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导向为引领构筑青海扶贫长效机制

2019-11-28 09:32狄凯生史秋梅
党的生活·青海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农牧区贫困户攻坚

狄凯生 史秋梅

青海省位于六盘山片区、藏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实现全覆盖的最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贫困问题集区域性、民族性、艰巨性于一体,呈现面广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返贫率高等特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当前,青海省多措并举推动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今后一段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期,啃的是“硬骨头”,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靠以往方式、单一措施、常规手段难以奏效,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依托“一优两高”“五四战略”,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扶贫开发新体制、新机制,才能推动我省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产业扶贫带动力不强、“造血式”扶贫机制建立困难、精准发力不够、扶贫资金使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入解决,不断提升扶贫效果。

一、深刻把握精准扶贫思想的发展脉络

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源于习近平同志在扶贫实践领域中的积极探索。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宁德地区地委书记,针对宁德贫困落后的现状,先后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政府管理创新理念,初步形成了扶贫思想的基本脉络。“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脑子里有无这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要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贯穿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过程,就是要扑下身子,摸清实情,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以坚韧之力驱除急于求成的浮躁之气,用长远之计凝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提出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科学主张,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精准扶贫思想的体系源于习近平同志对扶贫实践规律的科学概况。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将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上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精准扶贫”作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概念,正式被提出。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阳主持召开的扶贫攻坚座谈会上,针对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的任务要求,第一次明确提出“六个精准”的思想。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详细方略,表明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的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在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再次庄严宣告“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标志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体系的全面形成。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是一个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整体,是群众路线和唯物史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的具体化,在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思维。

二、精准把握精准扶贫领域突出问题

(一)精准施策相对困难。青海经济发展总量小,交通、信息、住房等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规模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资源优势逐步弱化,发展瓶颈因素增多。其中,农牧区基础设施相对欠账较多,物流体系覆盖率低,生活物流成本高,部分地区信息网络覆盖率持续处在低水平,各地面临的困难呈现多样化,精准施策存在精准难度大、效益低的问题,施策困难程度加大。

(二)产业持续发展困难大。产业扶持见效慢,贫困户增收缺乏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普遍存在养殖产业收益预期一般,产业规划缺乏长期性、合理性、科学性的问题。脱贫进入巩固期,没有完善的应对方式防止返贫,扶贫的长效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部分地区培育了一些优势产业,但仍存在扶贫产业项目可持续发展难、产业集中难等问题,产业规模小,与市场体制不适应,后续资金缺乏,导致经济效益难以成规模化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社+农牧户”等产业模式科学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三)内生动力还未充分激发。部分农牧区村干部存有“发展乡村集体经济是非多,有集体经济弊大于利”的观念,在创新乡村发展方式上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不善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一些贫困户等着帮扶,等着给钱。二是缺乏劳动力和致富技能。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加之80%以上的贫困户是因缺勞力和缺资金致贫,稳定脱贫的难度大。

三、全面推动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指出了所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对今后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进一步部署安排。我们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巩固好当前青海取得的发展成果,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省农牧区形成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脱贫质量全面提升、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脱贫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局面,为我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一优两高”奠定坚实基础。

(一)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带动机制。强化产业扶贫后续巩固提升,做大做强牦牛、青稞、乡村旅游、村级光伏电站和民族手工艺等青海特色扶贫产业。一是要做大做强合作社。继续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由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帮助其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其实施好试验性规模化养殖计划;帮助合作社在种植中药材方面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将无劳动力贫困户的土地通过入股、承包等方式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要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对近年来青海地区已产生良好效益的牦牛、绵羊养殖和当归种植,要及时总结种养殖经验,并协调县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项目扶持,适度扩大养殖和种植规模,尝试推进订单式种养或公司+农户种养模式,改变农户自产自销、粗放经营的模式,逐步培育打造成村级特色产业。要完善利益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在农产品销售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中的参与度。三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要通过集中社会资金,以补齐社会民生事业、区域协调发展等短板,大力推动青海农牧区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电商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融合发展,提升我省基础设施水平。强力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确保完成全省农牧户厕所改建任务,强化环境整治。四是推动消费拉动扶贫。要大力拓宽青海农牧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打通供应链条,拓展销售途径,加快流通服务网点建设。要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规模化供给水平,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大力促进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力,做好规划设计,加强宣传推介。

(二)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继续加大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和青海省惠农支农利农以及脱贫攻坚政策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把扶志和扶智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选树脱贫典型等方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使贫困户向上向善,依靠自身勤劳致富,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帮助农民转变落后观念,引导农牧民与市场有效对接,转换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消除“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自强自立观念、自力更生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勤劳致富观念、科技观念等,尽早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三)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形成扶贫帮建合力。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着力激发青海各族人民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着力拓宽青海农牧区农产品销售渠道,着力提升农牧区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推动青海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明确主导单位和责任主体,督促新结对帮扶单位出谋划策办实事,分解具体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拿出切实可行的帮扶规划、帮扶措施,以实现贫困村的顺利脱贫。推动多级联动系统的良性运行,为“扶贫扶志”长效研究机构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一手数据,这些数据又会进一步促进研判环节的精准识别,为我们的对症下药提供良方。

(四)建立资金使用、财政扶贫长效机制。全面统筹青海省财政,树立一盘子思想,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形成全方位、多领域的资金帮扶机制,倡导“多渠道引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新格局,按照贫困村及贫困户分布情况,多点多面集约发展投资,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扶智资金投入,提升技能培养,真正解决好目前扶贫中普遍存在的培训技能与就业创业实践不衔接、经营活动与市场不衔接、资金扶持滞后等问题。依據每个被帮扶者的条件、特长以及可就业的产业领域等,建立精准衔接的帮扶机制,采取针对性强的系列化帮扶措施,对自我创业经营的,更要从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到经营活动、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系列帮扶,真正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建立起自身的脱贫“造血”机制。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崔雅丽

猜你喜欢
农牧区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调查
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
西藏农牧区学生现状及班级管理措施探究
新疆巴州农牧区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