙占调查总数的7.1%。42位世界冠军中未出现4岁之前和9岁之后学棋的棋手。
数据显示,6岁进行围棋启蒙的世界冠军人数最多。首先,6岁无论是心理还是智力都达到了学习围棋的要求水平。其次,这一年龄的孩子学业上没有太大压力,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学习包括围棋在内的才艺技能。此外,4岁左右的儿童心智还未成熟,精力不足以专注学习围棋,接受能力尚浅,在学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家长或孩子更容易放弃。9岁以上的儿童在心智上虽已成熟,但在学业上负担增加。因此,6岁前后是围棋启蒙的最佳时期,此时期进行围棋启蒙更有利于培养出围棋一流职业棋手。
2.1.2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首次夺冠年龄情况
由表3可知:共有 21 位围棋世界冠军首次夺冠年龄在 21~30 岁,占调查总数的 50%; 此阶段正是围棋运动生涯的黄金时期和竞技水平的巅峰。
40 岁上下的围棋一流职业棋手如今已渐行渐远。不是因为他们的棋力下降,而是与 90 后、95 后甚至是 00 后棋手相比,他们的计算力、精力、体力已呈下降态势。近几年,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关注到职业棋手的体力水平与比赛成绩的关系。在此之前,体力因素往往被排列在经验因素之后。
2.2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周期情况及相关性
图1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培养周期图如图1所示,培养周期是指棋手从围棋启蒙至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年限,整个培养周期由成型周期和成才周期构成。而成型周期是指棋手从围棋启蒙达到职业初段的年限,成才周期是指棋手从达到职业初段至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年限。本研究之所以没有选择成型周期+ 成才周期的培养周期作为 SPSS 测量显著性的数据,是因为棋手在启蒙时期的学习强度和专注度往往达不到全身心投入,个体抑或个体的监护人还处在选择、观望阶段,围棋只是众多选择可能的一种;相当一部分个体只是将围棋当做业余爱好接受培养,初期学棋时长并不充分甚至学棋时断时续。一旦晋升为职业棋手,棋手将全力以赴,为迈向围棋竞技的顶端这个唯一目标而拼尽全力,这一阶段的学习强度和专注度是晋升职业初段前不可比拟的。
由表4可知,围棋一流职业棋手成才周期 5~10 年占比最高,达到 38.1%;其次是 11~ 15 年,占比35.7%;最短夺冠周期是 5 年(范廷钰),最长则是 36 年(大竹英雄)。
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职业围棋比赛是 1988 年举办的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这里有一个历史情况需要提及,一些成才周期超过 20 年的围棋一流职业棋手在他们圍棋竞技水平巅峰时期还未有世界性的围棋比赛。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日本围棋“六超”,1988 年时,“六超”中的大竹英雄和林海峰已经 46 岁,理论上已经过了竞技水平的巅峰。如今的世界冠军成才之路较上世纪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专家统计,中国围棋世界冠军平均定段年龄为 12.32岁,首次获得围棋世界冠军的平均年龄为 23.49 岁,90 后棋手平均仅用 6.88 年就成为了世界冠军[3]。综上所述,大多数围棋一流职业棋手从初达职业棋手至首次夺冠周期在 5~15 年左右。
由表5 SPSS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围棋一流职业棋手启蒙年龄与成才周期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r=0.427,sig=0.005)。可以推断出围棋启蒙年龄对围棋一流职业棋手的成才周期有着重要的影响。启蒙作为围棋学习基础阶段,对棋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启蒙时间提前也为成才周期的起点(晋升职业初段)提前提供了时间保证。
2.3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训练过程阶段性特征
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3~5 年)、专项提高阶段(4~6 年)、最佳竞技阶段(4~8 年)和竞技保持阶段。
世界围棋一流职业棋手从 5~8 岁开始启蒙训练到 15~19 岁首次出现好成绩,20~30 岁达到竞技巅峰,30~40 岁进入保持竞技水平平稳期,部分棋手甚至可以延长至 40 岁以上。
各阶段环环相扣,相互联系。业余训练阶段是围棋入门的起点,该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棋者今后继续深造或终止学习的选择。业余训练阶段主要以筑牢学棋者的技术基础为目的并培养其基本心理素质。
专业训练阶段是真正围棋职业之路的开始。尽管各国在定段制度和名额方面大相径庭,但是对棋手而言,定段是分水岭,成为职业棋手就意味着必须心无旁骛地走入残酷的胜负世界。围棋职业棋手绝大多数会放弃学业,将围棋当做职业。此阶段主要以参加比赛、提高技术的纯熟度、提升比赛经验为主。
最佳竞技阶段是指围棋职业棋手竞技水平达到巅峰状态的过程,棋手通过不辍的比赛与训练逐渐跻身所在国家围棋顶尖水平,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具磨练价值的世界比赛机会。
竞技保持阶段即是巅峰状态后的平稳期。随着世界大赛经验的积累和技战术进一步纯熟后,棋手将逐渐保持相对稳定的竞技水平状态。
3 影响世界围棋一流职业棋手的因素分析
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下,围棋棋手才能成长成为一流的围棋职业棋手。影响围棋职业棋手成长成才的内部因素主要由动力因素、兴趣因素构成;外部因素主要由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科技、地理、环境因素构成。
3.1 内部因素
3.1.1 动力因素
