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 庄涵方 章秋慧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在新的时期,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开展各项工作的一大趋势。在新时期下,传统土地整治具有了新的内涵。土地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将绿色发展融合进去,土地整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土地整治;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创新理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的根本原则。具有生态内涵的土地整治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将具有新的时代价值和内涵。
1 新时代下土地整治的继承和革新
土地整理是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生产力,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理,开发未利用的土地,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修复某一区域受损土地的过程。
有专家认为,我国的土地整理可分为四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的增加耕地数量,到第二个阶段向农田建设与保护转变,再到第三个阶段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土地整治并注重生态保护,到现在的第四个阶段更加重视土地的综合整治,开始提倡保护乡村人文,打造生命共同体。上海等大都市已经率先迈入土地整治第四个阶段的新时期,但很多地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土地整理的重点已由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转向生态建设,其本身就具有生态的内涵,只不过在不同阶段对生态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效益得到不断提高,逐渐上升到与社会、经济效益相同的地位。
在2018年6月蓝皮书总报告中写道,要在土地整理平台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调整和实施绿色生产模式,加快生态环境恢复和管理。我们不仅要解决历史上留下的问题,还要为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可见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土地整治的一个重要特征。此外,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被视为绿色职业,也是土地整治的这一特征在新时期的体现。
2以山西省为例说明土地问题和土地整治方法
2.1煤炭矿产带来的土地污染问题及修复
山西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山西抓住机遇利用资源上的优势,煤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煤炭资源在短期内是无法再生,黄金开采时间过去后,造成了地表缺失、土壤污染等问题,对土地的有效高效利用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山西省遵循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理念,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评价、分类治理,对受污染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并在《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将达90%左右,受污染土地安全利用率将达90%以上。太原锦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投入到土地修复工作中。该公司投资了1亿多元,研发出一套成熟的技术和路线,修理整治废弃矿山和受污染土壤,将废渣提取有价值的成分并生产为金属粉末、盐碱地专用肥等产品,已经治理修复土地200hm2,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
2.2占补政策解决耕地储备不足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再加上过去较长时间只用不养、粗放经营的方式,一些地区出现了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有机质下降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地势和其他原因,有限的耕地也被分割,土地利用效率低,难以推行规模化农业,人们逐渐开发中、低产田,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与现在所提倡的实现绿色发展的要求有一定距离,长时间继续进行下去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山西省根据总体规划和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耕地平衡占补规划,在西南部的吕梁、临汾、运城等地进行统筹安排,实施开发造地项目,在50余个贫困县实施补充耕地示范项目,并同时统筹实施土地复垦、城乡增減用地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工作,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未利用地,治理丘陵沟壑区。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身土地整治,从多个渠道、多种方面补充耕地资源。例如,位于忻州市的石窑坪,通过投入私人资本,从大山上削坡填沟开垦了4hm2土地,并且所有分散的土地都完成交易,已用于正常项目和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3 多种方式利用好闲置土地
由于山西煤炭开采的历史较为久远,形成了很多废旧矿井,这些废旧矿井已被封,虽占据着大量土地资源却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如果可以效仿白家庄煤矿将闲置的矿井重新启封,改造成旷工培训基地和旅游观念场所,在保留原有的井筒、巷道及部分设施的基础上发展井下参观旅游项目,此外还可利用公司的闲置厂房建设大棚、养殖场、加工厂等,不仅可以将闲置的矿井利用起来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另外,山西还存在大量空心村的现象,一种是由每户兴建住宅、建新宅而不拆旧宅所导致,另一种则是因为大量青年劳动力流失所产生的。发展第三产业,开发休闲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3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土地整治
3.1科技创新,补足生态短板
土地整治应以耕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科技创新,发展土地生态修复技术、退化土地治理等关键技术。加强对生命共同体的研究,促进土地资源空间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优化,弥补生态上的短板。一方面,要加快绿色整治技术的发展,建设绿色整治监测网,加强对绿色整治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土地测控技术的发展,建设大数据平台,建立全国土地生态综合检测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复垦修复技术、美丽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的进展,从科技方面对生态国土提供技术支持。
3.2用好“土地整治+”模式
将土地整治赋予生态、人文等内涵,在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的同时考虑国土空间的符合功能和生态人文因素,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的功能和土地资源的文化价值,建立多方面的综合整治平台。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积极践行“土地整治+”理念,推动土地整治与各因素的融合,增加综合效益。
3.3借鉴其他国家的土地整治方式
芬兰和德国在土地整治低碳排放中的做法较为成熟,值得我国在生态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借鉴。芬、德两国在土地整治中的核心是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整,将小块零散土地整理为大面积土地,以此来实现土地规模化种植,提高利用效率,并在建设过程中十分注意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注重农田景观的建设和修复,并让公众积极参与到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充分满足和考虑所有者的利益,使整治方案更科学合理、更加贴合实际、更加人性化。
芬、德两国的做法对我国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土地整治有很大的启示。一是要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注重生态,从绿色发展的理念出发,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功能,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二是推动土地整治向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迈进,加强景观建设,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三是重视土地整治方式的创新,推行第三方服务模式,由政府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让公众全程、全面地参与进来。四是要提高土地整治的质量。
4结语
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土地整理应把生态理念放在第一位。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农村特色和文化,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整理,不断创新实施模式,努力提高土地整理总体水平,向信息化方向迈进。只有结合绿色发展,土地整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毛志红.土地整治迎来绿色发展新时代—从蓝皮书看国土资源建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07-29(007).
[2] 张晓敏.土地整治 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N].山西日报,2017-09-04(011).
[3] 郧文聚.绿色发展需要怎样的土地整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02-016(003).
[4] 白中科.关于整体推进土地整治的若干思考[J].土地整治,2017(9):48-51.
[5] 罗明,高世昌,任君杰.土地整治转型升级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基于芬兰、德国低碳土地整治的调查研究[J].海外借鉴,2016(8):37-40.