动力因素决定着人的积极性,并有一定的调节和推动作用,会产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有强大的内部动力因素的支撑。从围棋启蒙到成功要经过漫长的十几二十多年的时间,更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比赛,一本本的死活题,成千上万的对弈,无数次的失败以及超强的压力,才能锤炼出一名围棋职业棋手甚至是一名围棋世界冠军。因此,没有超强的动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3.1.2 兴趣因素
兴趣的产生对人的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一个人的成才不仅仅依靠头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为人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求知欲。
柯洁的父亲是个围棋迷,柯洁曾说:“我爸从小很少教我下棋,选择围棋,是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柯洁在瓶颈期曾萌生放弃围棋的想法,是骨子里的不服输和好胜心,让他熬过了那段瓶颈期。
3.2 外部因素
3.2.1 政治因素
社会政治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定的社会以及国家有利的政策、重视程度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围棋职业棋手成长成才的基础保障。陈毅将军曾说过:“国运兴,棋运兴。”国家和平发展,团结昌盛,文娱和棋类活动也会快速发展。如若围棋没有得到重视,即便是天赋异禀的人也难以得到培养及重视,围棋的发展则会停滞不前,更谈不上有优秀的专业人才诞生。围棋的发展离不开政治的大环境,国家政策、路线都直接关系到围棋运动和围棋人才的兴衰。
2001年,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教体艺司函〔2001〕7号文件。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区和各学校的实际,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三棋进校园”。“三棋进校园”极大推动了围棋运动走入我国中小学及大学当中。全国各大高校也将围棋项目纳入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招生项目,为我国围棋增添了大批后备力量。中国现在围棋人口已逾3 000万,未来将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总人口5 145万的韩国,围棋人口就超过1 000万,平均每 5个人里就有一个会下围棋,可见普及率也是相当之高的。拥有业余 4 段棋力的韩国总统文在寅称:“围棋是世界性的文化产品,围棋是帮助孩子们戒除游戏网瘾的最佳选择之一。”
1986 年,日本处于围棋巅峰时期,围棋人口达到了1 000万,后来因围棋下法多样化, 缩减到了目前的 300~400 万。日本围棋的衰落还跟政府支持有关,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都是民间组织,钱财经费都需要自行解决。
3.2.2 经济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围棋运动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进入寻常百姓家。经济的发展为围棋的发展与围棋职业棋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经济环境也为围棋的发展与围棋职业棋手提供了沃土。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围棋的发展,落后的经济限制了围棋的发展与交流,而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围棋赛事的举办,提高了经费的投入,从而使得围棋职业棋手也可以通过更多的平台获得更多的机会去交流。
3.2.3 文化因素
進步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体育人才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4]。一个国家拥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文化环境,就会有利于围棋职业棋手的发展和后续人才的涌现。
各国都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将围棋与大众文化融合贯通,通过影视作品向大众推广普及围棋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上世纪末,日本动漫《棋魂》(也被译成《棋灵王》)激发了日本沉睡多年的围棋市场,掀起了一阵围棋热。2005 年,中国第一部关于围棋的动画片《围棋少年》深受广大小朋友的喜爱,许多棋手都是从那时了解围棋,爱上围棋。2014 年, 韩国首部以围棋为题材的电视剧《未生》掀起了收视热潮。曹薰铉与刘昌赫两位棋坛元老为了推广围棋曾在韩国超人气综艺《Running Man》中友情客串。柯洁则在某知名网站微博上通过个人影响力和乐于表现的天赋获得了 402 万粉丝。
3.2.4 家庭因素
根据调查,36%的围棋一流围棋职业是受家庭影响,64%的围棋一流围棋职业因其他因素学习围棋或无影响和资料不详。学习围棋主要原因有两种,其一是与家庭有关,父母或亲友喜爱围棋,从小受到围棋熏陶从而走上围棋之路;其二是因某种机缘接触到围棋,逐渐喜爱围棋,最终变为自身的兴趣爱好从而走上围棋之路。根据 42 位围棋世界冠军的资料显示,在学习围棋的动机中家庭的影响因素是相对不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什么项目,即便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自身的兴趣爱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
3.2.5 科技因素
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尺度,科技与体育之间相互促进,科技兴则体育强。近年来,围棋进入大众视野得到社会和大众的广泛关注,与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媒、传媒、广媒也密不可分。只需要打开电脑、电视或是手机就可以观看赛事直播或对弈,极大地方便了人们接触、了解围棋。
随着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AlphaGo不期而至,它是首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并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程序。虽然人类职业棋手全军覆没,但从客观角度上促进了人类棋手在围棋技术上的提高。2016 年,韩国棋手李世石与谷歌AlphaGo之间的人机大战,“AlphaGo”以 4 比 1 的总比分获胜,被韩国棋坛视为复兴围棋文化的契机。一年后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代表人类再次向它发起挑战,却以 0 比 3 的总比分完败。虽然“AlphaGo”的出色表现让棋手们备受打击,但至少两次大战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在向大众推广围棋方面是卓有成效的,这何尝不是另一种胜利。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AlphaGo 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产物,它每天自我博弈可达上万局, 创建了丰盈的围棋数据,再以数据为基础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AlphaGo 和之后出现的人工智能棋手将围棋技术从质性判断转向量化计算,改变了人类棋手对围棋技术的崭新理解和围棋观念。
3.2.6 地理因素
数据显示,20位中国围棋世界冠军来自浙江 3 位、上海 3 位、湖北 2 位、北京 2位、黑龙江 2 位,湖南、吉林、重庆、陕西、河南、贵州、山西、江苏各 1 位。按区域划分:中国围棋世界冠军有35%来自华东地区,20%来自华中地区, 15%来自于东北地区,15%来自于华北地区,10%来自于西南地区,5%来自于西北地区。
我国来自于华东地区的围棋世界冠军占比最多,这也跟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有关,人们的意识和家庭的经济情况使得华东地区的整体氛围较好,拥有源源不断的围棋后备人才。
3.2.7 環境因素
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山东、北京和浙江等东部地区围棋人群活跃度排在前五位。
整体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围棋人口较多,学习围棋氛围较好。特长培训和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改变了全球围棋的势力格局。当前中国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们都期待孩子能接触更多才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般从小就开发孩子的才能,围棋作为磨练性格和开发智力的低成本技能,被家长选中也有其必然性。不过,认为围棋有助于开发潜能、磨练性格和提升智力的父母越来越多。柯洁的迅速出名也带起了新一波的围棋热潮,他的家乡的县级区就有千人在学棋。因此,一个优良的围棋环境,一个有影响力的围棋人才能够潜移默化影响着许多人。
4 结论
4.1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是在一定的外部因素等客观条件下成长的,强大的国力,稳定的社会,政府与人们对围棋的关注及热爱,无疑为围棋一流职业棋手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历史机遇。同时强烈的内部动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兴趣加上天赋与努力,也是围棋一流职业棋手成才重要因素。
4.2 围棋一流职业棋手的成长成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棋手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决定了大多数围棋一流职业棋手训练过程中的年龄特征:围棋启蒙训练最早的在4岁,围棋训练年龄越早,略具雏形的年龄也就相应提前,达到竞技水平巅峰时的年龄也同样提前;围棋一流职业棋手竞技水平巅峰在 20~30 岁左右,夺冠周期集中在 5~15 年左右。
5 建议
5.1 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实际,围棋启蒙培训最佳年龄在 5~8 岁。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普及围棋能为围棋后备力量的培养选拔以及缩短培养顶尖职业棋手的成才周期创造条件。
5.2 围棋棋手的成长成才中兴趣因素占主导地位,兴趣激发棋手的主观能动性,协助棋手正视学棋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并以积极地心态克服困难努力向前。因此,在围棋启蒙时应注重兴趣培养。
5.3 围棋棋手的成长成才受外部因素影响颇多,国家应当重视围棋发展,建立有效机制保护围棋市场的良性运转,搭建各国、各地、各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平台,在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体等融入围棋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潜在的围棋人口。
5.4 世界各国围棋机构和部门要提升大数据工作理念,关注棋手尤其是职业棋手的数据采集工作,设置职业棋手电子档案,就棋手关键性数据进行采集录入,一人一档,并将数据向公众进行有层次、有范围的开放。
参考文献:
[1]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革命,以及它如何改变政府、商业与我们的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王国平. 关于打造围棋冠军摇篮的思考[D].杭州:中国棋院杭州分院,2017.
[4]陈兰波. 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苏州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